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Dǐ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辛集、辽宁之清原、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云南之兰坪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回族、傈僳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注云:“《汉书·功臣表》:鲁侯奚涓无子,封母底为侯。” 未详其源,然底姓之出,不迟于汉。 唐时宁州罗川山下有底老; 元代有底米丢; 明代有底蕴,官右都御史,文安人。 底dǐ❶何,什么。顾况《别江南》:将底求名宦,平生但任真。施肩吾《感遇词》:罗敷有底好?最得使君怜。 ❷此,这。张祜《白鼻䯄》:为底胡姬酒,长来白鼻䯄。韦庄《秦妇吟》:问翁本是何乡曲?底是寒天霜露宿。 ❸何等,表示感叹。李商隐《柳》:柳映江潭底有情,望中频遣客心惊。 ❹表示处所、方位,可视语境释为里、前、旁等。杜甫《哀王孙》: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白居易《代州民问》:龙昌寺底开山路,巴子台前种柳林。王建《宫词》:院院烧灯如白日,沈香火底坐吹笙。 底1.dǐ ❶最下的部分。《後漢書》張衡《思玄賦》:“追慌忽於地底兮,軼無形而上浮。” ❷停滯。見“底滯”。 2.zhǐ 致。班固《幽通賦》:“素文信而底麟兮,漢賓祚于異代。” 底dǐ❶犹何也;甚也。《读曲歌》:“月没星不亮,持~明侬绪?”言持何物也。王维《慕容承携素馔见过》诗:“空劳酒食馔,持~解人颐?”义同上。又《愚公谷》诗:“缘~名愚谷?都由愚所成。”言因何也。杜甫《可惜》诗:“花飞有~急?老去愿春迟。”言有甚急,或有何急也。白居易《寒食日寄杨东川》诗:“不知杨六逢寒食,作~欢娱过此辰?”言作甚也。又《早出晚归》诗:“若抛风景常闲坐,自问东京作~来?”言为甚也。杜荀鹤《钓叟》诗:“渠将~物为香饵?一度抬竿一个鱼。”言何物也。又《蚕妇》诗:“年年道我蚕辛苦,~事浑身著苎麻?”言何事也。范成大《双燕》诗:“~处双飞燕?衔泥上药栏。”言何处也。韩愈《泷吏》诗:“潮州~处所?有罪乃窜流。侬幸无负犯,何由到而知?”陈与义《蜡梅绝句》:“来从~处所?黄露满衣湿。”陆游《秋兴》诗:“中原日月用新历,幽州老人著柘黄。荥河温洛~处所?可使长作毡裘乡。”凡云底处所,均言何处也。《宋百家诗存》葛立方《桐庐牛岭》诗:“垂堂千古戒,~急为名来?”又张纲《伤春》诗:“苦索吟哦成~急?且休拘束任吾真。”底急,均见前。赵长卿《鹧鸪天》词《咏梅》:“化工不肯辜人意,做~欢娱报答渠?”做底同作底,言做甚也。
❷犹这也;此也。陆游《遣兴》诗:“子孙勉守东皋业,小甑吴粳~样香。”底样香,这样香也。杨万里《游蒲涧晚归》诗:“烟钟能~急,催我入城[[!NB035]]。”能底,犹云如此也。又《望姑苏》诗:“最爱河堤能~巧,截他山脚不胜齐。”义同上。《南宋六十家》林希逸《题达磨渡芦图》诗:“此图谁笔面如活,客来却咏陵波袜。若将~事比渠侬,老胡暗中定羞杀。”底事,此事也;言若将洛妃之罗袜陵波比渠,则渠定羞杀也。《河汾诸老诗集》段克己《与隐之会午芹精舍酒间雨作》诗:“麦田日日起黄埃,官长忧民意不开。~是山灵相妩媚,故驱风雨过江来。”底是,这是也。言这是山灵有意讨好官长也。《梅苑》二无名氏《蓦山溪》词:“竹篱茅舍,~是藏春处。玉菩锁檀心,带黄昏轻烟细雨。”底是藏春处,即这是藏春处也。
❸犹许也,犹云如许或何其。李商隐《柳》诗:“柳映江潭~有情!望中频遣客心惊。”底有情,犹云许有情或如许有情也,亦犹云何有情或何其有情也。又《述德抒情》诗:“雅宴初无倦,长歌~有情!”义同上。杨万里《寒食游翟园得十诗》:“荆溪老守~风流!哦就千诗一笑休。”底风流,犹云许风流或如许风流也。又《和王才臣》诗:“生儿~巧翁何恨,得子消愁我未穷。”底巧,犹云许巧也,亦犹云如许巧也。又《送客夜归呈萧岳英》诗:“老去病身禁~苦!向来危宦若为情?”底苦犹云许苦,言禁受如许苦也。
❹犹里也。杜甫《哀王孙》诗:“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又向人家啄大屋,屋~达官走避胡。”屋底,屋里也。杨万里《月夜阻风泊舟太湖石塘南头》诗:“谁有工夫寒夜~,独寻水月五湖中。”寒夜底,寒夜里也。又《送吴敏叔待制侍郎》诗:“自怜病鹤樊笼~,方羡冥鸿片影寒。”樊笼底,樊笼里也。又《花屿》诗:“桃李无言照水光,玻璃盆~洗新妆。”盆底,盆里也。林景熙《寄陈振先同舍》诗:“湖山犹忆笙歌~,笑领春香绿满觥。”笙歌底,笙歌里也。《阳春白雪》三王武子《朝中措》词:“闲看枕屏风上,不如画~鸳鸯。”画底,画里也。辛弃疾《卜算子》词《赋荷花》:“根~藕丝长,花里莲心苦。”底与里互文,底犹里也。《杀狗劝夫》剧三:“有等人道,宜扫雪烹茶在读书舍里;又道是,宜羊羔烂醉在销金帐~。”互文同上。底字不限于里义,亦有下义、前义、边义、旁义。杜甫《游何将军山林》诗:“翻疑柁楼~,晚饭越中行。”此犹云柁楼下。又《昼梦》诗:“故乡门巷荆棘~,中原君臣豺虎边。”此与边字相对,可云荆棘里,亦可云荆棘边。又《秦州杂诗》:“秋花危石~,晚景卧钟边。”此亦与边字相对,亦可云危石边。白居易《代州民问》诗:“龙昌寺~开山路,巴子台前种柳林。”此与前字相对,可云寺前或寺旁。又《金闺怨》诗:“秋霜欲下手先知,灯~裁缝剪刀冷。”此犹云灯下或灯前。王建《宫词》诗:“院院烧灯如白日,沉香火~坐吹笙。”此犹云沉香火旁或火边。又:“树头树~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此与头字对举而成文,不能单独解释,意则犹云树上、树下或树前、树后也。韩偓《南浦》诗:“直教笔~有文星,亦应难状分明苦。”此犹云笔下。按分明似当作分离,以南浦为送行之处故也。韩驹《呈馆中旧同舍》诗:“而今卧病衡门~,自晒茅檐几卷书。”此犹云衡门下或衡门里,然以下字为对劲,以诗意脱胎于《毛诗》“衡门之下”句也。《阳春白雪》二田不伐《惜黄花慢》词:“晚风~,落日乱鸿,飞起无际。”此可云晚风里,亦可云晚风前。又见“底里”。
