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开山抚番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开山抚番

开山抚番

清末开发台湾东部山区、招抚“生番”、鼓励汉人移垦活动的简称。同治十三年(1874), 由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建议, 清廷改变对汉人和“社番” 长期采取的隔离政策, 解除禁垦令, 鼓励汉人向东部山区移垦。同年, 派军队开通了4条横贯中山山脉的大道: 南路赤山至卑南,射寮至卑南; 北路苏澳至奇莱; 中路林圮埔至璞石阁, 共长800余华里。光绪元年(1875), 在厦门、汕头、香港等地设招垦局, 募人赴台垦殖。光绪三年后, 又开辟了枫港至卑南,集集至水尾等道路多条。光绪十三年, 设立全台抚垦总局, 加强 “抚番”工作数年间, 归化 “生番”806社, 148 000余人。占台湾全岛三分之二的东部山区, 自此得到逐步开发。

☚ 樟脑纠纷   门户开放政策 ☛

开山抚番

清代台湾开发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清代在台湾“理番”方针的一大改变。清政府统一台湾后,对内山高山族地区长期采取隔离封锁政策。同治十三年(1874),钦差大臣沈葆桢鉴于日本侵略者对台湾的觊觎和不断入侵,向朝廷奏请解除封锁内山禁令。光绪元年(1875),获准调兵筑路,开发内山,分南、北、中三路施工:南路由下淡水溪赤山至卑南;中路自林圯埔至璞石阁;北路由苏澳至花莲溪上游。沿途通过高山深谷,悬崖峭壁和原始森林,边筑路,边招民开垦,并晓谕高山族诸社,及采取各种“抚绥”政策,使这一工程得以相继完成,沟通了台湾东西海岸和沿海平原与山区的联系,相应增设了台北府及恒春、淡水、新竹、宜兰等县。这对台湾的进一步开发,高山族的社会经济发展及巩固国防均有重要意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4: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