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词 | 地圖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古代名物 > 函籍類 > 書籍部 > 類别 > 地圖 地圖 dìtú 亦稱“輿地圖”、“地域圖”、“輿圖”。按一定比例描摹某一地域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狀况的圖。始見於春秋戰國,達於今。《管子》有《地圖篇》。《戰國策·趙策二》:“臣竊以天下地圖案之,諸侯之地,五倍於秦。”《史記·三王世家》:“臣請令史官擇吉日,具禮儀上,御史奏輿地圖。”司馬貞索隐:“謂地爲輿者,天地有覆載之德,故謂天爲盖,謂地爲輿,地圖稱輿地圖,疑自古有此名,非始漢也。”又《刺客列傳》“誠得樊將軍首與燕督、亢之地圖,奉獻秦王,秦王必說見臣。”《後漢書·鄧禹傳》:“光武舍城樓上,披輿地圖,指示禹曰:‘天下郡國如是’”。晉·裴秀有《禹貢地域圖》十八篇,清人有《皇朝一統輿圖》。現存我國最早的地圖是1986年甘肅天水放馬灘秦墓出土的七幅繪在木板上的地圖,據考證,其繪製年代爲公元前300年左右的戰圖後期。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