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行枢密院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行枢密院军事机构名,简称行院。辽代全国最高军事行政机关北枢密院,因军事上的需要,在地方设立的临时性军事行政机关。金元两代沿置,名称未变。 行枢密院 行枢密院官署名。辽、元代置。掌一方诸路州县军令。为征战时枢密院派出的统军机构。《元史·百官志八》:“行枢密院: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伯颜右丞相奏准,于四川及湖广、江西之境,及江浙,凡3处,各置行枢密院,以镇遏好乱之民。每处设知院1员,同知、佥院、院判各1员。湖广、江西二省所辖地理险远,添设同佥员。各院经历1员,都事2员,照磨1员,客省副使1员,断事官2员,蒙古必阇赤2人,掾史6人,宣使6人,知印、怯里马赤各1人,断事官译史1人,令史2人,怯里马赤、知印各1人,奏差2人。至四年二月,遂罢之。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五月,岭北行枢密院添设断事官2员,先已设4员,共6员。又立镇抚司,除镇抚2员。立管勾所,置管勾1员,兼照磨。后又添设佥院2员、都事1员。十五年十月,置淮南、江北等处行枢密院于扬州。十二月,河南行枢密院添设院判1员。十六年三月,置江浙行枢密院于杭州。知院2员,同知2员,副枢2员,佥院2员,同佥2员,院判2员。首领官:经历、知事各1员,断事官2员,经历1员。十八年,以参政崔敬为山东等处行枢密院副使,分院于漷州,兼领屯田事。十九年八月,以察罕帖木儿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兼河南山东等处行枢密院知院。二十六年八月,置福建江西等处行枢密院。” ☚ 行尚书省 行御史台 ☛ 行枢密院军事机构名,简称行院。辽最高军事行政机关北枢密院,因军事上的需要,在地方设立的临时性军事行政机关。金、元两代沿置,名称未变。 行枢密院官署名。(1)辽置,属北面行军官。设左右林牙、参军等,掌理行军事务。(2)金置,为枢密院的派出机构,根据军事需要在地方上设立,指挥所辖区域内的军事行政。(3)元代建国之初,凡有大的征伐之事,则置行枢密院。若是大的征战之事,则只简称行院;为一方一事而设的,则称某处行枢密院;或与行省代设;在军事行动结束时即行撤销。如中统四年(公元1263年)置西川行枢密院,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置荆湖等路行院, 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置甘肃等处行枢密院。行枢密院官员的设置,可以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所置岭北行枢密院为例,有知院一人,同知二人,副枢一人,佥院二人,同佥一人, 院判二人, 经历一人, 都事二人,蒙古必阇赤四人,掾史二人,怯里马赤一人,知印一人,宣使四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