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Shì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 今北京、上海、云南之泸水、山西之雁北地区均有。汉族、傈僳族有此姓。《姓氏词典》引 《姓苑》收载,未详其源。 《吕氏春秋》有式夷。 式shì❶規格,榜樣。賈誼《簴賦》:“美哉爛兮,亦天地之大式。” ❷語助詞。張衡《東京賦》:“上下通情,式宴且盤。” ❸通“軾”。車前横木。古人乘車,常立車上俯憑車軾以表敬意,亦稱“式”。見下。 式 式shi发语词,无义。魏·曹植《大魏篇》:“式宴不违礼,君臣歌鹿鸣。” ☚ 市朝 世患 ☛ 式 式shì❶法,法度,礼法。《小雅·楚茨》四章:“我孔熯矣,式礼莫愆。”毛《传》:“熯,敬也。”郑《笺》:“我,我孝孙也。式,法;莫,无;愆,过。孝孙甚敬矣,于礼法无过者。” 《小雅·楚茨》 四章:“卜尔百福,如几如式。”毛 《传》:“几,期;式,法也。”郑《笺》:“卜,予也。今予女之百福,其来如有期矣,多少如有法矣。” ❷用如动词,合法度,施法度。《大雅·下武》二章:“成王之孚,下土之式。” 毛《传》:“式,法也。”郑《笺》:“王道尚信,则天下以为法,勤行之。”《大雅·烝民》三章:“王命仲山甫,式是百辟。”仲山甫,宣王时卿士,樊侯。郑《笺》: “王曰,女实行法度于是百君。”辟,君。百辟,即各诸侯国。《商颂·长发》三章:“昭假迟迟,上帝是祗,帝命式于九围。”《齐诗》说:“昭,明也。假,至也。祗,敬也。九围,九州之界也。”朱熹《集传》:“式,法也。汤之生也,应期而降,适当其时,其圣敬又日跻升,以至昭假于天,久而不息,惟上帝是敬,故帝命之,使为法于九州也。” ❸用。《小雅·南有嘉鱼》一章:“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郑《笺》:“君子,斥时在位者也。式,用也。用酒与贤者燕饮而乐也。”《小雅·小明》四章:“神之听之,式穀以女。”郑《笺》:“式,用;穀,善也。神明若佑而听之,其用善人则必用女。是使听天任命,不汲汲求仕之辞。”《大雅·荡》三章: “流言以对,寇攘式内。”毛《传》:“对,遂也。”郑《笺》:“式,用也。”孔《疏》:“强御众怼为恶之人,为流言以遂成其恶事者,又寇盗攘窃为奸宄之人,王信任之,使用事于内。” ❹语助词,无实义。《小雅·节南山》六章:“式月斯生,俾民不宁。”式、斯,均为语助词,无实义。郑《笺》:“天下之乱无肯止者,言月月益甚也,使民不得安。”朱熹《集传》:“苏氏曰:天不之恤,故乱未有所止,而祸患与岁月增长。”《小雅·宾之初筵》五章:“式勿从谓,无俾大怠。”郑《笺》:“醉者有过恶,女无就而谓之也。当防护之,无使颠仆,至于怠慢也。”《大雅·江汉》三章: “式辟四方,彻我疆土。”郑《笺》: “开辟四方,治我疆界于天下。”朱熹《集传》:“彻,井其田也。江汉既平,王又命召公辟四方之侵地,而治其疆界。” ☚ 动股 式微 ☛ 式读音sh·i(ˋ),为i韵目,属i—er韵部,赏职切,入,职韵。 ❶形式;样式。 ❷特定的规格;格式;程式。 ❸仪式;典礼。 ❹公式。 上一条: 仕 下一条: 试 式〔shi〕 式样 〔shi yang〕 ghob yangb;yangb zit; shil yangb. 式{}二1572①动缠。江淮官话。江苏东台〖 〗。我没拿你的围巾,你~着格我做啥。②动摔。江淮官话。江苏东台〖 〗。两口子𫩚嗓,不要~东西!③名冲浪舞;摇摆舞。借自英语shake。粤语。广东广州〖 〗。   式shi榜样,以……为榜样。曹操《置屯田令》:“此先代之良~也。”(良:很好的。)《老子·二十二章》:“圣人抱一为天下~。”(抱一:保持本真。天下:天下的人。) 式shì❶规格 △ 程~|模~。 ❷样式 △ 中~|~样。 ❸仪式 △ 阅兵~。 ❹自然科学中表明某种规律的一组符号 △ 不等~|分子~。 【注意】右上不要写成“戈”。以“式”为偏旁的字有“试、拭、轼”等。 式❶样子:~样︱样~︱中~︱西~︱老~︱旧~︱新~︱时~︱南~。 ❷特定的规格:~子︱形~︱程~︱方~︱法~︱体~︱格~︱版~︱板~。 ❸典礼:仪~︱开幕~︱阅兵~。 ❹模范;榜样:模~︱楷~。 ❺文言助词:~微。 ❻自然科学中表示某种规律的一组符号:算~︱方程~︱分子~。 式shì❶ 特定的规格,格式:版式│程式。 ❷ 样式:款式│中式│老式。 ❸ 仪式:开幕式│阅兵式。 ❹ 自然科学中表明某种规律的一组符号:等式│算式。 式式shi式微 式样 式子 板式 版式 倍式 程式 窗式 等式 调(diao)式 定式 法式 发(fa)式 方式 分式 格式 各式 根式公式 合式 旧式 款式 老式 模式 算式 体式 西式 新式 形式 样式 仪式 正式 制式 中式 程式化 复式班 公式化 被动式 毕业式 便携式 不等式 代数式 分列式 分子式 滚动式 化学式 结构式 开幕式 螺旋式 三点式 首发式 首映式 填鸭式投币式 阅兵式 遮幅式 走形式 正式文件 彩色制式 公文程式假模(mo)假式 价值形式 领导方式 民族形式 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逆向式求知1 化学方程式 式shì❶样式:两边设一对梅花~洋漆小几。(三·61)一面说,一面碧月早捧过一个大荷叶~的翡翠盘子来,里面盛着各色的折枝菊花。(四十·905) ❷格式;规格: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不得不随的。(三·65)原来他在女孩子们前不管怎样都过的去,只不大合外人的~。(六六·1597) 式shì自然科学中表明某种规律的一组符号。1873年丁韪良等《中西闻见录》第7号:“《测圆海镜》所推阐者,于未知数仅用一天字为记,其于方程式无论若干次,俱有推法,较印度、希腊、亚喇伯,实高出一筹。”1903年汪荣宝等《新尔雅·释化》:“解说化合物之组织而表明其分子量者,谓之分子式。” 式❶發聲也。《詩經·邶風·式微》:“式微式微,胡不歸。” 毛傳: “式,用也。”鄭玄箋: “式微式微者,微乎微者也,……式,發聲也。” ❷用也。《詩經·小雅·節南山》: “式用斯生,俾民不寧。”鄭玄箋: “式,用也。” 《詩經·小雅·小宛》: “教誨爾子,式穀似之。” 鄭玄箋:“式,用。” 《詩經·小雅·小明》: “神之聽之,式穀以女。” 鄭玄箋: “式,用。”《詩經·小雅·車》: “雖無好友,式燕且喜。” 鄭玄箋: “式,用也。” 《詩經·小雅·角弓》: “莫肯下隨,式居婁驕。”鄭玄箋: “式,用也。” 《詩經·大雅·民勞》: “式遏寇虐,憯不畏明。” 鄭玄箋:“式,用也。” 《詩經·大雅·民勞》: “戎雖小子,而式弘大。” 鄭玄箋: “式,用也。”《詩經·大雅·思齊》: “不聞亦式,不諫亦人。” 鄭玄箋: “式,用也。” 《詩經·大雅·蕩》: “流言以對,寇攘式内。”鄭玄箋: “式,用也。” 《詩經·大雅·桑柔》: “維此良人,作爲式穀。”鄭玄箋:“式,用。” 《詩經·大雅·崧高》: “以峙其粻,式遄其行。” 鄭玄箋: “式,用。”《詩經·大雅·瞻卬》: “無忝皇祖,式救爾後。” 鄭玄箋: “式,用也。” 《詩經·商頌·長發》: “帝命式於九圍。” 鄭玄箋:“式,用也。” 《詩經·魯頌·泮水》: “式固爾猶,淮夷卒獲。” 鄭玄箋: “式,用。”《禮記·孔子閒居》: “帝命式於九圍。”鄭玄注: “式,用也。” 《禮記·表記》: “《小雅》曰: 靖共爾位,正直是與,神之聽之,式穀以女。” 鄭玄注: “式,用也。” 《春秋傳服氏注十》: “儀式刑文王之德,日靖四方。” 注: “式,用也。” (《鄭氏佚書》) ❸法也。 