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三雕”
即徽派砖雕、木雕、石雕。
徽派砖雕 明清以来兴起的徽派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质地坚细的青灰砖,经过精致的雕镂而形成的建筑装饰。广泛用于门楼、门套、门楣、屋檐、屋顶、屋瓴等处,使建筑物显得典雅、庄重。砖雕分为平雕、浮雕、立体雕,题材广泛,有龙虎狮象、翎毛花卉、园林山水、戏剧人物等。在歙县城乡的一些民宅、祠堂、庙宇等建筑物上可常见各种优美的砖雕作品。
徽派木雕 明代早、中期木雕已被大量装饰在各种屋宇建筑上,如屋架部位的斗拱、平盘斗、叉手、垫木等雕刻卷云、花卉;清代木雕着力于窗栏部位和天井边厢隔扇,题材渐趋丰富,内容多为民间图案、奇花异草、珍禽异兽,戏剧人物等,雕刻技法也更加精细。为徽派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徽派石雕 盛于明清,是徽派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石雕题材包括珍禽异兽、名花瑞草;造型生动逼真,雕刻刀法细腻。石雕作品常见于民居的栏板、勒脚,以及祠宇、牌坊、佛像、佛龛等。位于歙县城内的许国牌坊,为石雕的著名代表作,牌坊四面八柱,每一方石柱、每一块匾额、每一处斗拱,都饰以精美的雕刻,对称的锦纹、图案,错落有致,疏朗多姿。
徽派盆景 徽派盆景流传久远,特点是以树桩盆景为主,兼有山石盆景之妙。树桩盆景品种繁多,有梅、黄山松、桧柏、翠柏、罗汉松、黄杨、石楠、碧桃、桂花、紫薇、紫荆和南天竹等,其中以梅桩最负盛名,曾与徽墨齐名,称为徽梅,又叫龙桩。名贵品种还有绿萼、骨红和送春等。徽派盆景讲究古、朴、劲、秀,其造型千姿百态,富于变化,制作方式多种多样,既保留地方传统风格,又不断有所创新。徽派盆景以歙县卖花渔村的作品为代表,全国各地的园林部门,大都有来源于该村的盆景。卖花渔村现已成为安徽盆景生产基地。
舒席 驰名中外的传统工艺品,出产地在舒城、潜山一带,因古时这里统称舒国,故得名舒席。舒席编织历史悠久,明代曾被列为特产贡品,称作“龙舒贡席”。舒席的选料要求和制作技艺均十分严格。选料以小叶水竹为主,剖成竹坯,经过刮、煮、晒,成为光篾,然后编织成席。经过十几道工序精制而成的舒席,具有细薄柔滑、坚韧耐磨、花纹精致、不生虫蛀等优点,可叠成小卷,携带方便。舒席品种有睡席、童席、枕席、桌床等,均为绝佳的夏令用品。1906年,舒席作为中国名产在“巴拿马国际商品赛会”上获一等篾业奖,次年又获“芝加哥国际商品赛会”一等奖。舒席也是精湛的手工艺术品,山水花卉、飞禽走兽、古今书法都能编织在席上,使艺术性与实用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