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建章宫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建章宫jiàn zhāng gōng

汉代宫室名,汉武帝时所造;后泛指皇宫宫阙。《史记·封禅书》:上还,以柏梁灾故,朝受计甘泉。……勇之乃曰:‘越俗有火灾,复起屋必以大,用胜服之。’于是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前殿度高未央。其东则凤阙,高二十余丈。”上官仪《奉和秋日即目应制》:上苑通平乐,神池迩建章。贾至《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

建章宫

建章宫

西汉长安宫殿群名。宫内建筑宏伟繁多。其北部有太液池,其中有人工修建的蓬莱、方丈、瀛洲三仙岛。

☚ 华清宫   未央宫 ☛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上) > 殿堂部 > 專殿 > 建章宫
建章宫  jiànzhānggōng

亦稱“建章闕”。省稱“建章”。宫名。在今江蘇南京市。南朝宋時建。《宋書·前廢帝記》:“[永光元年秋八月]甲申,以北邸爲建章宫,南第爲長楊宫。”唐·李白《秋夜板橋浦泛月獨酌懷謝脁》詩:“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繩。斜低建章闕,耿耿對金陵。”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上) > 殿堂部 > 專殿 > 建章宫
建章宫  jiànzhānggōng

省稱“建章”。漢代宫名。在今陝西長安縣西。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建,與未央宫隔衢相望,以飛閣相連。内有鳳闕、神明臺、圓闕、嶕嶢闕、井幹樓、鼓簧宫、枌詣宫、馺娑宫、天梁宫、函德殿、凉風臺、避風臺、曝衣閣、虎圈、太液池等大小建築三十六座,號稱千門萬户。現僅存其前殿、太液池等。《三輔黄圖·漢宫》:“武帝太初元年,柏梁殿災。粤巫勇之曰:‘粤俗,有火災即復大起屋,以厭滕之。’帝於是作建章宫,度爲千門萬户。宫在未央宫西,長安城外。”漢·張衡《西京賦》:“柏梁既災,越巫陳方,建章是經,用厭火祥。”

建章宫

建章宫

汉京长安主要宫殿群之一。位于长安城未央宫西。其遗址在今西安市西北10公里处。汉武帝时建成。据《汉书·郊祀志》,因未央宫柏梁台发生火灾,复起大屋以厌胜之,“于是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宫区除诸多殿堂建筑外,北有太液池,周回10顷,池中并起“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 南有神明台、井幹楼,西有商中、虎圈,东有凤阙等,壮丽无比。

☚ 长乐宫   九成宫 ☛
建章宫

建章宫

汉京长安主要宫殿群之一。位于长安城未央宫西。其遗址在今西安市西北10公里处。汉武帝时建成。据《汉书·郊祀志》,因未央宫柏梁台发生火灾,复起大屋以厌胜之,“于是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宫区除诸多殿堂建筑外,北有太液池,周回10顷,池中并起“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 南有神明台、井幹楼,西有商中、虎圈,东有凤阙等,壮丽无比。

☚ 长乐宫   九成宫 ☛
建章宫

建章宫

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建、是汉上林苑的主要十二宫之一。外围宫墙周长三十里,宫墙内南部为宫廷区,北部为苑林区即园林,粗具前宫后苑的格局。苑林区内开凿大池,名太液池。刻石为鲸鱼,长三丈。汉武帝仿效秦始皇,在太液池中堆筑三个岛屿,象征东海的瀛洲、蓬莱、方丈三仙山。利用挖池的土方分别在池西北面堆叠 “凉风台”,台上建观,在池中筑“瀸台”,高二十余丈。池岸植树,池中多水生动植物,池边多平沙,沙上多禽类。水上有各种形式的游船。池西有孤树池,“池中有一洲,上椹树一株,六十余围”(《西京杂记》)。建章宫的苑林区是历史上第一座具有完整的三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一池三山”从此以后遂成为历来皇家园林的主要模式,一直沿袭到清代。