❺与得同。杜甫《赴青城县出成都寄陶二少尹》诗:“文章差~病,回首兴滔滔。”差犹云瘥,言文章瘥得病也。元稹《病醉戏作吴吟赠卢十九经济张三十四弘辛丈丘度》诗:“醉伴见侬因病酒,道侬无酒不相窥。那知下药还沽~,人去人来剩一巵。”还沽底,还沽得也。朱敦儒《卜算子》词:“捻~梅花总是愁,酒尽人归去。”捻底,捻得也。赵长卿《浣溪沙》词:“先自愁怀容易感,不堪闻~子规声。”闻底,闻得也。言本有愁怀,不堪再听得子规声也。
底dǐ❶面前。白居易《代州民问》诗:“龙昌寺~开山路,巴子台前种柳林。”此与前字对举而互文。大抵所谓边与前者,均为浑指彼处之辞,初不泥于方位之在边或在前也。张枢《瑞鹤仙》词:“吟边眼~,披嫩绿移红换紫。”此亦与边字对举,眼底,犹云眼前也。贺铸《眼儿媚》词:“惜分长怕郎先去,直待醉时休。今宵眼~,明朝心上,后日眉头。”曾觌《柳梢青》词:“无奈情何,不来眼~,常在心头。”丘崈《念奴娇》词:“浅笑轻颦追想处,眼~如今历历。”言历历如在眼前也。《西厢》四之三:“虽然眼~人千里,且进生前酒一杯。”眼底人千里,言眼前之人,有千里之远行也。 ❷旁边也。杜甫《昼梦》诗:“故乡门户荆棘~,中原君臣豺虎边。”此与边字对举而互文。《花草粹编》一无名氏《塞上秋》词:“西风塞上胡笳,月明马上琵琶,那~昭君恨多,李陵台下,淡烟衰草黄沙。”此亦犹云那边,为浑指彼处之辞。《阳春白雪》八张榘《应天长》词《两峰插云》:“便归去,酒~花边,犹自看得。”此亦与边字互文,犹云酒边。姜夔《解连环》词:“水驿灯昏,又见在曲屏近~。”此犹云曲屏近旁,亦犹云屏边或屏前。周邦彦《夜游宫》词:“古屋寒窗~,听几片井桐飞坠。”窗底与窗儿根底同。又《六丑》词:“静绕珍丛~,成叹息。”珍丛指花树,言绕行树边也。又《还京乐》词:“到长淮~,过当时楼下,殷勤为说,春来羁旅况味。”言到淮水边也。见“根底”。 底 底❶何,什么。王维《愚公谷》:“缘底名愚谷,都由愚所成。”缘底,因何。 ❷这、此。陆游《遣兴》:“子孙勉守东皋业,小甑吴粳底样香。”此言这样香。 ❸许,如许,何其。李商隐《述德抒情》:“雅宴初无倦,长歌底有情。”此言如许有情。 ❹里。杨万里《送吴敏叔致仕》:“自怜病鹤樊笼底,方羡冥鸿片影寒。”樊笼底犹樊笼里。 ❺与得同。朱敦儒《卜算子》:“捻底梅花总是愁,酒尽人归去。”捻底犹言捻得。 ☚ 奈何 定 ☛ 底 底❶的。吕渭老《如梦令》(花趁清明争展):“莫怪泪痕多,爱底不能得见。” ❷何。苏轼《满江红》(江汉西来):“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 ❸内,里。晏幾道《河满子》(对镜偷匀玉 筋):“眼底关山无奈,梦中云雨空休。” ❹如许。黄庭坚《卜算子》(要见不得见):“天上人间有底愁,向个里,都谙尽。” ❺这。赵长卿《浣溪沙》(柳老抛绵春已深):“先自愁怀容易感,不堪闻底子规声。” ☚ 夜来 底用 ☛ 底 底dǐ(1)疑问代词。犹何,什么,为什么。吴潜《八声甘州·和魏鹤山韵》:“点检人间今古,问谁是赢局,底是输棋?”(4—2732)无名氏《长相思》:“燕成双,蝶成双。飞去飞来杨柳旁,问伊因底忙?”(5—3685) (2)方位词。犹里,前,边,下诸义,随文而定。沈蔚《满庭芳》:“雪底寻梅,冰痕观水,晚来天气尤寒。”(2—706)李清照,《玉楼春》:“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栏干愁不倚。”(2—926)周邦彦《还京乐》:“到长淮底,过当时楼下,殷勤为说,春来羁旅况味。”(2—596)张辑《念奴娇·淮甸春》:“闻说坡仙来把酒,月底频留清影。”(4—2552) (3)指示代词。犹此,这。贺铸《芳草渡》:“千里地,信音乖。相思成病底情怀。”(1—524)(4)如此,多么。程珌《水调歌头·昏发乌江,朝至湖阴,月正午,舟中作》:“玉女扫天净,雍观掠江宽。问君何事底急,夜半挟舟还。”(4—2290)吕渭老《贺新郎·别竹西》:“蚕共茧,花同蒂,甚人生要见底多离别。谁念我,泪如血。”(2—1125)(5)结构助词。指人。辛弃疾《夜游宫·苦俗客》:“有个尖新底,说底话、非名即利。”(3—1919)吕渭老《如梦令》:“花趁清明争展,白白经红满院。莫怪泪痕多,爱底不能得见。”(2—1133)(6)犹得。无名氏《凤凰阁》:“可恨狂风横雨,忒煞情薄,尽底把、韶花送却。”(5—3738)赵长卿《浣溪沙·春暮》:“先自愁怀容易感,不堪闻底子规声,西楼料得数回程。”(3—1777) ☚ 的当 底处 ☛ 底dǐ何,什么。王维《愚公谷》:“缘底名愚公,都由愚所成。”韩愈《泷吏》:“潮州底处所,有罪乃窜流。” 底读音d·i(ˋ),为i韵目,属i—er韵部。丁计切,去,霁韵。 ❶犹言“的”。辛弃疾词:“有个尖心底,说底话非名即利。” 上一条: 䟡 下一条: 棣
底读音zh·i(ˇ),为i韵目,属i—er韵部。都礼切,上,荠韵。 ❶引致;达到。《左传》注:“底,致也。” 上一条: 厎 下一条: 只