《詩經·小雅·楚茨》: “我孔矣,式禮莫愆。”鄭玄箋: “式,法。” 《詩經·大雅·蕩》: “天不湎爾以酒,不義從式。” 鄭玄箋: “式,法也。” 《詩經·大雅·崧高》: “於邑於謝,南國是式。” 鄭玄箋: “式,法。” 《詩經·大雅·烝民》:“古訓是式,威儀是力。” 鄭玄箋: “式,法也。” 《詩經·大雅·江漢》: “式辟四方,徹我疆土。” 鄭玄箋: “式,法。” 《禮記·緇衣》: “ 《大雅》曰: 成王之孚,下土之式。” 鄭玄注: “式,法也。” ❹讀曰“慝”。《詩經·小雅·賓之初筵》:“式勿從謂,無俾大怠。” 鄭玄箋: “式,讀曰慝。”陸德明 《經典釋文》:“式,徐云毛如字,又云用也; 鄭讀作慝,他得反,惡也。” ❺謂用財之節度。《周禮·天官·大宰》:“以九式均節財用。” 鄭玄注: “式,謂用財之節度。” ❻謂 “載”也。《禮記·仲尼燕居》:“樂得其節,車得其式。” 鄭玄注:“式,謂載也。” 古代名物 > 交通類 > 車輿部 > 輿軾 > 軾 > 式 式 shì 式shì〖名词〗 式样,样子(3)。《子革对灵王》:《祈招》之愔愔,式昭德音。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祈招》这首诗恬静和悦,样子是在明白地表现出有德者的声音。想我们君王的仪度,样子如美玉,样子如同黄金。
式shì〖助词〗 用在句首,凑足音节,使语句和谐匀称。不能译出(1)。《子产论政宽猛》:式遏寇虐,惨不畏明。——要制止侵夺残暴,不畏王法的人。
式shì〖动词〗 使用(4)。《苏秦以连横说秦》:夫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贤人在位,那天下的人就都归服;一个人被重用,那天下的人就都听从了。所以说:“使用政治手段,不使用武力手段;在朝政上使用外交手段,在四面边境外不使用战争手段。” 式shì❶ 法度,准则。《诗经·大雅·下武》:“成王之孚,下土之~。”(孚fú:信誉。)《老子》:“圣人抱一为天下~。” ❷ 榜样。《尚书·微子之命》:“万邦作~。”曹操《置屯田令》:“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世之良~也。” ❸ 用。《诗经·小雅·南有嘉鱼》:“君子有酒,嘉宾~燕以乐。”《战国策·秦策一》:“~于廊庙之内,不~于四境之外。” ❹ 俯身用手扶车前横木表示敬意。后来写作“轼”。《尚书·武成》:“释箕子囚,封比干墓,~商容闾。”(闾:里巷的门。)《荀子·大略》:“禹见耕者,耦立而~,过十室之邑必下。” ❺ 车前横木。后来写作“轼”。《周礼·考工记·舆人》:“舆人为车……以揉其~。”《礼记·曲礼下》:“国君抚~,大夫下之;大夫抚~,士下之。” ❻ 句首语气词。《诗经·小雅·节南山》:“~夷~已,无小人殆。”(夷:平,指消除。已:止,制止。无:不要。殆:危险。) 式 式也称“语气”。语法范畴之一。把凭借一定的语法形式表示出来的说话人关于动作行为与现实的关系的态度。通常有叙述式(直陈式、陈述式)、命令式、假定式(虚拟式)几种。叙述式表示说话人认为动作行为是实际存在的(或肯定地叙述,或否定地叙述),命令式表示说话人要求或建议发生某种动作行为,假定式表示说话人假定某种动作行为存在或发生。例如俄语动词带上-й可表示第二人称的命令式,如:чигай( “ 〔你〕 读吧”),动词过去式加вы表示假定式,如ТыБигапБы(“你要读就好”)传统语法里的式同通常所讲的句子的语气是有些区别的,它是指动词变位的一种形式。汉语动词本身没有式的变化,通常所说的陈述语气、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祈使语气是句子的语气,用语气助词或语调表示出来。 ☚ 概括位 向 ☛ 式*shiCABD ❶物体的外部形状:款~/样~/新~。 ❷特定的规格:格~/程~/五四~手枪/二十四~太极拳。 ❸典礼:仪~/开幕~/阅兵~。 ❹用来表明某种规律的一组符号:公~/方程~/分子~。 榜样1 榜样1样(样子;样板;字~;衣~;货~;底~) 式(~样;训~;矜式;表式;品~;师~) 模(模范;师模) 范(范式;洪范) 则(以身作~) 标(~帜;标率;标表;标矩) 师帅 师表 师范 师矩 表的 榜例 赛例 基桢 楷模,榜样:式 玉律 表率,榜样:标率 榜样,模范:旗帜 为文的典范、榜样:文轨 当皇后,作为天下妇女的榜样:母仪天下 忠义节气两全的夫妇,是封建时代人们尊崇的榜样:义夫节妇 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典型 永远值得世人尊敬、学习的榜样:万世师表 万世之师 (作为仿效的事例:榜样)
另见:仿效 学习 英雄 式样 ☚ 榜样1 做榜样 ☛
赌具、占卜具 赌具、占卜具赌具:博具 彩具 奕具 局子 色子:齿 骰子 投子 除红 除四 朱窝 占卜用具:龟(龟甲;龟壳;龟骨;龟策;龟筮;龟蓍;卜龟;枯龟;泰龟)珓 枚 契(燋~) 策 蓍(~策;~草;~龟;~蔡) 式 栻(~盘) 燋 卜具 卜甲 卜骨 智骨 泰筮 卦板 铁算子 卜卦的用具:灵笤 卜卦用的大龟:灵蔡 占卜吉凶的用具:灵筊
另见:赌博 占卜 卜问 ☚ 棋具 乐器 ☛
效法 效法象(法象) 拟(拟法;拟范;拟则;希拟) 式(式型;承式;程式;轨式) 范(模范;~山模水)祖(祖法;祖式;祖述;师祖) 蹑(蹑景) 则(则效;则象) 仪(仪刑;仪形) 楷(楷法) 宪 体 师 法程 宗法 取法 规模 义行 比义 追踪 追迹 师道 学样 法效 仿效,学样:尤效 向人效法:齐轨 效法前人:踵武前贤 效法古人:法古 师古 放古 仿古 效法圣贤:体二 规贤矩圣 效法古代圣贤:尧趋舜步 效法古代:法古 在学术或文艺上效法某人或某派:师法 模仿,师法:效 相互师法:师师(风之~) 依据,取法:体宪 可就近取法:操斧伐柯 效法并继承传统:绳法 互相模仿效法:相仿相效 观摩效法:观则 仿效,效法:祖效 视效 规慕效法:规法 顾慕效法:顾效 顾效 追随效法:追法 追躅 步趋 遵循效法:道法 遵从效法尧舜:祖舜宗尧 瞻仰效法:瞻仪 (仿效、模仿别人的做法去做:效法) ☚ 仿效 趁着 ☛
样子 样子样(模~;榜~) 式(式样;样式;老~;新~;中~) 形(形状) 象(物~) 等(此~) 模(模样;怪~样) 稿 体态 体势光景 张致 张志 张智 着相 姿态 形状,样子:形模 形象,样子:形景 物体外表的样子:外观 事物的标准样式:模式 原来的样子:原貌 原样 原形 旧观(迥非~) 旧贯 旧套 旧貌 遗貌 本相 本像 本象 本然 本朴 本真 事物本来的样子:本来面目 一个样子:一律 多种样子:多姿 花木美好可爱:妩媚 美好的样子如在眼前:盈盈在目 样子古怪奇特:丑头丑脑 怪头怪脑 样子奇特古怪:怪模怪样 鬼眉鬼眼 样子实在难看:备极丑态 变了样子:走(走样;走相;~调;~味)变样 改样 改貌 样子完全变新:面貌一新 一新面目 面目一新 改变原样,面目一新:改观(大为~) 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厉害:面目全非 面目全非,难看可怕:乌焦巴弓 坏样子:恶法 (物体的形状:样子)
另见:物品 形状 美丽1 ☚ 样子 情态 ☛
式样 式样样(样式;样儿;样子;样制;样范;色样;花~;图~;衣~;范样;照~;怪~) 式(格式;法~) 势 型(新~;剂~;小~)款(款式;款制;款致;款样) 制调调 样式色调不俗气:大方 体积小而做工精细,式样新奇:小巧别致 式样好看:美观 雅观 整齐美观:齐楚 齐齐整整 样式土气:乡土气 样式多:花哨 万方(仪态~) 花样百出花样繁多 名目繁多 五光十色 五颜六色 形形色色 形体奇特,式样各异:诡形奇制 不像样子:不三不四
