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徐傅霖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徐傅霖1879—1958广东和平人 徐傅霖
徐傅霖
徐傅霖1879——1958字夢巖, 筆名半梅、 卓呆、 赫馬、莊周、夢蝶、徐築 ,廣東和平人,1879年 (清光緒五年) 年。6歲入私塾。1896年中秀才,旋又補廪生、拔貢; 初隨兄入循州豐湖書院,嗣入京師法政專門學堂,畢業後,入日本早稻田大學。1905年在東京加入中國同盟會。其後獲法學士學位。光緒末年,辦理浙、粤、晉等地民刑案件。1909年當選爲廣東諮議局議員。1911年武昌起義後,於12月被選爲廣東省代表,赴南京參加各省代表會議。1912年4月,任北京臨時參議院議員。1913年1月,任第一届國會眾議院議員。1914年1月,國會解散後,赴上海,集資創辦《中華新報》,反對帝制。1914年加入中華革命黨。旋因改五色國旗爲青天白日满地紅國旗,意見不合,宣布退盟; 秋,加入歐事研究會,爲會員。1915年4月返滬,任《正誼》 雜、《新中華》雜誌編輯; 8月籌安會成立後,與谷鍾秀發起共和維持會,發表《維持共和國體宣言》反對帝制,復倡辦《中華新報》,任主筆; 12月雲南宣布獨立,任雲南都督府顧問。1916年4月,奉委爲浙江都督府顧問,又充美洲籌餉代表;6月國會恢復,復任眾議院議員,與國民黨籍議員張繼、林森、王正廷、褚輔成等組益友社,設事務所於北京,任文牘處主任;11月與李根源等在北京成立政學會。1917年8月,任廣州護法國會眾議院議員。1918年8月,任廣東省高等審判廳廳長。1919年6月,任廣東軍政府司法部部長兼代大理院長。1920年10月,去職後仍居廣州,一度被誣陷,縲絏數月。 1921年冬, 赴北京。1922年10月,舊國會第三届會議在北京開幕,任眾議員。1927年夏,赴廣東,議修縣志,編訂族譜,籌資興學。 1929年與張君 徐傅霖1879—1958字梦巖,笔名半梅、卓呆等。广东和平人。1912年4月任北京临时参议院议员。次年任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曾极力反对袁世凯签订五国大借款的主张。1914年1月离北京到上海集资创办《中华新报》,公开反对袁世凯称帝,拥护共和。袁世凯悬20万金购缉,被迫东渡日本。1915年4月回上海,任《正谊》、《新中华》杂志编辑,并曾任云南都督府顾问。1917年任广州护法国会众议院议员。1932年参与组织“国难救济会”,编印《国难救济半月刊》。1934年在广州参与创办“学海书院”。1938年6月任国民参政会第一届参政员。1947年3月被国民政府聘为宪政实施促进委员会副会长, 6月任国民政府委员、民社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常委兼宣传部长。1948年5月任宪政督导委员会副会长。1949年避居香港,1950年去台湾。1954年宣布参加竞选“总统”。1955年1月被在台北召开的第二次民社党代表大会推为主席。1958年1月12日病故。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