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残碑
东汉延熹二年(公元159年)。石质。碑高1.25米,宽0.54米。1958年河南省南阳市郊区出土,今在河南南阳汉画馆汉碑亭中。张景残碑全称《张景造土牛碑》,为张景修建水渠造土牛等事记。碑身四周皆残,隶书。存12行,行23字,下残,末行半字三,共存229字。张景碑的笔势、体势都明显地说明它是完全成熟的汉隶作品。它的书风属于汉碑中隽永、秀劲一派,用笔方中带圆,圆中有方,但折处纯用方折,脱尽篆意。笔势左右开张,波磔分明,形成横扁的体势。结构平正,变化匀称,风格秀雅,端庄自然,与《朝侯小子残碑》相类。碑中十行“府”字右竖笔画写得特别长,犹如汉简风韵,饶有情趣。张景碑在地下沉睡了一千六、七百年之久,直到1958年才被挖掘出来,然而它却以其独特的风貌和魅力,被誉为上承古篆,下开楷则的汉代隶书碑群的代表作之列,得到人们的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