另见:模范 模型 榜样 构造 ☚ 式样 各种式样 ☛
标准 标准准(准的;准限;准格;准绳;准直;程准;衡准) 典 格(格尺;降~;高~) 尺(尺度;尺寸;尺码) 的(的彀) 绳 模(模度) 矱 彟(彟矩) 科程 程度 母儿谱儿 度数 臬极 一概 品式 品度 标准、礼法或制度:规矩方圆 规格,标准:式(~子;形~;体~) 规矩,标准:绳矩 准绳,标准:资箴 法度标准:仪准 准矱 有一定水平,够一定标准:像模像样 象模象样 人模人样 有模有样 没有标准:无准 漫无标准:汗漫 达到标准:达标 达到某种标准:像样 达到规定的标准:及格(考试~) 十分标准、规范:圭端臬正 达不到标准:不达标 超过标准:超标 在思想、学术、道德等方面,以一最有权威的东西作唯一标准:定于一尊 (衡量事物的准则:标准)
另见:根据 符合 订出 衡量 ☚ 标准 各种标准 ☛
典礼 典礼仪式,典礼:式(阅兵~) 赏赐的典礼:赏典 古代尊荣死者的典礼:饰终 盛大的典礼:盛典 盛容 懋典 鸿典 阔礼 稀世盛典:旷典 庄严隆重的典礼:大礼 将礼(厚尊~) 国家举行的隆重典礼:大典 庆祝的典礼:祝典 隆重的庆祝典礼:庆典 朝廷庆典:钜礼 皇家的庆典:皇庆 帝王的重大庆典:覃庆 (郑重举行的仪式:典礼)
另见:郑重 举行 庆祝 仪式 ☚ 丧礼 礼节 ☛ 式shì赏职切,入职。 ❶楷模,榜样。《书·微子之命》:“万邦作~。” ❷法度,规矩。《楚辞·天问》:“天~从横,阳离爰死。” ❸仿效,效法。《后汉书·崔骃传》:“师五帝而~三王。” ❹通“轼”。车前扶手横木。《宋史·杨万里传》:“苟有车,必见其~。” ❺通“轼”。立乘车上俯身抚轼以示恭敬。《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天子为动,改容~车。” ❻句首语助。《诗·小雅·斯干》:“兄及弟矣,~相好矣。” 〖式〗 粵 sik1〔色〕普 shì ❶ 方式,方法,標準。許慎《說文解字》:「〜,法也。」范曄《後漢書.鄧張徐張胡列傳》:「彪在位清白,為百僚〜。」 ❷ 同「軾」,指扶着車前扶手用的橫木敬禮。《禮記.檀弓下》:「孔子過泰山側,有婦人哭於墓者而哀,夫子〜而聽之。」
式古代法律形式。中国法律社会行政法规之一。“式”的名称源于汉代的品式章程。西魏苏绰编定《大统式》是我国最早以“式”为名的行政法典。隋朝律、令、格、式并行,大业二年(606)颁《大业式》,唐因之,颁有《武德式》、《贞观式》、《永徽式》、《开元式》等,式为国家机关的公文程式及行政活动的细则。《新唐书》卷五十六《刑法》:“式者,其所常守之法也”。宋氏,式为有关体制、楷模方面的规定。《宋史》卷一百九十九《刑法一》:“表奏、帐籍,关牒、符檄之类凡五卷,有体制模楷者,皆为式”。明、清均定式于《会典》中。
式法的语源之一。式可训为法,《说文·工部》:“式,法也。”式的本义当指古代车厢前面用来扶手的横木,即轼。《周孔·考工记·舆人》:“参分其隧,一在前,二在后,以揉其式。”贾公彦疏:“式,谓人所凭依而式敬,故名此木为式也。”式本为象形,《说文·工部》:“式,法也。从工,弋声。”其实,弋也为意符。弋本象形,即木桩。式从工,横木之象也;从弋,横木之所以置也。由本义引申,式有式敬之义,即立乘车上俯身抚式,表示敬意。《书·武成》:“式商容闾。”孔颖达疏:“式者,车上之横木,男子立乘有所敬则俯而凭式,遂以式为敬名。”式为古代车厢的重要标志,《礼记·缁衣》:“苟有车,必见其轼。”因以引申可有规格、样式之义,《礼记·仲尼燕居》:“乐得其节,车得其式。”郑玄注:“式谓载也,所载有尊卑。”进而又有榜样模范、规矩准则,以及效法仿照之义,并通于法,即法度、法式之式,《书·微子之命》:“世世享德,万邦作式。”孔安国传:“言微子累世享德,不忝厥祖,虽同公侯而特为万邦法式。”