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弗里德曼,米尔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弗里德曼,米尔顿1912~Friedman,Milton美国经济学家,现代货币主义的创始人。1932年取得罗格斯大学学士学位,1933年获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此后,他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国家资源委员会、威斯康星大学及美国财政部工作,1946年他取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1948年他回到芝加哥大学任教,直至1979年退休。他曾获得世界多所著名大学授予的博士学位,1951年美国经济协会授予他约翰·贝茨·克拉克奖章,1967年担任美国经济协会会长,1969~1971年尼克松和里根执政期间他担任了经济顾问,由于他在货币理论方面的开拓性研究和对实际政策产生的巨大影响,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目前他是加州斯坦福胡佛研究所的一名高级研究员。弗里德曼对货币理论的研究首先从收入与消费理论入手,将人们的收入分为暂时性收入和恒久性收入,提出了恒久性收入假说,认为真正扩大消费的原因在于恒久性收入的变化,利率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甚微。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货币流通速度呈递减趋势,由于恒久性收入的稳定增长,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随之加大,因而货币需求及货币流通速度与恒久性收入等经济变量间存在着固定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货币数量论的进一步研究他得出了新的结论:货币供求变动成为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在利率理论方面,弗里德曼与凯恩斯学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较量,他认为利率实际上是信用的价格,货币供应量与利率之间并不存在固定的关系,只有信用的增加才会使长期利率下降。他把利率产生的动态效应归纳为三个方面:(1)流动性效应;(2)价格水平效应;(3)价格预期效应。他主张储蓄、投资和货币供求应保持均衡,三者共同决定了利率的变化。他在这些分析与研究中融入了大量的实证性的分析方法,由于他在基础理论上打破了以往传统的研究模式,因此在通货膨胀与失业问题上提出了其独到的见解: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不存在稳定的抵换关系,只存在一个与实际力量相应的自然失业率。较低的失业水平表示对劳动力有较高的需求,使实际工资率上升,反之就需要压低实际工资率。只有在自然失业率状态下,通货膨胀才不会受到影响。他对通货膨胀与失业问题的论述,对政府决策与宏观经济管理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使他成为继凯恩斯之后,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其代表作主要有:《实证经济学论文集》(1953年)、《消费函数理论》(1957年)、《通货膨胀:原因与后果》(1963年)、《货币分析的理论结构》(1971年)、《经济学家的抗议》(1972年)、《失业还是通货膨胀: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评价》(1975年)、《价格理论》(1976年)、《自由选择》(1979年)。 弗里德曼,米尔顿 弗里德曼,米尔顿1912年~Friedman,Milton美国经济学家,当代美国货币学派的代表。197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1932年毕业于新泽西洲洲立特拉格斯大学,1933年和1946年分别获芝加哥大学文学硕士、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芝加哥大学教授、总统经济顾问、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他在消费的分析、货币的历史与理论的研究,以及在对稳定经济的政策的复杂性的论证等方面作出了贡献。他认为人们的消费是依存于他们的“永久性收入”。他发展了货币数量论,强调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对经济活动的主要决定作用。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自由放任政策。主要著作有:《实证经济学论文集》(1953年)、《货币分析的理论结构》(1972年)、《价格理论》(1976年)等。 ☚ 卡列茨基,米哈尔 古诺,安多万·奥古斯丹 ☛ 弗里德曼,米尔顿 弗里德曼,米尔顿1912—Friedman,Milton美国经济学家,货币学派的领袖。生于美国纽约市。1932年获拉哲斯大学文学学士学位。1933年获芝加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46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自1948年以来任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以及全国经济研究局研究员。1977年退休后,任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曾担任过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经济顾问,并曾当选为美国经济学会会长 (1967年)。由于他被认为在对消费的分析和货币的历史与理论方面的贡献以及论证了稳定经济的政策的复杂性而获得197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主要著作有: 《实证经济学论文集》,《消费函数的一个理论》、《美元与逆差: 通货膨胀,货币政策与国际收支》、《失业或通货膨胀? 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评价》、《选择的自由》。弗里德曼在消费函数理论中提出了永久性收入的假设,即认为人们的消费是依存于他们的永久性收入的。在传统的货币数量论的基础上,他吸收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形成了现代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数量论是关于对货币需求的理论,而不是产量 (就业) 和价格的理论。他强调货币供应量对经济过程的主要决定作用,并对美国货币流通的历史资料进行了整理。他还提出了“自然失业率”概念,并结合菲利普斯曲线以及“预期”概念探讨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滞胀”问题。他沿袭芝加哥学派传统,主张充分发挥自由市场经济的作用,尽可能地减少国家财政和行政手段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强调凯恩斯主义者“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限性,而提倡“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在美国国际收支问题上,他反对固定汇率制,提倡实行自由汇率制。弗里德曼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带有强烈的自由主义色彩,他本人被认为是美国最保守的经济学家。以他的学说为中心,形成了当代西方经济学界中新自由主义的一大分支——现代货币主义。 ☚ 都留重人 康托罗维奇,列奥尼德·维特列维奇 ☛ 弗里德曼,米尔顿1912—Milton Friedman经济学家。生于纽约州布鲁克林(Brooklyn)。1946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历任芝加哥大学教授、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纽约时报》编辑。1967年任美国经济学会主席。曾任尼克松政府经济顾问。主张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反对凯恩斯的理论。因对消费理论、货币理论及历史的研究卓有成就而获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1977年起在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83年退休。主要著作有《消费功能理论》、《实证经济学论文集》、《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最适度货币数量及其他论文集》、《选择的自由》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