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彷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彷徨páng huáng徘徊。权德舆《丰城剑池驿感题》:神物不自达,圣贤亦彷徨。 彷2徨亦作“方皇”、“仿偟”、“傍偟”、“徬徨”、“房皇”。❶徘徊不定貌。《後漢書》班固《西都賦》:“既懲懼於登望,降周流以彷徨。”《文選》作“徬徨”。也形容心神不安,坐立不定。司馬相如《長門賦》:“舒息悒而增欷兮,蹝履起而彷徨。” 彷徨 彷徨短篇小说集。鲁迅著。北新书局1926年8月出版。收1924年至1925年间创作的短篇小说11篇,包括《祝福》《在酒楼上》《肥皂》《长明灯》《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离婚》等。这些作品揭示了农村复杂的阶级关系,写出农民深受政治压迫、经济剥削、精神奴役,从而根本上否定和批判封建社会制度和封建思想。书中还着重对接受民主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进行了探索,批判他们个人主义的软弱性,同时还讽刺和鞭挞了封建余孽。作者在此书扉页上引用《离骚》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现了他在寂寞孤独中坚持战斗、探求真理的精神和对中国社会问题及出路问题的思考。《彷徨》在艺术上比《呐喊》更臻圆熟,尤其是擅长用“画眼睛”的白描手法来塑造人物,寥寥几笔,神形毕现,显示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 ☚ 上海春秋 女娲氏之遗孽 ☛ 彷徨 彷徨短篇小说集。鲁迅著。1926年8月北京北新书局初版。列入《乌合丛书》。收《祝福》、《幸福的家庭》、《伤逝》等短篇小说11篇。 ☚ 荆棘 迷宫 ☛ 彷徨 彷徨短篇小说集。庐隐等著。小说月报社编。1925年3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收庐隐《彷徨》、俍工《医院里的故事》等短篇小说4篇。 ☚ 三天 校长 ☛ 《彷徨》《彷徨》
鲁迅(1881~1936)著。小说集。1928年8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乌合丛书》之一。集中收集作者1924年至1925年所作小说11篇。1938年被收入《鲁迅全集》,由复社以“鲁迅全集出版社”名义出版。1958年被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鲁迅全集》中,1980年再版。解放后在国内出版发行的《彷徨》单行本共11种。 鲁迅写作《彷徨》时感到;“虽然技术比先前好一些,思路也似乎较无拘束,而战斗意气却冷得不少。”所以调子较《呐喊》更为低沉,冷静地总结辛亥革命前后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现实,集中反映“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塑造出一批在黑暗社会苦苦探索道路的知识分子形象。集中以《祝福》、《长明灯》、《孤独者》、《伤逝》等最为有名。《祥林嫂》通过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揭示下层人民的不幸和麻木;《孤独者》魏连殳用毁灭自己来向旧世界报复,带有深沉的悲剧色彩。《伤逝》中的子君和涓生由于无力反抗封建压迫,落得一个悲惨结局。《彷徨》冷峻、客观地反映出“反抗者的悲剧”。集中除《伤逝》之外大多曾在报刊上发表过,影响深远。《彷徨》曾被翻成日文、英文、德文、法文、俄文成为有世界影响的作品。 徘徊;彷徨páihuái pánɡhuánɡ【同】 都是动词;都有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不知怎么办才好的意思;都是中性词;都有书面语色彩;都不能带宾语,可与介词“于”、“在”构成介词结构作补语;都不能重叠。 彷徨pánghuáng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不知该往哪个方向去;犹豫不决 彷徨pánghuáng〈动〉犹疑不决,走来走去,不知向何处去:彷徨歧路│彷徨失措│彷徨四顾。 彷徨pánghuáng【释义】 彷徨páng huáng徘徊,游荡。《庄子·逍遥游》:“彷徨乎无为其侧。”成玄英疏:“彷徨、逍遥,皆自得逸像之名。”《庄子·天运》:“有上彷徨,孰嘘吸是。”成玄英疏:“彷徨,回转之貌。”《九怀·匡机》:“彷徨兮兰宫。” 