《楚辞·天问》:“天式纵横,阳离爰死。”王逸注:“式,法也。言天法有善阴阳纵横之道。”《诗·大雅·烝民》:“古训是式。”郑玄笺:“式,法也。”后来式径成为法律的一种形式,即律令格式之式,《新唐书·刑法志》:“唐之刑事有四,曰:律、令、格、式……式者,其所常守之法也。” 式中国古代的一种法律形式。有关帐籍等表式的行政法规。秦代即有《封诊式》,是秦代法律形式之一种。《新唐书·刑法志》:“式者,其所常守之法也。……其有所违及人之为恶而入于罪戾者,一断以律。”汉代有品式章程。西魏文帝大统十年(公元544年)宇文泰命苏绰编的《大统式》,把式作为主要的法律形式。“隋则律令格式并行。”(《隋书·经籍志》)。隋代大业二年 (公元606年) 颁《大业式》(《隋书、炀帝本纪》)。唐代因袭之,有《武德式》、《贞观式》、《永徽式》、《垂拱式》、《开元式》等,为关于各机关单位计帐表式的规定。宋代,“表奏、帐籍、关牒、符檄之类凡五卷,有体制模楷者,皆为式”。( 《宋史·刑法志》)。明清均以后,有关的规定定于会典中,式作为一种法律形式,不再存在。 式 026 式封建时代国家机关的公文帐簿程式和行政活动的细则,有行政法规的性质。《唐六典》:“式以轨物程事。”《新唐书·刑法志》: “式者,其所常守之法也。”“式”含法律规范的含义可追溯至周,《书·微子之命》:“世世享德,万邦作式。”孔安国注“式”为“法式”,有规格、榜样之义。秦取其义,最早作为法律形式,定《封诊式》(睡虎地秦简),除“治狱”、“讯狱”外,都是司法文书程式。至汉有品式章程,南北朝再发展,西魏文帝大统十年(544)制定《大统式》。隋定法律形式为四:律、令、格、式; 式为一。炀帝大业二年 (606)颁行《大业式》。唐因之,屡修式,史籍载有《武德式》、《贞观式》、《永徽式》、《垂拱式》、《开元式》等内容全面的式,此外还有《职方式》等单行式。宋式是有关体制楷模方面的规定。《宋史·刑法志》载:“表奏、帐籍、关牒、符檄之类凡五卷,有体制楷模者皆为式。”宋神宗曰:“使彼效之之谓式。”至明、清,凡此类事归入会典,不再用式。 ☚ 格 敕 ☛ 式 式中国古代法律形式之一。《诗经·大雅·烝民》:“古训是式,威仪之力。”郑笺曰: “故训,先王之遗典也;式,法也。”又《老子》:“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注曰: “式是法式也。”都是泛指的法则、法度。《睡虎地秦墓竹简》中有《封诊式》,其内容是对司法官审理案件的要求和调查、审讯的程式,还包括若干案例。晋有品式章程。北魏后,又再度出现作为独立法律形式的“式”。西魏文帝时,宇文泰辅政,于大统十年 (544年),命尚书苏绰编定《大统式》。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曾颁《大业式》。唐依隋制,律、令、格、式并行。唐先后颁布的式有 《武德式》、《贞观式》、《永徽式》、《垂拱式》、《开元式》等。唐式大体为三十三篇,以尚书省二十四司及秘书、太常、司农、光禄、太仆、太府、少府、监门、宿卫、计帐等官署为其篇目,分为二十卷。式是中央发布的各机关部门行政活动的规则,“式以轨物程事”,为百官有司“所常守之法”,相当于今天行政部门颁布的“实施细则”。宋代的式与唐式的性质又有所不同。据《宋史·刑法志》载: “使彼效之谓之式”;“表奏、帐籍、关牒、符檄之类,凡五卷,有体制模楷者,皆为式”。式成为有关国家机关公文程式的专门法规。明、清不专门以式立法,其内容编入《会典》之中。 ☚ 格 敕 ☛ 式又称“语气”。语法范畴的一种。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表示说话人对所述行为动作的态度。如英语有陈述式、祈使式、虚拟式3种。“You arelate”(你迟到了。陈述);“Don’t be late!”