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川镇
张家川县辖镇。位于县境中部,牛头河支流后川河的两条分支在镇南交汇。S305 线、庄(浪)天(水)公路穿境而过。张家川古称长家川,张、长同韵,故名。民国二十三年(1934 年)12 月,始置张川镇。1953 年 7 月,张家川回族自治区成立后,设张川区,辖张家川镇、袁三乡等 1 镇 9 乡;1955 年 12 月,撤销张川区,设张川镇、袁三乡、上达乡、胡川乡;1958 年 9 月设张川镇人民公社;1981 年 12 月恢复镇建制,1984 年后称张家川镇。2003 年 12 月撤乡并镇时,撤销上磨乡并入张家川镇。将渠子乡的大地、圆树 2 个行政村和张良乡的纳沟、上沟、大堡、杨店 4 个行政村并入张家川镇。2009 年被评为“天水市十大魅力乡镇”。2010 年,辖 3 个社区,29 个行政村,17276 户,65623 人,其中回族 50732 人,占总人口的 77.3%;农业人口46900 人,城镇人口 18723 人。总面积 90.8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6.17 万亩。生产总值 5.4 亿元,粮食总产量 1309.5 万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 2840 元,同比增长 7%。境内有伊斯兰教哲赫忍耶门宦活动中心宣化岗拱北和南川道堂及清真西大寺、清真东大寺、清真后寺等宗教活动场所,还有景色宜人的东峡水库。全镇逐步形成了蔬菜、畜禽养殖、林果、清真餐饮、劳务输出等支柱产业,建立了东峡灌区蔬菜产业示范园区、中部工业园区和畜牧养殖园区、清真食品加工园区;“伊味思”牌清真熟肉系列产品享誉省内外,皮毛贩运和加工具相当规模。建筑材料制造、餐饮服务、小商品批发零售等为城乡居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下辖东关、东街、西关、西街、西夭、前山、查湾、赵川、堡山、阳上、园树、上川、袁川、孟寺、崔湾、瓦泉、南川、上磨、杨川、沟口、背武、赵阳、峡口、下仁、刘家、崔家、大堡、纳沟、杨店 29 个行政村,镇政府驻东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