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弃暗投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弃暗投明《新约·使徒行传》第9章 在殉道者面前幸灾乐祸的青年扫罗,很快成为迫害教会的急先锋。他冲进信众的家里,把男女信徒抓出来关进监狱。他向门徒们口吐狂言,说要把他们赶尽杀绝。 扫罗去见大祭司,请求发文书给大马色的各个会堂,查找信主之人,凡是查到的,不论男女,都准他捆绑起来,押回耶路撒冷。 得到大祭司批准以后,扫罗率领着一批人,杀气腾腾地出发了。他们在路上走得很快,快到大马色的时候,忽然天上射下强烈的光芒,将扫罗团团罩住。他登时仆倒在地,听见上面有声音对他说: “扫罗啊,扫罗,你为何欺我太甚?” “主啊,”扫罗说,“你是谁呀?” “我是耶稣,”主说,“我就是你所迫害的耶稣。起来吧,进城去,到那里你应该如何行动,必定会有人指教你。” 同行者站在旁边,吓得嘴里说不出话来。听得见声音,却看不见人。 扫罗从地上爬起来,睁开眼睛,一片昏黑,什么也看不见,他成了盲人了。有人过去拉着他的手,把他领进了大马色。足足有三天,扫罗什么也不吃,什么也不喝。 当时在大马色有一个门徒,名叫亚拿尼亚。主在异象中呼唤他说: “亚拿尼亚!” “主啊,”亚拿尼亚应声说,“我在这里。” “起来,”主对他说,“往直街去,在犹大的家里,访问一个大数人,名叫扫罗。” “主啊,”亚拿尼亚回答说:“我听见许多人传说,这个人在耶路撒冷无恶不作,迫害你的门徒。并且他这次到大马色来,握有祭司长赋予他的权柄,捆绑一切信从你的人。” “不要紧,”主对亚拿尼亚说,“你只管去吧。他是我选择的器皿,将要在外邦人和君王并以色列人面前,宣扬我的名。我也要指示他,为我扬名必受许多苦难。” 遵照主的吩咐,亚拿尼亚走进了那家。扫罗正在祷告,亚拿尼亚贴近他的身旁,把手按在他的身上,对他说: “扫罗兄弟,在你来的路上,向你显现的主,就是耶稣。他打发我来,叫你能看见,并且被圣灵充满。” 说话之间,扫罗只觉得眼睛上好像有一层细鳞片,纷纷散落下来,立刻重见光明了! 扫罗欢快地跳起来,受了亚拿尼亚的施洗。这回也能吃了,也能喝了,身体也健壮了。 弃暗投明的扫罗和大马色的门徒们同住了些日子,便开始在各会堂里宣讲耶稣。 听见扫罗一反常态,居然说出耶稣是上帝的儿子,众人全都莫明其妙,互相议论着说: “这个人在耶路撒冷,不是积极地迫害信主的人吗?” “是呀,他到这里来,听说是奉了大祭司的使命。” “他本来是要捆绑这些人,押到祭司长那里去的呀!” 不管众人怎么议论,扫罗的行动却是益发强而有力了,他证明耶稣是基督。 住在大马色的犹太人,被扫罗驳倒了。但是他们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过了些日子,犹太人密谋,要杀害扫罗。然而他们的计谋被扫罗识破了。于是犹太人撒下罗网,他们日夜在城门守候着,企图等扫罗通过时将他捕获。 他的门徒就在夜间用筐子把他从城上缒了下去。 扫罗逃出大马色,回到耶路撒冷,想与这里的门徒取得联系。可是由于他过去的名声太坏,门徒们都很惧怕他,全不相信他如今也是门徒。惟有巴拿巴肯于接待他。 巴拿巴领着扫罗去见使徒。使徒问他为什么变了过来?扫罗便在使徒面前,述说了事情的经过——他在路上怎么样遇见主,主怎么样向他说话,他的眼睛怎么样盲而复明,他在大马色怎么样奉耶稣之名放胆传道。原原本本,一一述说出来。使徒听了这般叙述,感念耶稣的大能,承认扫罗是自己的兄弟。 从此,扫罗便在耶路撒冷和门徒往来,又开始奉主之名,放胆传道,同时和讲希利尼语的犹太人展开辩论。犹太人辩驳不过他,便想方设法要杀害他。 弟兄们获悉了犹太人的阴谋,便护送他到凯撒利亚,从那里打发他往大数去。 扫罗在殉道者司提反死的时候,幸灾乐祸,拍手称好。后来又疯狂地迫害耶稣的信徒和教会。在往大马色去迫害基督教徒和破坏教会的路上,他得了基督耶稣的启示,从此弃暗投明,积极传播基督教,成为最为出色的传教士。扫罗当时为什么要疯狂地迫害基督徒和教会呢?当时犹太民族内部情况非常复杂,外来势力入侵犹太地区,百姓在激烈的动荡面前失去了内心平衡,无所适从;同时,教会的势力日益扩大,对罗马统治者造成了威胁,保罗是个加入罗马籍的犹太人,盲目地将基督教徒和教会当成是自己的敌人。他的行为除了受当时思潮影响之外,更大的原因是少年气盛,好出风头,同时他生活在一个相对富裕的家庭,无法深刻地体会到失去了家园的犹太人深层的痛苦和不安,更无法认识到基督教给犹太人痛楚的心灵世界带来的慰藉。 