底读音d·i(ˇ),为i韵目,属i—er韵部。都礼切,上,荠韵。 ❶最底部;最下面。 ❷根基;基础。 ❸器物下端的承受部分。 ❹原稿;底稿。 上一条: 鍉 下一条: 氐 底dià义同“ ” 。下。例:房~、树~、桌子~。 ❍ 天~、地~、日头~。 ❍ 纸~、锅~。 ❍ 他是他的手~人。 ❍ 手头~没钱花了。嘴头~ 。 《广韵》:“底,下也。”《说文》:“底,一曰下也。” 底〔di〕 1.ghob blud:锅~,blud wanl. 2.ghob box: 箩筐~。box lux. 3.ghobblab: 年~。ghob blab jut. 底粪 〔di fen〕 jit fenb. 底下 〔di·xia〕 goud deut;git box goud hangd. 底子 〔di·zi〕 dit zit; ghob box. 底die31[tie]疑问代词,常与量词组合使用 ⊳~隻(哪个)|~头(哪一只)|~间(哪一间)。 底《广韵》都禮·薺;duě dě〈漳〉‖dǐ❶根底;基础:伊英文有~yī yīngbbún wû duě ❍ 伊真俭,呣敢大开大用,其实𪜷兜真有底yī zīn kiâm,mgnǎ duâ kāi duâ yîng,gísít yīn dāo zīn wû duě(𪜷兜:他家)。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小豆》:“小豆大率用麥底。”按:“此谓前一轮作物种小麦,刈麦后再于其田上种小豆。” ❷里面:内~lâiduě(里面) ❍ 笼~lǎngduě(箩筐里面)。唐·杜甫《哀王孙》诗:“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達官走避胡。”宋·杨万里《送吴敏叔致仕》诗:“自憐病鶴樊籠底,方羡冥鴻片影寒。”宋·李清照《玉楼春·红梅》:“道人憔悴春窗底,悶損闌干愁不倚”。 底{}三3574①代何;什么;哪一。⑴吴语。江苏常州。清赵翼《陔余丛考》四三:「江南俗语何物为~物,何事为~事。唐以来已入诗词中。」章炳麟《新方言・释词》:「等,何也。《后汉书・祢衡传》曰:『死公云等道。』音转如底,今常州谓何为~,读丁买切。」⑵闽语。广东汕头〖 〗。~人什么人‖~个什么东西‖~块哪里。广东海康〖 〗。~时‖~项‖~条。◈ 唐颜师古《匡谬正俗》:「俗谓何物为~。」唐白居易《放言诗》之一:「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事无?」宋范成大《双燕诗》:「~处双飞燕,衔泥上药栏。」《喻世明言・临安里钱婆留发迹》:「你辈见侬~欢喜,别是一般滋味子。长在我侬心子里,我侬断不忘记你。」清陈维崧《清平乐・夜饮友人别馆》:「怪~烛花怒裂,小楼吼起霜风。」②代这。客话。江西瑞金〖 〗、赣州蟠龙。《情歌三百首・喜鹊探梅往高枝》:「喜鹊探梅往高枝,~一时来介一时。劝你少往江边走,难免湿脚后悔迟。」③名相声的结尾部分。北京官话。北京。《相声、评书、快板写作与表演》:「一般的讲,『~』最好有个『大包袱』。」④名根底;基础。闽语。福建厦门〖 〗。有英语~佫学法语无偌困难。⑤名表示方位,相当「面」、「里」。⑴赣语。江西永修:上~上面‖下~下面‖里~里面。⑵闽语。广东汕头〖 〗。袋~口袋里‖缸~缸里。⑥量用于未切开的整块糕点烙饼等。粤语。广东广州〖 〗。蒸两~年糕‖一~切开十二件‖煎一~馎罉烙一块糯米粉烙饼。⑦助着;的;地;得。⑴中原官话。新疆吐鲁番〖 〗。躺~看书~呢啊‖慢慢~‖美~很。⑵兰银官话。新疆乌鲁木齐〖 〗。⑶闽语。台湾〖 〗。   底❶〈隐〉清末以来鲜鱼行指数目九。参“了、足、南、宽、如、龙、青、法、底、色”。 ❷〈隐〉旧时四川重庆蔬菜行指数目九。参“田、衣、寸、水、丁、木、才、共、底”。 ❸〈隐〉旧时巫业指数目四。参“人、利、西、底、圆、隆、青、昌、湾”。 ❹〈隐〉北京犯罪团伙指揭发同伙。 底dǐ❶物体最下面的部分 △ ~座|无~洞。 ❷事物的基础、根源或内情 △ 对情况不摸~|~细。 ❸留作根据的东西 △ 发的信要留个~儿|~稿。 ❹(一年或一个月的)最后一些日子 △ 年~|月~。 ❺姓。 底上声dǐ
底❶最下的部分:~牌︱~肥︱~土︱~座︱彻~︱到~︱封~︱锅~︱壶~︱船~︱井~︱海~︱无~洞︱海~捞月︱海~捞针︱釜~游鱼︱釜~抽薪︱井~之蛙。 ❷根源;内情;基础:~里︱~细︱~蕴(yun)︱根~︱老~︱谜~︱有~︱知~︱摸~︱交~︱心~︱揭~︱透~︱泄~︱露~︱家~︱铺~︱班~︱归根结~︱寻根究~。 ❸末了:月~︱年~。 ❹做根据的:~本︱~稿︱~册。 ❺达到:伊于胡~。 ❻何;什么:~事︱~处。 ○歇斯~里((一)精神病名,多由精神受重大刺激引起。(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底dǐ❶ 最下面的部分:底层│湖底│鞋底。 ❷ 事情的根源或内情:底细│谜底│交底│揭老底。 ❸ 留作依据的:底稿│底片│底本。 ❹ 积存的或剩余的部分:家底│班底│货底子。 ❺ 年和月的末尾:年底│月底。 ❻ 花纹图案的衬托面:底色│打底│红底黄花。 ❼ 姓。 底(1次) 通“抵”。到达。南土爰~《天》 底dǐ到达。《天问》:“昭后成游,南土爰底?”王逸注:“爰,于也。底,至也。言昭王背成王之制而出游,南至于楚,楚人沈之,而遂不还也。”金开诚校注:“底,至。” 底di底版 底本 底边 底舱 底册 底层 底肥 底粪 底稿 底工 底谷 底火 底价 底角 底襟 底里 底梁 底码 底牌 底盘底片 底气 底漆 底情 底色 底墒 底数 底土 底细 底下 底线 底限 底薪 底样 底蕴 底止1 底子 底座 案底 班底 保底 草底 彻底 船底 存底 到底 垫底 兜底 封底 根底 功底锅底 海底 河底 壶底 家底 交底 揭底 老底 亮底 留底 漏底 露底 卖底 没底 谜底 摸底 年底 铺底 水底 透底 袜底卧底 箱底 泄底 心底 眼底 有底 月底 知底 笔底下 打底子手底下 天底下 无底洞 眼底下 笔底生花 釜底抽薪 釜底游鱼海底捞月 海底捞针 井底之蛙 歇斯底里 眼皮底下 归根结底 盘根问底 心中有底 寻根究底 伊于胡底2 冤沉海底 追根究底 打破砂锅问到底 底(一)dǐ (二)de【辨形】 下是氐,不是氏。8画。形声。 