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腔
戏曲声腔。有不同解释:一说为弋阳腔简称,清李调元《雨村剧话》:“弋腔始弋阳,即今高腔,所唱皆南曲。”或云为高腔代称。《南金杂志》:“弋腔始于清代康(熙)末雍(正)初,乃清帝关外狩猎时所唱,亦铙歌之馀意也。其唱法不用丝笛相随,声可入云,故又名高腔。”其调多变,《打樱桃》所唱为其正宗,《探亲相骂》、《寡妇上坟》为其变调(见清徐珂《清稗类钞·弋腔戏为昆曲、皮黄之过渡》)。浙江东部宁波、绍兴等地流行的昆弋班,其所唱吹腔亦称弋腔,其剧目有《昆山记》、《杀错八出》、《蜈蚣岭》、《打店》、《和番》、《芦花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