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庭训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庭训tíng xùn

(字)李元礼,元代人,为国子司业。


庭训tíng xùn

(字)陈闻诗,明代人,嘉靖举人。

庭训

借指父教。晋葛洪《抱朴子·自叙》:“年十有三,而慈父见背,夙失庭训。”
○ 过庭闻礼

庭训

《论语·季氏》记孔子在庭,其子伯鱼趋而过之,孔子教以学《诗》《礼》。后世因称父教为庭训。晋葛洪《抱朴子·自叙》:“年十有三,而慈父见背,夙失庭训。”

庭训

父亲的教诲。《论语·季氏》记孔子在庭,其子孔鲤趋而过之,孔子教以《诗》《礼》。后因称父教为“庭训”。《晋语·孙盛传》:“虽子孙斑白,而~愈峻。”《史通·自序》:“予幼奉~,早游文学。”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

庭诰
对子女的教育:淑训
母亲对子女的教育:母教 徙宅
母亲教子勤学:和熊(和熊之训) 和丸
母亲教子为官清廉:还鲊遗书
称颂母教之典:画荻
母亲教女有方:画荻丸熊 画荻和丸 和丸画荻 丸熊画荻
家长对子弟进行的关于道德、礼节的教育:家教 门教
父亲对子女的教育:父教 庭训
庭训和仪范:训仪
缺乏父教:无庭无训 无庭无闻
对儿女教肓有很好的方式方法:教子有方
对儿女教育没有好的方式方法:教子无方

☚ 教育   教育方式 ☛

遵从

遵从

遵(遵向;遵率;遵承;遵照;遵循) 由(帅由) 循 从服
遵从命令:如命 遵令
遵从他人旨意办事:奉命承教 奉令承教
位卑、势弱者遵从位尊、势强者的意志行事:以小事大
遵从通俗简便的做法:从俗就简
子女遵承父亲的教诲:庭训 过庭之训 诗庭之训 诗礼之训
信奉遵从:信从
降低自己去遵从别人:降心相从
严格以此为标准,非常遵从:奉若圭臬 奉如圭臬
随你的便,完全遵从你的意见:悉听尊便悉由尊便
极力遵从:骏惠
(遵照并服从:遵从)

☚ 遵照   遵守 ☛

信佛的人称佛的教言

信佛的人称佛的教言

金言
教训或训诫的话:训(训言;校~;庭~;家~)
 上级对下属教导和告诫的话:训话 训词
含有教育意义,可为准则的话:格言 宪言 贤言
 劝诫自己作为行动准则的格言:铭座 座右铭
死者生前说的有教育意义的话:遗训
谆谆教诲的话:诲谆
可贵的教言:金箴
可以作为准则的教诲的话:训格之言
(教导的话:教言)

另见:教导 教诲

☚ 教言   评语 ☛

庭训tíng xùn

因《论语·季氏》载有孔子在庭,其子伯鱼趋而过之,孔子教以学《诗》《礼》之事,故后以代指父亲的教诲。《抱朴子·自叙》:“年十有三,而慈父见背,夙失~~。”

庭训

庭训

后世称父教为庭训。该词源出于《论语·季氏》,有一天,孔鲤在庭院聆听其父孔子教诲,孔子令其学习诗礼,这样有助于自身素质的提高,后世遂称父教为庭训。《抱朴子·自叙》:“年十有三,而慈父见背,夙失庭训。”另外,清代康熙皇帝曾撰有《庭训格言》,阐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理论,教育子孙。

☚ 门望   家婢 ☛
庭训

庭训

参见[趋庭]。唐·骆宾王《上郭赞府启》:“又以家传素业,弋书林而聘志;少奉庭训,践文囿以渔魂。”唐·杨炯《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仰庭礼而不违,睹楹书而增慕。”

☚ 停餐训子   桐圭戏 ☛

庭训庭訓tíng xùn

家教;父亲的训诲。《喉白阐微·枢扶氏序》:“予自庭训以来,日究岐黄。”

庭训ting xun

paternal instructions and admonition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5:2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