【辨义】 底(一)dǐ ❶ 根源,内情,基础:底财|底垫|底定|底肥|底粪|底工|底货|底里|底码|底牌|底气|底情|底数|底水|底墒|底细|底限|底线|底蕴|底账|底子|班底|保底|兜底|粉底|根底|功底|家底|交底|铺(pù)底|老底子|归根结底|盘根究底|刨根问底|穷根究底|寻根究底|知根知底|追根究底|打破砂锅问到底。 ❷ 最下的部分:底板|底包|底边|底层|底火|底架|底角|底襟|底漆|底土|底下|底薪|底子|底座|底栖生物|船底|垫底|封底|锅底|海底|河底|壶底|井底|漏底|水底|袜底|箱底|眼底|囊底智|无底洞|方底圆盖|釜底抽薪|釜底游鱼|海底捞月 |海底捞针|井底捞月 |井底之蛙|大树底下好乘凉|冤沉海底|一竿子到底。 ❸ 草稿,原本:底版|底本|底册|底稿|底片|底样|草底儿|存底儿|留底。 ❹末尾,尽头:底极|彻底|到底|年底|月底|无底止。 ❺ 何,什么:底处|底事|干卿底事。 ❻ 达到:终底于成|伊于胡底。 ❼ 花纹图案的衬托面:底色|白底红花。 ❽ 此,这:竹篱茅舍,底是藏春处。 ❾ 如此,这样:长歌底有情。 ❿姓。 〔卧底〕〈方〉埋伏下来做内应。 〔歇斯底里〕 ❶ 精神病名,多由精神受重大刺激引起。 ❷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二)de同“的(三)de”局部义项,表示领属关系:他底书|我底母亲。 【辨析】二音主要区别是: 一、词性不同: 底(一)dǐ作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并作名词性、动词性语素构成成语; (二)de助词。 二、语法功能不同:底(一)dǐ构成词语后可充当句子成分;(二)de不能作句子成分,只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领属关系。 三、使用频度不同:底(一)dǐ多义项,常用字音,使用频度高;(二)de单义项,只作表领属关系的结构助词。 四、字音规范程度不同:底(一)dǐ是规范字音;(二)de是“的(三)de”局部义项的异形字音,通常用“的(三)de”。 底(反)顶 底dǐ❶物体的最下部分:锦边弹墨袜,厚~大红鞋。(三·67) ❷底下: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卧鸳鸯。(一·23) ❸纵深的终端:一时来至荣府,也是大门正厅直开到~。(五三·1244) ❹何;什么:怪奴~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二七·624)
底dǐ❶(年或季节)快要结束的时候:犯官自从主恩钦点学政任满后,查看赈济,于上年冬~回家。(一○七·1351) ❷底细:老太太心里早有了人了,就在咱们园子里的,大太太那里摸的~呢? (九十·1161) 底dǐ数学中底数的简称。1873年《代数术》卷十:“负数则不能为对数之底。” 底至也。《詩經·小雅·小旻》: “我視謀猶,伊於胡底。” 鄭玄箋: “底,至也。”陸德明 《經典釋文》: “底,之履反。” 古代名物 > 函籍類 > 公文部 > 公文 > 底 底 dǐ 唐、五代、宋樞密機構轉宣皇帝詔諭、發佈公行文書的底本和稿本。宋·沈括《夢溪筆談·故事》:“予按唐故事,中書舍人職掌詔誥,皆寫二本,一本爲底,一本爲宣。此‘宣’謂行出耳,未以名書也。晚唐樞密使自禁中受旨,出付中書,即謂之宣。中書承受,録之於籍,謂之‘宣底’ “宋·宋敏求《春明退朝録·公家文稿》:“樞密院降宣故事,有梁朝宣底二卷,降宣始自朱梁之時,晉天福五年,改樞密院承旨爲承宣,亦似相合其底,乃底本也。”又曰:“公家文書之稿,中書謂之草,樞密謂之底,三司謂之檢。”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石部 > 器石 > 厎 > 底 底 dǐ又讀zhǐ 底dǐ❶明清丝行和旧时鲜鱼行谓数目九。《通俗编·丝行》:“九: 底。”《切口·鲜鱼行》:“底: 九也。” ❷旧时道士谓数目四。参“人、利、西、底、圆、隆、青、昌、湾、人式。” ❸旧时部分地区市井谓数目一。 ❹北京地区市井谓举报。 底底 底相声的结尾。又称“攒底”。相声是以喜剧手法来揭示现实生活中的矛盾的,所以也有其相应的结尾方法。好的“底”,当然要有“包袱”,而且应该在情节的高潮和矛盾最尖锐的时候结束,因为那时是揭露事物内外部矛盾最显明有力的时候,会给观众留下最深刻、最强烈的印象,艺术效果最佳。 ☚ 正活儿 攒底 ☛ 底;顶○底dǐ(~儿)(名)物体的最下部分:~层|~朝天|锅~|井~|露~|沉~|桶~|由顶到~|海~捞针|井~之蛙。 ●顶dǐng(~儿)(名)人体或物体的最高部分:~点|~端|头~|山~|房~|塔~|橱~|从底到~有多高? 顶←→底dǐng ← → dǐ顶:物体最上部。 底:物体最下部分。 【例】 形状是从顶到底,一样的粗细。([日]芥川龙之介:《鼻子》) 底dǐ〖动词〗 一、停滞(1)。《季札观周乐》:处而不底,行而不流。——不动而不停滞,流动而不泛滥。 二、用同“抵”。到达,造诣(2)。《杨恽报孙会宗书》:恽材朽行秽,文质无所底。——我才能低下、品行污浊,文采和人品都无所造诣。《象祠记》:不底于奸,则必入于善。——不到达坏的方面,就必定进入好的方面。 底*B5D7 (一)di❶物体的最下部分:桶~/锅~/海~/鞋~/井~之蛙。 ❷末尾;尽头:年~/月~。 ❸根茎;基础;内情:~细/刨根究~/摸~测验。 ❹可留作根据的:~稿/~账/这份文件你自己留个~。 ❺图案的衬托面:那只白~青花的瓷瓶非常名贵。 ❻〈文〉与“抵”同。到,至:历尽艰辛,以~于成。 ❼〈文〉何;什么;谁:~事。 ❽姓。 (二)de助词,与“的”同,表示领属关系。 