扫罗的“弃暗投明”,是基督教用来进一步宣扬它的个人灵魂净化以及上帝仁慈思想的绝好例子。扫罗从一个迫害基督徒的青年变成一个坚定信仰耶稣的基督徒,这一功绩应该归功于仁慈宽容的耶稣,他不咎既往,循循善诱。如果我们撇开这一转折中加在保罗身上的宗教神秘色彩,从人的成长角度来看,这实在是一种痛苦转变历程。扫罗是一个回头的浪子,他在过去无节制的放浪行为中,毫无理性力量的制约,盲目地追随,盲目地破坏,一旦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接踵而来的惩罚是眼瞎,三日不吃不睡并且不停地祷告。事实上,无论是谁,在经历人生转折的每一个关头,都要经受一个痛苦的心路历程,在那时,就得依靠个人的意志。相比之下,扫罗要幸福得多,因为他有耶稣的启示,耶稣使他懂得从正义获得力量。在这个意义上,青年扫罗是幸福的,他如同一头迷途的羔羊,碰到了仁慈而又明智的牧人,引导他走上正义之路。 在“旧约”时代,犹太人追求的是今生今世便能使现的一统王国。到了“新约”时代,以色列被外族入侵并统治,他们渴望建立独立自主的,以上帝为归依的王国,但是无法实现。“旧约”时代的理想破碎无遗,因而他们盼望有神、有先知来拯救他们,耶稣在这时代引导人民追求精神王国,但他只能启示人们追求灵魂的乐土、死后的天堂以及在今生今世修行积善,为来世赎罪。不能否定,耶稣基督的这一思想必定给处于动荡不安中的犹太人民带来了无限的精神慰藉。正如耶稣所说:“他(扫罗)是我选择的器皿,将要在外邦人和君王并以色列人面前,宣扬我的名。我也要指示他,为我扬名必受许多苦难。”扫罗的“弃暗投明”使得许许多多对耶稣持着怀疑态度的人开始信仰基督,同时,扫罗为了他重新选择的理想历尽了艰辛和磨难,他几番受到大马色的犹太人的陷害和追杀,也由于过去作恶太多而受到基督徒的怀疑和冷落。可是得过耶稣宽容和启示的扫罗已经今非昔比了,他凭着坚定的信仰和超群的才智取得了门徒的信任,逃脱了大马色犹太人的追杀,回到了故园大数。 “弃暗投明”的典故现在常常被人们用来描述一个人的弃恶从善、浪子回头。事实上,《使徒行传》中的这一故事,除了它所宣扬的基督耶稣的仁慈厚爱外,还可以给我们别的启示,我们看到了包含在每一代人、每一个人身上的人生转折历程中的痛楚,以及人为了信仰和正义所必须付出的巨大的代价。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同义成语 > 改邪归正;弃暗投明 云伯口若悬河,舌能生花,说得我俩改邪归正,弃暗投明,跟云伯回金田聚义。(顾汶光、顾朴光《天国恨》第二十五章) 异 改邪归正 邪:不正当,不正派。归:回到。改正邪恶、错误的行为,回到正路上来。所适用的场合较小,多指个人改正错误,不再干坏事。直陈性成语。 例 “他真的要改邪归正吗?真的是浪子回头吗?”叶秋红自己在问自己。(黎汝清《叶秋红》下卷第三十七章)作者在后集二十八回中曾借改邪归正的公子屠少霞之口,赞赏戏剧的醒世作用。(周钧韬等《中国通俗小说鉴赏辞典·海上繁华梦》) 弃暗投明 离开黑暗,投向光明。比喻脱离非正义方面,选择光明正确的道路。既可指个人,也可指集体。比喻性成语。 例 吃过饭后,叶秋红召集了那些佣人和保安队员给他们讲话,向他们解释红军游击队的主张和政策,要他们弃暗投明,不要为土豪劣绅卖命。(黎汝清《叶秋红》下卷第三十四章)杜聿明没有响应毛主席敦促投降的忠告,失去了弃暗投明之机。(刘因《团圆之后》) 同 都有改错从善的意思。都常作谓语,亦作定语。
弃暗投明qì'àn-tóumíng比喻与黑暗势力决裂,走向光明的道路。 弃暗投明qì àn tóu míng〈成〉比喻认清是非,背弃黑暗势力,投奔光明,走上光明大道:打算弃暗投明│他决心痛改前非,弃暗投明。 弃暗投明qì àn tóu míng背弃黑暗,投奔光明。比喻背弃邪恶势力,投向正义一方。明·梁辰鱼《浣纱记·交征》:“何不反邪归正,弃暗投明?”《封神演义》五六回:“今将军既知顺逆,弃暗投明,俱是一殿之臣,何得又分彼此。”也作“背暗投明”。元·尚仲贤《单鞭夺槊》楔子:“高鸟相良木而栖,贤臣择明主而佐。背暗投明,古之常理。” 弃暗投明(同)放下屠刀 改邪归正 蚊子飞到电灯上弃暗投明 弃暗投明 弃暗投明(去暗投明)离开黑暗,走向光明。比喻脱离非正义的一方,投向正义的一方。 ☚ 泥首谢罪 弃旧图新 ☛ 投向 投向脱离非正义、错误的一方,投奔正义、正确的一方:弃暗投明 弃旧从明 背暗投明 投明弃暗 去暗投明 ☚ 前往 奔赴 ☛ 弃暗投明背离黑暗,投向光明。比喻脱离没有前途的阵营,投到进步阵营中来。