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地图综要地理图说。明末清初吴学俨、朱绍本等编辑。三卷。学俨字敬胜,天都人。绍本字友百,广东海阳(潮安)人。是书约成于明末清初。题黄兆文刻,无刻书年月。有李茹春序。序后列《凡例》。分总、内、外三卷。总卷十六篇,总论明代行政区划、疆域沿革、山川险塞和边疆形势。内卷十五篇,分述内地各省郡邑建置、山川关隘、名胜古迹、土产风俗、名宦人物。外卷分“九边”、“四夷”两部,论述明代边塞要地,边陲民族和邻国概况等。是研究明代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全书各卷插绘分里图、分界图和边要图、形胜图等地图六十六幅。分里图采用方格法,标明每方若干里。分界图除绘边界外,还用图例标明府、州、县位置。边疆民族多用文字标注方位,并用绘画山水要塞形势。为我国现存较早的舆地著作之一,有较高的资料价值。但因将清前在东北统治称“东夷”,被清政府列入禁书。故传世甚少。 《贩书偶记》注约刊刻于明崇祯年间, 《清代禁书知见录》注约刊崇祯或顺治二年(1645)刻。据考为后者。北京图书馆藏为善本书。彭德经《〈地图综要〉版刻考》(《江西师院学报》1983,3)可资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