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齐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齐乘山东地方志。元于钦(1284—1333)纂修。六卷。钦字思容,益都(今属山东)人。官国子助教,兵部侍郎,益都路总管。山东,古齐地。古称诸侯国史为“乘”,因以名志。钦曾周览齐地山川,考诸经史,遍访乡老而纂是书初稿,后经其子于潜在至元五年(1339)最后定稿,并撰释音一卷。凡四万余字。分沿革、分野、山川、郡邑、古迹、风土、人物七目。所叙益都、般阳、济南三路和宁海、德二州,皆属元时山东东西道及宣慰司,辖境相当于今山东省中、东部。此志向为山东第一通志。内容多采自《太平寰宇记》,严加考证,去伪存真。所记历城庙山一则,虽仅用二十八字,但却成为后世研究山东名山变迁的重要史料。全书以文雅著名当时,见闻较确,多有忧国抚民言论。清初顾炎武《山东考古录》对其舛误多所辨证。有至元五年(1339)初刻本,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刻本,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重刻本,并附清周嘉猷考证六卷。 齐乘元代方志。于钦纂修,为其任中书省兵部侍郎奉命山东时所作,专记三齐舆地,是现存最早的关于山东省的志书。全书六卷:卷一沿革、分野、山;卷二水;卷三郡邑;卷四古迹(城郭、亭馆上);卷五古迹(亭馆下,丘垅)、风土;卷六人物。《四库全书总目》称其“叙述简赅而淹贯,在元代地志之中,最有古法。” 齐乘六卷,附音释一卷。元于钦撰,于潜释音。于钦(1284~1333),字思容,山东益都人。历任国子助教,山东东西道肃政廉访使、御史都司员外郎、兵部侍郎、益都田赋总管。任职期间,宽政便民,甚得民心。于潜,于钦之子,曾任奉训大夫、两浙都转运盐使副使。于钦知益都十年,常为县志粗疏简陋而慨叹,有时与同僚谈话,也认为山东志乘传世甚少,自觉“生长于齐,齐之分野、城邑、地土之宜、人物之秀,此疆彼界,不可不纂而记之”,待任中书兵部侍郎,奉命出使山东,才得遍览山川,访问乡亲父老,考核《水经》,摭取《太平寰宇》,分门别类,纂成《齐乘》六卷,嘱咐其子于潜:“吾或身先朝露,汝其刻之。”至正十一年(1351),于潜才命工镂板,并增释音一卷,惜原刻本早已不存,今传世的是明嘉靖青州知府杜思重刻本。全书六卷附音释一卷,分为:卷一沿革、分野;卷二山川;卷三郡邑;卷四古迹:城廓、亭馆上;卷五风土:亭馆下、丘垅;卷六人物八门。此志体例得当,内容翔实,记叙有法,言简意赅,文字流畅、优美。元朝吏部尚书苏天爵称其为“考古订今,质以先闻……辞约而事赅。”明中宪大夫、青州知府杜思谓:“采辑参究上下数千余年,离今同异,各有意义。”然全书无图,实为遗憾。此志不仅是山东省现存的最早的方志,而且是全国著名方志之一。该志尚有康熙间抄本,乾隆四十六年(1781) 刻本、乾隆间 《四库全书》本刊行于世。 齐乘 齐乘地方志。元代益都人于钦撰,文渊阁著录。全书6卷,分沿革、分野、山川、郡邑、古迹、亭馆、风土、人物等8类,所叙以山东东、西道宣慰司所辖益都、般阳、济南3路为主,附述齐邑的高唐、禹城、长清、聊城、东阿、临邑等县的地域风貌。叙述简赅,少舛误而多凿闻,历来被推为方志善本。清人周雨塍有《齐乘考证》,其子周潜有《齐乘释音》,以为此书的诠辩。 ☚ 齐河 齐州二堂记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