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张纯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张纯1907—1983湖南湘乡人 张纯
张纯
张纯三国吴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元基。张敦子。少与陆逊齐名,与张俨、朱异并称三贤。拜郎中,为广德令,有治绩,擢太子辅义都尉。赤乌七年(244 年)孙权欲以鲁王孙霸代太子孙和,其以谏诤被囚禁,后被杀。 张纯 张纯生卒年不详。三国吴人。事迹约见《三国志·朱桓传》注引《文士传》。字元基。吴郡吴(今江苏苏州市)人。海昏侯张惇之子、拜郎中,补广德令,擢为太子辅义都尉。少时即有文才,曾与张俨、朱异往见骠骑将军朱据。据闻三人才名,欲试之,命各赋一物。三人各随其目所见而赋之,俨赋犬,异赋弩,纯乃赋席曰:“席以冬设,簟为夏施,揖让而坐,君子攸宜。”据大欢悦。 ☚ 张奂 张纮 ☛ 张纯 张纯1906—1983国民党军将领。字绍寅。湘乡人。黄埔军官学校第五期毕业。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1936年入陆军大学第十五期,结业后留校任少将战术教官。1942年调任第二十集团军参谋处长。1944年率部参加强渡怒江,攻克腾冲、龙陵,打通中印公路。1947年任第一九八师师长,在东北与人民解放军作战。次年在辽沈战役中从锦西脱逃。调升第五十四军副军长兼浦东兵团司令部参谋长,在上海顽抗人民解放军进攻。1949年去台湾。后曾任第五十四军中将军长、台湾中东部防守司令、“国防部”联合作战计划委员等职。著有《七十自述》。 ☚ 何德全 唐铎 ☛ 张纯1907—1983字绍寅。湖南湘乡人。曾入北平国立法政大学,毕业于黄埔军校。1936年考入陆军大学深造三年。1939年任国民党陆军第七十三军副参谋长。1941年任暂编第五师一旅副旅长,陆军大学战术教官。后历任第二十军团总司令部参谋处长、陆军五十四军参谋长、一九八师师长等职。1949年1月升任五十四军副军长, 同年5月去台湾。10月入军事实践研究院受训。后任军长、台湾中部防守司令。1950年任台湾东部防守部副司令。1952年入国防大学受训。1954以后任“国防部”作战计划委员会委员。退役后集资从事农业生产事业。1983年病故于台北。著有《七十自述》。 张纯?—公元56东汉大臣,字伯仁,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南)人。安世六世孙,少袭爵土。哀平间(公元前6年至公元5年)为侍中,王莽时为列卿。建武后历拜太中大夫、五官中郎将、虎贲中郎将、太仆、大司空、御史大夫,封武始侯。其在朝历世,明习故事。自郊庙婚冠丧纪礼仪,多所正定。慕曹参之迹,务于无为,选辟掾史,皆知名大儒。中元元年 (56) 三月薨,谥号节侯。 张纯 张纯字绍寅,湖南湘乡人,1907年生。早年就读于北京国立法政大学,1925年考入冯玉祥在张家口创办的西北陆军干部学校。同年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后转入明德大学学习。1926年春又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政治科。毕业后在湖南省何键部队历任排、连、营、团长,参加过“围剿”中国工农红军湘赣根据地。1935年夏考入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高等教育班。1936年夏又考入陆军大学第十五期。1939年陆军大学毕业后,任陆军第七十三军副参谋长,1940年冬兼任第六战区战时干部训练团将官班教官。此后历任暂编第五师第一旅副旅长、陆军大学战术教官。1943年任第二十集团军总司令部参谋处长。1944年5月参加该集团军反攻缅甸、打通中印公路战役,战役结束后任第五十四军参谋长。1945年8月兼任第五十四军干部训练班教育长。1947年夏兼任第八师副师长,同年11月任第五十四军第一九八师师长。1948年9月22日任少将。先后率部参加辽沈战役、淮海战役。1949年1月任第五十四军副军长兼参谋长,5月兼任浦东兵团司令部参谋长。1949年5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上海后,随五十四军撤至台湾。曾入国民党“革命实践研究院”第一期,此后历任中将军长、台湾中部防守司令。1950年任台湾东部防守部 (后改为台湾预备兵团) 副司令。1952年入 “国防大学”第一期。1954年后任台湾当局“国防部”联合作战计划委员会委员。1964年退役后,从事农林生产事业。1983年7月18日病逝于台北。著有 《七十自述》。 ☚ 张近智 张灵甫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