达到 达到到(到达) 至(至于;至乎;~到;企至) 达(进达) 臻 几 底(终~于成) 顶 登 践 跞逮(逮至;逮及) 萃 蔇 稽 涉 放 造 由 于 之 氐 徂 彻 戾 及(及至;迨及) 极 集 詹 能达到:克臻 距离近,达得到:望其项背 望其肩背 望其肩项 达到规定的标准:及格 极格 够格 过关 达到目的:上遂 得逞 得手着手 逞志实现 借助外物以达到某种目的:利用 行动快的人先达到目的:捷足先登 捷足先占 捷足先得 疾走先得 疾足先得 疾足先登 能力低下的人只要勤奋做事,同样能达到目的:驽马十驾 驽马十舍 达到限额:满(~员;~座) 达到某种职位:致位 升登,达到:跻 阶 出乎意料地达到:竟至 几乎达到:几几 几及 几乎 逐渐达到:驯至 驯致 一次就达到预定的目标:一步到位 一次到位 一下子就到位:一蹴而至 一蹴而造 一蹴即至 远远达到:遐被 远达 远暨 没有地方不能达到:无所不及 穷天穷地 哪里能达到这种地步呢:曷可臻此 (到了某一阶段:达到)
另见:目的 目标 程度 境界 水平位置 达不到 ☚ 达到 达到某种程度 ☛
确实 确实实(实落;实实;实确;实然;定实;着实;端实;煞实;其实;信实) 委(委是;委实) 谅 底 恂 询 洵(~属可贵) 的(的的;的确;的真;的当;的实;端的;委的) 凿(凿凿;凿然) 固诚(~非所料;~有其人) 谌 镌(~如所言) 真(真个;真是;真成;真正;真来;当真;认真) 展(~也有成) 良 允(允洽) 确乎 确切 确核 确然 明白(援证~) 道地 不假 确系事实:属实 确切信实,的的确确:确确实实 踏踏实实,确实具体:切切实实 确切、实在:丁一卯一 的一确二 实在,确实:其实 明白、确实:丁一确二 确实可靠:碻凿 真的 真性 真然 真当 完全确实:的确 清楚确实:真切 明白真切:较切 较亲 详细确实:详实 详的 详核 详核 翔实 简要翔实:简约详核 精辟翔实:精核 真实,确切:逼逼 确实可靠,不容怀疑:确凿不移 确切不移 精密确切:精审 精塙 (真实可靠:确实)
另见:证据 凭证 是 正确 无错 结论 ︱虚假 ☚ 确实 非常确实 ☛
底细 底细底(底子;底脚;细底;头底;端底;老底) 缕细 端的 行藏 分晓 事情的底细,隐密:馅(馅子) 事物的始末:源源本本 事情的始末:原委 来历,底细:谱氏 事情的本末和底细:源委 事情本来的底细:屈曲 颠末 (事物产生的根源:本源) ☚ 根本 基础 ☛
疑问 疑问疑(疑义;疑端;谘~;质~;献~;答~;解~;释~) 问号 表示疑问:啥(忙~) 哦 嗯 哪(~个;~天) 恶(彼~知之) 怎(怎么;怎样;怎的;怎地;怎生;怎许) 焉 奚 盍 么(什么;甚么) 独 宁 安(~在;~知)底(~事;~处) 何(~若;~如;~等;~物;~以;~谓;如何;若何;奈~;谁~) 曷 欤恁 嘛(干~) 呣 谁(~人;~家;名~) 难道 庸拒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吗 呢 吧 啊 乎(信~;乐~) 邪 哉 否 了 为 也 耶 表示疑问或反诘:胡 佯装不知而故意发的疑问:诡疑 长期不解的疑问:积结 心里充满疑问:满腹疑团 满肚疑团 疑云满腹 疑团满腹 满肚子疑 疑问迅速消除:红炉点雪 洪炉点雪 沃雪红炉 雪点红炉 没有疑问:无疑 真切无疑:列眉 (有怀疑的问题:疑问) ☚ 题目 困难2 ☛
内情 内情底(底牌;底细;底里;底蕴;老底;根底;端底) 就里 虚实 端的 马脚 款曲 底细,内情:头脑 内中的情况:衷情 内部的实际情况:内幕 黑暗的内幕:暗幕 (内部情况:内情) ☚ 情势 隐情 ☛
基础 基础底(底子;根底) 本柢 基兆 根基 根源 本原 起本 根本,基础:秪 做基础:垫底儿 打下基础:打底 事物建立起牢固的基础:生根(~开花;~发芽) 创建制度,奠定基础:创制垂基 根基薄弱:薄植 薄殖 基础不牢固:头重脚轻 事物的根基差:先天不足 底子厚或增加进来的多,成就就大:泥多佛大 使根基深固而不可动摇:深根固蒂 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深根固柢 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蟠固 根深蒂固根深柢固 根盘蒂结 根深本固 根深蒂结 根牢蒂固 柢固根深 蒂固根深 深根宁极 根基深厚牢固:根深本固 源远根深 势力强大,根基牢固:树大根深 国家基极坚固,国祚长久:山河带砺 带砺山河 带砺河山 有坚固的根基:不拔之柱 事物的存在丧失了根本,就会衰亡:根朽枝枯 外表强大,却没有基础:重而无基 (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基础)
另见:根据 根本 条件 坚固 稳固 ☚ 基础 各种基础 ☛
里 里里(头里;就里) 际(脑~) 间(田~;心~) 底(底里) 奥(~室) 内,里面:中(~外;其~;此~;过~;家~;水~) 里面和外面:内外 穿在外衣里面:衬(~裤) 那里面:其中 其间 个里 内中 就中 此中,其中:个中 紧靠里面:贴里 里头:内中 内里 里面,里头:内 外:外(外面;外边;外首;外头;外部;外间;世~;之~;四~)
另见:中间 野外 内地 外地 旁边 ☚ 里外、中间 中间 ☛
稿子 稿子稿 第一次的稿子:初稿 写成后没有经过他人修改增删的稿子:原稿 出版社、报刊编辑部等称作者交来的作品:稿件 稿子 出版部门据以印刷出版的稿子:原稿 草稿,原稿:底 诗的稿子:诗稿 诗帖 诗草 吟草 吟卷 吟牋 置于封套中的诗稿:诗函 预先想好而未写成的稿:腹稿 肚稿 (诗文、图画等的草稿:稿子)
另见:著作 文章 起稿 ☚ 稿子 草稿 ☛