元代尚仲贤《尉迟恭三夺槊》第一折: “陛下想当日背暗投明归大唐,却须是真栋梁。” 《三国演义》第十四回: “公何不弃暗投明,共成大业?” 弃暗投明qì àn tóu míngforsake darkness for light—leave the reactionary side and cross over to the side of progress; forsake the enemy and cross over to the side of the people; return to lawful living 弃暗投明forsake darkness for light—break away from the evil and side with the upright 弃暗投明qì àn tóu mínɡ弃:抛弃。离开黑暗,投向光明。leave the reactionary side and cross over to the side of progress, give oneself up to the people, abandon the shade for the sunlight 弃暗投明qì àn tóu míng【解义】弃:离弃。背弃黑暗,投向光明。比喻抛弃非正义一方,投奔正义一方。 弃暗投明《辞源》源云:明·梁辰鱼《浣纱记传奇·交征》:“何不反邪归正,弃暗投明?” 弃暗投明qì àn tóu míng离开黑暗,投向光明。比喻抛弃邪恶势力,投向正义一方。明·梁辰鱼《浣纱记·交征》:“何不返邪归正,弃暗投明。”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六回:“今将军既知顺逆,弃暗投明,俱是一殿一臣,何得又分彼此。” 弃暗投明qì àn tóu mínɡ【释义】离开黑暗的地方,投向光明。 弃暗投明qì àn tóu míng离开黑暗,投向光明。指脱离反动集团,投奔正义营垒。沈醉《我这三十年》二○:“如果在那一段时期中,我要是聪明,便会~;军统是反共反人民的特务机关,自己还去为它拼命卖力,这不是聪明人干得出的。” 抛弃邪恶势力,投向正义一方弃暗投明格式 比喻式。 弃暗投明qì àn tóu míng放下屠刀 弃暗投明qì àn tóu míng投:投奔。离开黑暗,投向光明。比喻脱离非正义方面,投奔正义方面。 弃暗投明qì'àn-tóumínɡ背弃暗弱无道之主,投靠贤明之主。也泛指背弃黑暗非正义的一方,投奔光明进步的另一方。 弃暗投明qì àn tóu mínɡ离开黑暗,投向光明。 弃暗投明qì àn tóu mínɡ指抛弃非正义方面,投奔正义方面。 弃暗投明qì àn tóu míng【解义】 弃:离弃。背弃黑暗,投向光明。比喻抛弃非正义一方,投奔正义一方。 弃暗投明qì àn tóu mínɡ弃: 抛弃。投: 投奔。离开不好的没有前途的方面,到正义的有前途的方面来。《三国演义》一四回:“公何不~,共成大业?” 弃暗投明qi an tou ming弃:离弃。离开黑暗,投向光明。比喻抛弃非正义的一方,走上正道。 改邪归正 重新做人gǎi xié guī zhèng;chóng xīn zuò rén改邪:不再做坏事;归正:学好。指人改正错误,不再做坏事,重新学好做一个正派人。《法制日报》1992年7月12日:“将抓获的卖淫嫖娼人员收容起来,对他们进行法律、法规和人生观教育,并进行适量的劳动生产,促使他们~。” 深明大义 顾全大局shēn míng dà yì;gù quán dà jú明:明白,懂得;大义:大道理。形容人明白大道理,遇事能从全局考虑,维护整体利益。李元《留下无形资产,只盼企业腾飞》:“退休干部张林,在生命弥留之际,嘱咐子女别给企业添麻烦,如此~,深刻体现了他的爱厂之心。” 弃暗投明qì'àn-tóumíng抛弃黑暗,投向光明。原指抛弃昏暗的主子,投降贤明的主子。今多指政治上脱离反动势力,投向进步势力。《三国演义》第十一回:“公之勇略,世所罕有……何不弃暗投明,共成大业?” 4RTR【弃暗投明】qì àn lóu míng离开黑暗,投向光明。现多用以比喻在政治上与反动势力决裂。 弃暗投明qìàn-tóumíng〔连动〕 背弃黑暗,投向光明。《三国演义》14回:“公之勇略,世所罕有。奈何屈身于杨(奉)韩(暹)之徒? 曹将军当世英雄……公何不~,共成大业?” 弃暗投明qì àn tóu míng弃:舍去,抛开。投:投靠,走向。即舍去黑暗,走向光明。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