彷徨páng huáng形容词。走来走去、不知向哪个方向去,犹疑不决,用于贬义。 彷徨(同)徘徊 犹豫 彷徨páng huáng犹疑不安:(王夫人)只得便依着宝玉先前的话,将那往临安伯府里去听戏时丢了这块玉的话悄悄的告诉了一遍,心里也~的很,生恐贾母着急。(九五·1226) 古代名物 > 神異類 > 神怪部 > 怪 > 彷徨 彷徨 pánghuáng 亦作“方皇”。傳說中精怪名。居於原野。其說始見於先秦。《莊子·達生》:“水有岡象,丘有峷,山有夔,野有彷徨,澤有委蛇。”陸德明釋文:“方,音傍,本亦作彷,同。皇,本亦作徨,同。司馬(司馬彪)云:方皇,狀如蛇,兩頭,五采文。” 迟回、迟疑、踟蹰[踟躇]、踌躇、二乎[二忽]、寡断、徊徨、徘徊、彷徨[旁皇]、犹疑、犹豫、瞻顾;果断、果决、坚定、坚决○迟回chí huí(形)迟疑;犹豫:~观望|~不决|母尚~,女已偕婢入。 ○迟疑chí yí(形)犹豫:~不决|~的神情|~地望着|~片刻|毫不~|他还是有些~。 ○踟蹰chí chú(形)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不前|~再三 |心中~|在门口~了好久。也作〖踟躇〗。 ○踌躇chóu chú(形)犹豫:~了半天|~良久|~不定|我~着,不知如何回答。 ○二乎èr·hu(形)〈方〉心里犹疑,不能确定:你越说,我越~|既然是做好事,咱也就不~了。也作〖二忽〗。 ○寡断guǎ duàn(形)没有决断:优柔~|缓心而无成,柔茹而~|~通常会坐失良机。 ○徊徨huái huáng(形)徘徊彷徨,形容惊悸不安或心神不定:~终夜|~不自安|一家~,不知所计。 ○徘徊pái huái(形)比喻犹疑不决:~歧路|惟古昔以怀今兮,心~以踌躇|在街头~|不再~|这个念头始终在心头~不去。 ○彷徨páng huáng(形)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歧途|行动前~了许久|对目前的境遇和将来的前途,他想了很久,心中无限~。也作〖旁皇〗。 ○犹疑yóu·yi犹豫:你不能再~了|他~不定地站在那里|稍微~一下,你可能就错过了机会|准备动手的时候,他又~了起来。 ○犹豫yóu yù拿不定主意:~观望|很~的样子|他又~起来|犹犹豫豫地看。 ○瞻顾zhān gù(形)〈书〉向前看,又向后看,形容思前想后,犹豫不决:徘徊~|我没有~的自由,我只能不停地往下做。 ●果断guǒ duàn(形)有决断;不犹豫:~的措施|~地拒绝了 |~地作出决定|办事~|行动非常~|~地采取行动|语气~。 ●果决guǒ jué(形)果敢坚决:办事~|~地下命令|~的语气|作风明快~|做事~一点,别拖泥带水的。 ●坚定jiān dìng(形)(态度、行动、立场、意志等)确定不移;不动摇;不犹豫:~的态度|~的立场|~的语调 |~地说|~地站在人民一边|~地相信群众|~地回答|~地摇头拒绝。 ●坚决jiān jué(形)(态度、主张、行动等)确定不移;不犹豫:~改正|~反对|~支持|~拒绝|~否认|~执行|~表示去边疆|~的口吻|态度很~。 彷徨páng huáng〖形容词〗 彷徨❶ 徘徊,走来走去。《诗经·王风·黍离序》:“闵周室之颠覆,~不忍去。”《孔雀东南飞》:“行人驻足听,寡妇起~。” 彷徨小说集。鲁迅著。1926年出版。收1924年至1925年间写的11篇小说。包括:《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弟兄》、《离婚》。由于作者正处于“五四”运动退潮时期的精神苦闷之中,故题名为《彷徨》。作品在展开对封建制度全面深刻批判的同时,着重探讨了知识分子的道路和命运问题。较小说集《呐喊》,技巧更加圆熟。 彷徨 彷徨小说集。鲁迅著。选收了作者1924年1925年所作的小说10篇。分别为《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水明灯》、《示众》、《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弟兄》和《离婚》。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与《呐喊》一致。其中农村题材仍占重要位置,知识分子题材则比《呐喊》更广泛了。与《呐喊》相比,《彷徨》较多地流露了作者当时由于新文化运动的分化而引起的忧郁、彷徨的情绪,但对于社会的分析和批判却同样地清醒和深刻,在艺术技巧上以及人物形象的描绘,都比以前更圆熟,刻画得更深切。 ☚ 呐喊 阿Q正传 ☛ 《彷徨》pang huangHesitation→鲁迅 (Lu Xun) 彷徨hesitate; waver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