如此 如此若(若此;若兹;若斯;若尔;若然;此若) 许(许来;如许;宁许) 恁(恁么;恁地;恁的;恁底;恁迭;恁般) 能(能亨;能底;能许;能尔;能个;能样) 尔(尔尔;乃尔) 然(其然) 底(底样) 这(这样;这么样;像这样) 云云 如是 如斯 如馨 而此 如此,这般:此(如~这般;何至于~) 我听说如此:如是我闻 因为这样:唯其如此 只希望能这样:但愿如此 由于如此:有鉴于此 已经如此:既然 忽然如此:陡恁 确实如此:洵(洵然) 谌 良然 诚然 果然如此:审尔 即使如此:虽然 如果这样:若然 也是这样:亦然 也还是这样:亦复如此 亦复尔尔 亦复如是 不仅是这样,不仅如此:不宁唯是 再也没有别的办法可想,只能如此:计无复之 这样那样,如此这般:是长是短 非人力干预而自然如此:自然而然 不期而然 表示一直如此:总是 须是 尽管 本来如此:固然 既然 自古相同,古今如此:千古一辙 千古一律 千年一律 天天如此:殆无虚日 全部如此:尽然(未必~) 率然 莫不如此 表示完全如此:简直 表示完全如此的语气:真是 全都如此,没有例外:概莫能外 概莫等外 无一例外 一无例外 表示无论怎样一定如此:总归 就这样罢了:如此而已 如是而己 如斯而已 不过如此罢了:不过尔尔 不过尔耳 无过尔尔 姑且如此而已:聊复尔(聊复尔耳;聊复尔尔) 聊复尔耳 不必说,只好如此:说不得 从道理上说应该这样:理当如此 理当然耳 理所应该 理该如此 表示情理上必然或必须如此:应该 不完全如此:不尽然 如果不这样:要不然 不得不这样:不得不然 不得不尔 (这样:如此)
另见:不变 相像 相同 ☚ 指代 指出 ☛
停滞 停滞停 迟 底(底著) 搁 瘀 淤积否滞 呆窒 停滞不动:僵住 僵滞 滞留 顿滞 底滞 停滞无进展:蹇 沉滞 淹滞 凝滞 重滞 停止发展:僵化 停顿 受阻碍而不能发展:窒息 因障碍而停滞:阻滞 鲠涩 沮滞 窒沮 (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停滞)
另见:停止 结束 流动 ☚ 停止2 中止 ☛
物体的各部位 物体的各部位物体的表面:面(浮~;桌~;阳~;地~;方~) 浮头 物的后面或反面:背 物体的侧面:边扇 物体间的接触面:界面 物体切断后呈现出的表面:剖面 断面 截面 物的一头:端(两~;尖~;一端) 一头 物体最上部:顶(顶上;山~;屋~) 颠 某些物体的前部:脸(鞋~儿) 某些运动物的最前部:峰头(洪流~) 物体下部:根 人体或物体的下部:下边 物体的最下部:底(底下;底脚;~座;锅~;鞋~;箱~) 脚(山~;墙~;裤~) 床 趾 深的底:窔
另见:位置 部分 ☚ 物品 物体的各部分 ☛
周围高中间低的地方 周围高中间低的地方坞(村~;花~) 比四周低的地方:低洼 湫凹 四边高中央低的地方:隖 林中低洼的地方:林坞 积水的低地:泽 低湿之地:隰 沮洳 烂泥淤积的低洼地:泥坑 低洼的地方:洼(洼地) 污 庳 下土 积雪的洼地、谷地:雪窝 低下而平坦之地:衍 下陷的低地:浥 雪地中的洼陷处:雪坑最低下的地方:底(井~)
另见:低 凹下 湖 坑 ☚ 低地 坑 ☛
尽头 尽头底(年~) 疆 边(天~) 竭(竭绝;屈竭;殚竭) 窘(窘绝;窘竭;窘罄) 穹 头(~儿;捎~;顶~) 止(止境;止极;止结;尽止;匮止;际止) 究(究竟;究极) 穷(穷尽;穷际) 讫 遒 限(限止) 极(极尽;殚极) 终竟 终点 终尽 终了 屈境 屈端 末端 末末 边际,尽头:极际 区域极尽处:区极 没有止境,没有尽头:无穷无尽 无尽无穷 空间没有尽头:无穷 无尽 无疆 没有止境:靡所底止 没有终极:靡屆 没有穷尽:靡既 (末端;终点:尽头)
另见:远 偏僻 偏僻处 远处 远地 ☚ 日月出没地 近地、险地 ☛
磨炼 磨炼砥(砥砺;砥磨) 磏 砺(砺炼;砺砥;磨砺;砻砺;淬砺) 底 厉(摩厉;砻厉) 励 雕刻 雕琢 雕励 熬炼 摩监 砻炼 砻琢 砻错 淬炼 打熬 摔打 磨灭 磨练 磨治 磨砻 磨盾 磨揉 熬磨 淬磨 德行的砥砺修饰:琢磨 磨炼自己,使有高尚的节操:砥砺清节 磨炼自己,使道德修养更加提高:砥砺廉隅 砥廉峻隅 砥厉廉隅 磨炼自己以保持好的名誉和品行:砥砺名行 磨炼自己以保持好的名誉和称号:砥砺名号 砥厉名号 立志磨炼自己:发愤自厉 为了坚定的信念而刻苦磨炼自己:志坚行苦 暗自修行砥砺:暗修 修养磨炼:藻炼 调炼 讲求磨砺:讲磨 锻炼,磨炼:锤炼 羽括 锤炼磨砺:锻砺 冶炼磨砺:炼厉 磨治锻炼:砻磨 雕琢磨砺:镌砻 经过长时间的磨炼:熬炼 百炼 多年刻苦磨炼:十年磨剑 经过长期艰苦磨炼:饱经风霜 久经风霜 经过长久艰苦的磨炼,才能看出人的优劣:道远知骥 经受各种艰苦磨炼:摸爬滚打 久经风霜,备受磨炼:久历风尘 反复煎熬磨炼:九蒸三熯 (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锻炼:磨炼) ☚ 锻炼2 磨炼品行、意志 ☛
指代 指代一般指:或 某 有(~些;~的) 泛指 旁指:他 别(~人) 旁(~的;~证)另(~外) 异 有所指:射 暗指某人某事:影射 暗射 隐射 伪作此语影射他事:讹语影带 无所指:之 焉 厥 其 莫 无 靡 没有 泛指:漫指 表示近指:以 是 此(~若;~人) 斯(如~) 今(~次;~番) 底(~物) 所(~事) 伊 之 兹 然凭(~地) 这(~儿;~里;~么;~样) 作 这个:兹(~事;念~在~) 尔(~外) 者个 遮个 这种:此种 该种 指示或代替比较近的人或事物:这么些 表示远指:伊(~人;~年) 彼(由此及~) 那(~儿;~么;~样) 恁(~时;~大;~时节) 厥 夫 那个:彼(此起~伏) 尔(~日) 谁个 那一个 那东西 那事情 表示虚指:其(忘~所以)
