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弓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弓鞋gōng xié

缠足女子所穿的小足鞋。(西厢记)四本一折: “下香阶,懒步苍苔,动人处弓鞋凤头窄。”
(例)
❶湘裙半露弓鞋小,翠袖微舒粉腕长。(六十·767·)
❷弓鞋弯凤嘴,绫袜锦拖泥。(六十四·824·)

弓鞋

弓鞋

古代一种女鞋,窄小,形如弓状,为缠足妇女所穿。五代毛熙震《浣溪沙》词:“缓移弓底绣罗鞋。”黄庭坚《满庭芳》词:“直待朱幡去后,从伊便窄韈弓鞋。”姜夔《眉妩·戏张伸远》词:“无限风流疏散,有暗藏弓屐,偷寄香翰。”

☚ 双鸳鞋   袜 ☛
弓鞋

弓鞋

旧时缠足妇女之小鞋。因制作为鞋头尖尖成上翘凤头式,故称,也称风头鞋。宋元明清间甚流行,如元王实甫《西厢记》描写: “下香阶,懒步苍苔,动人处弓鞋凤头窄。”又,清初叶梦珠《阅世编》: “弓鞋之制,以小为贵,由来尚矣。……于是内家之履半从高底,窄小者可以示美,丰趺者可以掩拙。”从《金瓶梅》中也可见弓鞋有高底、平底之分,且当时多流行高底。第六十回李瓶儿“倒靸弓鞋,翻披绣袄”,下床开门。

☚ 素服   包髻 ☛
弓鞋0408裹脚鞋。引申指小脚。闽语。台湾〖〗。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下香阶,懒步苍苔,动人处~凤头窄。」《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相思》:「春色平分二月时,~款款步莲池。」一种底部缀有弓形木块的供雨雪天气穿的鞋。西南官话。湖北武汉。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足衣部 > 鞋 > 弓鞋
弓鞋  gōngxié

舊時纏足婦女所穿的一種鞋。形狀似弓,故名。宋代始見。宋·黄庭堅《滿庭芳》詞:“直待朱幡去後,從伊便窄韈弓鞋”。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一折:“下香階,懶步蒼苔,動人處弓鞋鳳頭窄。”《金瓶梅詞話》第七十一回:“只見李瓶兒霧鬢雲鬟,淡妝麗雅,素白舊衫籠雪體,淡黄軟襪弓鞋,輕移遵步,立於月下。”

各种人穿的鞋

各种人穿的鞋

女子的鞋:双鸳
女子的红鞋:红蕖
缠足妇女穿的鞋:弓鞋 蟾钩
古代女子的绣花小鞋:凤头
古代女子所穿的一种鞋:雀头履
妓女的小鞋:香尖
古代小儿穿的鞋子:
僧道的鞋:云屩
方口僧鞋:钤口鞋儿
仙人的鞋:仙履 凫舄 阜乡舄
仙人着的鞋子:云舄
受过刖刑的人所穿的鞋:踊(~贵)

