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下剂
基础理论名词。 指以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通导大便,排除肠胃积滞,荡涤实热、或攻逐水饮、寒积等作用。用于治疗里实证的方剂,统称泻下剂。属下法。由于里实证的病因不同,有热结、寒结、燥结、水结的区别;同时人体素质又有虚实的差异,泻下剂分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等类。 根据病情的轻重,病程的长短,在具体方法上又有峻下与缓下之分。泻下剂大都易于耗损胃气,需慎用,得效即止。 对于年老体虚、新产血亏、失精亏血者,虽有便秘,不可专事攻下,或先予攻下,后补其虚,或攻补兼施。若表证未解,里实已成,需衡量表里轻重,采用先表后里,或表里双解。 服药得泻后,要注意饮食调养,不宜早进油腻生冷之食,以防重伤胃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