另见:指出 指点 代替 ☚ 指代 如此 ☛ 底dǐ;de(一) 都礼切,上荠。 ❶底端,底下。《诗·大雅·公刘》:“于槖于囊。”郑笺:“无~曰囊,有~曰橐。” ❷里面,里边。杜甫《昼梦》:“故乡巷门荆棘~,中原君臣豺虎边。” ❸停止,止住。《国语·楚语》:“纵则~,~则滞。” ❹什么;谁人。苏轼《谢人见和前篇》:“得酒强欢愁~事,闭门高卧定谁家?” (二) 助词。相当于“的”。杨万里《五井亭观白莲》:“红芙蕖杂白芙蕖,红~终稠白~疏。” 底㊀ di ❶物体的最下或最末的部分。如:锅底,桶底,井底,海底。 ❷事情的根源或内情。如:底细,底蕴,根底,底片。 ❸达到。如:终底于成。 ❹何、什么。如:底事,底处。㈡de同“的”(·de) 底de (用在定语后,表示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领属关系,现在多写作“的”):我 ~ 书 my book; 无产阶级 ~ 党 a party of the proletariat 另见 see also dǐ。
底dǐⅠ ❶ (物体的最下部分) bottom;base:谷 ~ valley bottom; 桶 ~ the bottom of a bucket ❷ (事情的根源或内情) the heart of a matter;ins and outs:交 ~ give someone the bottomline; 刨根问 ~ get to the bottom of sth.;get to the root of things; 这下就露了 ~ 儿了。 And so the whole thing came out. ❸ (草稿) rough draft ❹ (可做根据的) a copy kept as a record:留个 ~ 儿 keep a copy on file;duplicate and file (a letter,etc.) ❺ (年和月的末尾) end:月 ~ the end of a month ❻ (花纹图案的衬托面) ground;background;foundation:黑 ~ 白点的布 cloth with white spots on a black background ❼ (姓氏) a surname:~ 达 Di Da Ⅱ [书] (达到) end up with;come to:终 ~ 于成 succeed in the end Ⅲ [书] ❶ (何;什么) what:~ 处 what place;where ❷ (此;这) this ❸ (如此;这样) so;such;like this 另见 see also de。 ◆底板 baseboard;baseplate;footwall;{采矿} floor;chassis base;flask board;header;{工} soleplate; solepiece; turning over board; {机} shoe;{电子} sole;{冶} bottom board;back plane;backboard;backing sheet;bay;bed plate;bottom plating;housing shoe;ledger;main base;mat;negative matrix;panel;seating;subplate;support plate;underplate; 底版 {摄} nega ̄ tive;photographic plate;master; 底本 (底稿) a copy for the record or for reproduction;master copy;(校勘时作为依据的本子) a text against which other texts are checked; 底边 {数} (平面几何图形的底边) base;(书页下边空白) bottom margin; 底部 bottom;bottom side;foot (pl. feet);root;[拉] {解} fundus; 底层 (一楼) [英] ground floor;[美] first floor;(地下室) basement;(社会最低阶层) bottom;the lowest rung; 底衬 end liner;soffit lining;bottom bush;bottom liner;bottom lining;{刷} under blanket; 底肥[粪] {农} base fertilizer [manure];底封 underseal; 底稿 draft;manuscript; 底工 basic skill;basic training; 底火 (炉中原有的火) the fire in a stove before fuel is added;{军} (子弹底部发火装置) primer;ignition cartridge; 底价 minimum price;base price;floor price; 底架 {机} chassis;undercarriage;underbed;underframe; 底角 base angle;basic angle; 底襟 the smaller or inner piece on the right side of a Chinese garment which buttons on the right; 底孔 bottom hole;{水} bottom outlet; 底里 ins and outs;exact details; 底面 {建} soffit;{晶} basal plane;{建} planceer;plancier;floor;soleplate; 底牌 cards in one's hand;bottomline;hand; 底盘 chassis;underframe;lying wall;floor;underpan; 底片 negative;photographic plate;negative plate;backing film;negative film;original; 底栖动物 zoobenthos; 底漆 