☚ 木屐   鞋的各部 ☛

弓鞋gōngxié

也称“弓履”。妇女所穿的弯底之鞋。因鞋底弯曲,形如弓月而得名。入宋以后,亦借指缠足妇女所穿的小脚鞋子。俗以“一虎口”(约四五寸)为一弓。旧时用以形容妇女缠过的小脚为“弓足”,同时鞋被称之为“弓鞋”。这种鞋子有四大特点:一为小,在盛行缠足时代,女子之足一直以纤小为贵,俗称“三寸金莲”;二为尖,缠足妇女所穿的鞋子,一般都用尖头;三为弯,鞋底内凹,形如弯弓,故名弓鞋;四为高,鞋下一般衬有厚底,俗称高底。宋代缠足风气盛行,缠足妇女专用的弓鞋,多用锦、缎等丝织品制作,头部上翘如凤头,鞋面上刺绣有各种花纹,有的还用金缕装饰。明代弓鞋,多用香樟木做成高底,木底露在外的叫“外高底”,有杏叶、莲子、荷花等名目,木底在里的叫“里高底”,又叫“道士冠”。老年妇女穿平底弓鞋,叫“底而香”。宋王洋《以酒饷谹父蒙以绝句为谢因次韵并叙送行这意时欲往吴中二首》其二:“后房彩女弓鞋窄,持得金莲案上开。”杨皇后《宫词》:“日日寻春不见春,弓鞋踏破小除芸。”袁褧《枫窗小牍》卷上:“小家至为剪纸衬发,膏沐芳香,花靴弓履,穷极金翠。”姜夔《眉妩·戏仲远》词:“无限风流疏散,有暗藏弓履,偷寄香翰。”侯君素《旌异记》:“湖州南门外一妇人颜色洁白,著皂弓鞋,踽踽独行。”黄庭坚《满庭芳》词之四:“直待朱辐去后,从伊便,窄袜弓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四:“又有富室携少女求颂。僧曰:‘好弓鞋,敢求一只。’语再四,不得已遗之。即裂其底得衬纸,乃佛经也。”清叶梦珠《阅世编》卷八:“弓鞋之制,以小为贵,由来尚矣。然予所见,惟世族之女或然,其它市井仆隶,不数见其窄也。以故履惟平底,但有金绣装珠,而无高底笋履。崇祯之末,闾里小儿,亦缠纤趾,于是内家之履,半从高底。窄小者,可以示美;丰趺者,可以揜拙。本朝因之。”徐珂《清稗类钞·服饰》:“弓鞋,缠足女子之鞋也。京、津人所著,宛如弓形,他处则惟锐其端,而以扬州之鞋为最尖。”

弓鞋

弓鞋

古代缠足妇女所穿的一种鞋。五代以后,妇女风行缠足,原来的鞋子便不再适用; 为适应缠裹的小脚,又便于行走,妇女们创制了一种颇具特色的鞋子。这种鞋子的特点有四:一是小。缠足妇女之足以纤小为贵,俗谓“三寸金莲”,所以鞋子也显得特别小; 二是尖。缠足妇女所穿的鞋,一般都用尖头;三是弯。鞋底内凹,形如弯弓,故名 “弓鞋”。四是高。鞋下一般衬有厚底,俗为“高底”。明清时的“高底鞋”就是弓鞋的别称。

明尖头弓鞋

☚ 笏头履   睡鞋 ☛
弓鞋

弓鞋

古代裹足妇女穿的弓型鞋。我国从唐代开始崇尚妇女小脚,到五代出现摧残妇女的缠足陋习。这种鞋子有四大特点: 一为小。在盛行缠足时代,女子之足一直以纤小为贵,俗称 “三寸金莲”。二为尖。缠足妇女所穿的鞋子,一般都用尖头。三为弯。鞋底内凹,形如弯弓,故名弓鞋。四为高。鞋下一般衬有厚底,俗称高底。南唐李后主始作金莲,让宫嫔窅娘用丝帛缠足,使足变得纤小。宋代缠足风气盛行,出现缠足妇女专用的弓鞋,多用锦、缎等丝织品制作,头部上翘如凤头,鞋面上刺绣有各种花纹,有的还用金缕装饰。宋代卢炳《踏莎行》词说: “明眸翦出玉为肌,凤鞋弓小金莲衬。”元代王实甫《西厢记》形容崔莺莺“下香阶,懒步苍苔,动人处弓鞋凤头窄”,都是对宋元时期凤头弓鞋的形象描述。明代缠足仍然盛行,多用香樟木做成高底,木底露在外的叫 “外高底”,有杏叶、莲子、荷花等名目,木底在里的叫 “里高底”,又叫“道士冠”。老年妇女穿平底弓鞋,叫 “底而香”。明代的宫女不裹足,只要一选入宫,就要解去裹足布,以便于在宫内行走服役。但虽然放足,她们的鞋式仍做成上翘的弓型,鞋面刺绣小金花或点缀明珠作装饰。清代满族妇女禁止缠足,但汉族妇女仍从旧习,弓鞋仍用木底后跟,步行时常常咯咯作响。缠足真正被废除,是辛亥革命以后的事情。

☚ 旗鞋又名   9、衣料 ☛
0000229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2:4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