☚ 未央宫   昆明池 ☛
建章宫

建章宫

汉代长安城外的大型宫殿。《三辅黄图》载: “宫在未央宫西长安城外。” 即今陕西西安市三桥镇以北的高、低堡子村一带。太初元年 (前104),未央宫北阙附近的柏梁台因火被焚。据 《汉书·武帝纪》载,同年二月 “起建章宫”。文颖注云:“越巫名勇,谓帝曰越国有火灾即复大起宫室以压胜之,故帝作建章宫。” 建章宫的规模庞大,“其制度事兼未央宫,周回二十余里” ( 《长安志》 引 《关中记》),诸多宫殿号称 “千门万户”。南宫门是正门,称阊阖,因其椽首饰以玉璧,又称玉璧门。门内对称建有别风阙和井干楼,均高50丈,中间有天桥相连,并画有云气和鸟兽。别风阙又称凤凰阙、折风阙,是用于辨别风向的。传世的 “折风阙当”文字瓦应为此阙遗物 (见《秦汉瓦当文字》卷1)。井干楼也称凉风台,它 “积木而为高楼,” 如同井上的木栏。东宫门和北宫门外各有一对高25丈的阙楼,阙楼之上装有丈余高的鎏金铜凤鸟,故又称“凤阙”。古代歌谣唱道: “长安城西有双阙,上有双铜雀,一鸣五谷生,再鸣五谷熟。” 其中 “双阙” 即指东宫门外的双凤阙。北宫门的阙楼称 “圆阙,规模和形式与东宫门双阙相同,西汉末年毁于战火之中。建章宫前殿为三层台,高30丈,殿内有十二座门,殿顶装有高大的鎏金铜凤。前殿西侧的广中殿可容万人,可谓 “度比未央”。其他宫殿也各具特色。骀荡宫的铜壶、宫灯十分著名,《三辅黄图》载: “春时景物骀荡满宫中也。”馺娑宫庭院宽阔,马疾行一日方能周游一遍。枍诣宫中 “美木茂盛也”。天梁宫 “梁木至于天”,宫殿建筑非常高大,奇华殿收藏有各种珍宝、异兽、特产,如火浣布、切玉刀、巨象、鸵鸟、雄狮、西域宝马等。建章宫中还有高达50丈的神明台,台上有一尊铜铸仙人,其手掌即有七围之阔,手托大铜盘称承露盘,盘中有一巨型玉杯,用来承接空中露水,汉武帝以为喝了露水便可成仙。神明台上还有九室,象征九天,充百余名巫士于其中。太液池在建章宫前殿西北部,占地10顷,象征北海。池中筑起三座假山,喻东海中瀛洲、蓬莱、方丈三座神山; 还筑有20余丈高的渐台。池北岸有雕刻的石鲸,池西岸有古鳖。还有各种石雕游龙、珍禽、异兽。建章宫建成后,汉武帝将其作为新皇宫使用,各种活动相当频繁,至元凤二年 (前79),汉昭帝才把皇宫从建章宫迁回未央宫。始建国九年 (13),王莽为建宗庙,拆毁了建章宫大部分建筑。现尚存神明台、太液池等遗迹。1973年曾出土一石鲸,方嘴锐尾,系由灰白色花岗石雕成。现存于陕西博物馆。

☚ 明光宫   邯郸宫温明殿 ☛
建章宫

建章宫

汉都长安宫名。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未央宫柏梁台顷遭火焚,本想营建新的宫室而又“以城中为小”的汉武帝,接受粤巫勇“有火灾,复起屋,必以大,用胜服之”的建议,在长安城西上林苑中营造了此宫,并因用上林苑中旧宫之名,称为建章宫。建章宫“度比未央”,而宏伟侈靡过之。宫城周回二十余里,四面各有一座宫门。正门在南,称为阊阖。东宫门和北宫门外各有一对高二十五丈(合今58.75米)的阙楼,上立鎏金铜凤凰,称为凤阙。宫中宫殿密布,称号“千门万户”。主要建筑有前殿、馺娑宫、枍诣宫、天梁宫、奇华宫、广中殿、神明台、井干楼等。前殿西北有太液池风景区。为了皇帝来往的方便,建章宫与未央宫之间,跨城而为飞阁,可以乘辇而行,彼此相通。建章宫是汉武帝时期活动的主要宫室,元凤二年(公元前79年)四月,汉昭帝才把皇宫从建章宫迁回未央宫。遗址在今西安市三桥镇以北的高堡子、低堡子、双凤村、太液池苗圃、柏梁村和孟家村一带。

☚ 5.汉建章宫   建章前殿 ☛

建章宫

位于西安市三桥镇高低堡子,汉长安城西。汉武帝当时嫌长安城小,于是在城西上林苑中另造建章宫,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其前殿“度高未央”,宫中建有高达一百余米的神明台和井干楼。此宫由许多宫殿台观组成,号称“千门万户”,其内主要宫殿有婆宫、枍诣宫、天梁宫、奇华宫等。至今在高堡子村仍然留下当时建章宫前殿的高土台基,高达8米。王莽建九庙时,拆毁掉建章宫。

建章宫

西汉都城长安城西宫名。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汉长安故城西。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9: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