undercoat;priming paint [coat];primer;first coat;paint base; 底色 {图} underpainting;{纺} bottom [flush] colour;flushed colour; 底墒 {农} soil moisture (before sowing or planting); 底视图 bottom view;backplan; 底数 (事情的原委) the truth or root of a matter;how a matter actually stands;{数} base number;radix;base底图 {地理} base map;mother map;underpainting;inked drawing;based drawing;blank map; 底细 ins and outs;exact details;unapparent details;unknown background; 底下 under;below;beneath; 底线 {纺} bobbin thread;dosed shed;footline;{数} base line; 底薪 base pay;basic salary; 底蕴 [书] inside information;details;reality beneath the surface;inner secret; 底止 [书] end;limit; 底子 (物体的最下部分) bottom;base;(底细) details;ins and outs;(基础) foundation;(可做根据的草稿) rough draft or sketch;(留底) a copy kept as a record;(剩下的最后部分) remnant;[方] (花纹图案的衬托面) setting;background; 底座 lampstand;foundation;pedestal;bed;keel block;stock;base;{钟} potence;{建} sole piece;bottom case;carriage;footing;frame;plinth 底position;bottomline 坦率地说,什么叫“~”? To be frank,what is the “bottomline”? /我们相互关系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不摸~,其实我们的~总是很好摸的。A major problem in our relations is the uncertainty about each other’s positions.Actually,our position is easy to ascertain./这样做对朋友不是负责到~。To do that would not be a fully responsible attitude towards friends./交~ give someone the bottomline 底❶枢密院所行文书“宣”的底本叫“底”,上写明月、日、姓名,作为档案文字。“底”,宣底之省称。底之名始自五代。《宋史·职官志》2《枢密院》:“大事则禀奏,其付授者用宣,……留为底。”《春明退朝录》下:“今有梁朝《宣底》二卷。……其底,乃底本也,系日、月、姓名者,此所以为底。” ❷枢密院得旨文书录白、批奏得画文书画旨之底本,亦称底。《宋史·职官志》2《枢密院》:“得旨者为录白、批奏得画者为画旨,并留为底。” 底dǐ ❷釜底抽薪|釜底游鱼|海底捞月|海底捞针|井底之蛙|水底捞月
❸洞悉底蕴|洞烛底蕴
❹归根结底|盘根究底|刨根问底|穷根究底|搜根究底|血战到底|寻根究底|魂游釜底|冤沉海底|知根知底
底 dǐ(8画)
  【提示】氐,第二笔是一竖提,不是一竖、一提两笔;末笔是点,旧字形是横。 *底·de8画 广部 同“的”(·de)。用在定语之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领属关系。这一用法流行于五四时期至20世纪40年代的书面语中: 作家~感情|我家~财产。 另见dǐ(80页)。
*底dǐ8画 广部 (1) 物体最下面的部分: ~层|海~|锅~|井~之蛙。 (2) 事情的根源或内情: ~细|交~|摸~|寻根究~。 (3) 留作根据的: ~本|~版|~稿|~账。 (4) (年和月的)末尾: 年~|月~。 (5) 花纹图案的衬托面: ~色|白~红花。 (6) 姓。 另见·de(77页)。 底 ☚ 龐 庇 ☛ 底1.dǐ 2. de1.dǐ 周代金石文、小篆及西汉隶书作氐。氐象人携物到地上(一横即地面)有至义,引申有底义。读dǐ。周代及小篆也有底字。从广(本音yǎn,象屋侧),从氐,氐亦声。指最下面的部分。如:锅底|鞋底儿|海底。也指根基,基础。本作柢(根字也从木旁)。又指留作根据的。如:底稿|底账|刨根问底。组词如:底细(指内情,详情)。又引申指图案的底子。如:白底儿红花碗。又引申为达到。如:终底于成。 2.de 表示所属的关系的词。同“的”字。如:我底书|社会底性质。 底★常◎常
dǐ形声,从广(yǎn),氐(dǐ)声,本义为物体的最下边的部分,引申为基础、根源或内情、终点等。底〈助〉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今写作“的”。 《金》十一: 我也不晓的你们~事,你每大家省言一句儿便了。又七二: 你做奶子行奶子的事,许你在跟前花黎胡哨!俺每眼里是放的下砂子~人?又八六: 说不的当初死鬼为他丢了许多钱~那话了。 另见dǐ(“底脚里人儿”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