襄汾金墓乐舞砖雕
金代乐舞文物。1977年出土于山西襄汾南董村西一砖墓中。该墓分前后二室,皆四边形,周围嵌以花卉人物乐舞砖雕,其中乐舞砖雕三十六块,每块雕一人。前室北壁、后室南壁各八块,内容相同。计吹笛、击拍板者各二,击杖鼓、大鼓、吹觱篥者各 一,作舞者一人 ,皆簪花幞头,着袍。前室西壁四块,分别雕击拍板者、吹笛者、弹琵琶者、吹觱篥者。前室东壁四块,除以击大鼓者代替击拍板者外,与西壁相同。后室东、西壁各六块,内容相同,分别雕击方响者、弹琵琶者、击杖鼓者、吹觱篥者及舞蹈者二人。原墓中无供断代的文字记载,据砖雕风格,当为金代之物。这些乐舞砖雕皆模压烧制而成,内容重复,说明当时有专门制作、出售这类砖雕的作坊,这无疑是乐舞杂剧繁荣发展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