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陀罗尼石经幢
北宋景祐五年(公元1038年)。高18米。位于河北省赵县城内南大街与石塔路十字路口处,原系开元寺建筑之一,俗称石塔。此经幢是由宋礼宾副使、赵州知州王德成等督办,赵州人何兴、李玉等能工巧匠建造的。因幢体刻有《陀罗尼经》,故名之。经幢建于方形的石基上,平面呈八角形,连台基计七层,全部用石料叠砌而成,每层皆有华盖和莲花座。经幢遍刻纹饰:石基须弥座束腰上,刻妇女启门图、金刚力士、宝轮、海螺、伞、华盖、荷花、宝瓶、鱼、盘长等八宝、佛像、单檐建筑等纹饰;第一节幢身正面刻篆书“奉为大䧘水陆苍生敬造佛顶,尊胜陀罗尼幢”18个大字。其余七面和二、三节幢身刻楷书经文;四、五、六层幢体上遍刻佛教人物、经变故事、狮象动物、建筑、花卉等图案;第六层幢身上还刻有“隆庆五年辛未九月”字样。有学者据此推测,此塔在明代曾重修过;第六层幢体上为一精巧的八角亭,顶部锥形顶上,置一铜质火焰宝珠刹。此经幢高峻秀逸,造型别致,是我国现存石经幢中最高的一座。1961年,它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