(不要迟到! 祈使);“If I were you,I would not be late”(假如我是你的话,就不会迟到。虚拟)。现代汉语用“的、了、吗、呢”等语气助词和语调表示各种语气。 式shì❶物体外部的样式。如:新式家具, 旧式,式样新颖。 ❷规格,格式。如:程式,法式。 ❸典礼,仪式。如:开幕式,阅兵式,入场式。 ❹自然科学中表明某种规律的一组符号。如:分子式,方程式。 式shì ❶ (样式) type; style: 西[中] ~ Western [Chinese] style; 新 ~ new type [style]; 他们出售各 ~ 镜子。 They sell every style of mirror. ❷ (格式) pattern; form: 程 ~ pattern; form to be copied ❸ (仪式; 典礼) ceremony; ritual: 开幕 ~ opening ceremony; 阅兵 ~ military review; parade ❹ (自然科学中表明某种规律的一组符号) formula: 方程 ~ equation; 分子 ~ molecular formula ❺ {语} (表示说话者对所说事情的主观态度) mood; mode: 叙述 ~ indicative mood ❻ (姓氏) a surname: ~ 同 Shi Tong ◆ 式样 pattern; style; type; model; cut; twig; fashion; styling; 式子 posture; formula 式shì属会意字。从工从弋(yì)。“工”是古代画直角与正方形的工具,弋,即“杙”,是古代边界的界桩,有规范、标竿义。本义为法度,规矩。《诗·大雅·烝民》:“古训是式,威仪是力。”《说文》:“式,法也。”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shì 试(考试。“式”亦表义) 拭(拭目以待) 轼(古代车箱前面供人凭倚的横木) 弑(弑君之罪) 式 金文; 篆shì[弋(繳矢,系着繩子的箭。古音shi,聲符)+工(工具,意符)→式(《説文》:“式,法也。從工,弋聲。”式,工具的外形〈式樣、樣式〉。引申爲規格、標準〈儀式、格式〉。説話的語氣和態度〈敘述式、命令式〉,自然科學中用以表明某種規律的一組符號〈化學公式、物理公式、數學公式〉。)] 《詩經·邶風·式微》:“式微式微,胡不歸?”(這裏世道已衰微,爲何有家不回歸?) 式shì(6画)
 【提示】工,位于字或部件的左边时,末笔的横改提。右上是弋,不要错写成戈。 *式shì6画 弋部 (1) 样式;样子: 新~|旧~。 (2) 规格;标准: 法~|程~|形~。 (3) 典礼;仪式: 阅兵~。 (4) 自然科学中表明某些规律的一组符号: 分子~|方程~。 式 ☚ 工 巧 ☛ 式shì小篆以来的形声字。从工,弋(yì,木桩)声。声母演变如也施、怡始、蝇绳例。本指榜样,模范。古书如:万邦(国)作式。引申为物体外形的样子。如:新式。组词如:形式|样式。又指特定的规格。如:格式|程式。又指仪式,典礼,有特定程序的开会。如:开幕式|阅兵式。组词如:仪式。又指自然科学中表明某些规律的一组符号。如:方程式|分子式。组词如:公式。 式★常◎常
shì形声,从工,弋声,本义为法式,一定的规格,引申为楷模、榜样、效法、模样或样子、典礼特定的礼仪程序等。 【辨析】 以“式”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shì:试、拭、轼、弑。式 (shì)从工,弋聲。 【按】式,《説文》:“法也。”從工會意“規矩”,從弋得聲,有法度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