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应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应劭东汉末官吏、学者。字仲远。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西南)人。应奉之子。少笃学,博览多闻。灵帝时,举孝廉,任车骑将军掾属。献帝时任泰山太守,曾镇压黄巾起义军。后归附袁绍,任军谋校尉。著《汉官仪》十卷,编集朝廷制度,百官典式。又有《风俗通义》三十卷,辨别物类名号,以博洽著称。所作《汉书集解音义》今佚,曾多为唐颜师古注《汉书》时征引。 叶令祠/虞卿/韩信/怪神/杯弓蛇影/鲍君神/鲍鱼/李君神/桑生李/张助/石贤士神/石人/张汉直/来季德/李叔坚/郑奇/习武亭鬼魅/汝阳鬼魅/郅伯夷/到伯夷/张叔高/黄霸断案/庞俭买奴得公/百里奚故妻/周翁仲/盘瓠/九隆/李冰/李冰斗江神 ☚ 神仙传 叶令祠 ☛ 应劭生卒年不详。字仲远。汉末汝南南顿(今河南省项城县西)人。灵帝(刘宏)时举孝廉,曾任泰山太守,后依袁绍。平生著述11种,计136卷。多亡佚,今仅有《风俗通义》、《汉官仪》辑佚本。其佚书《汉书集解音义》二十四卷,唐颜师古《汉书注》多所征引。所著《通俗文》,专释不登大雅之堂的俚言俗语,具有开创性。 应劭字仲元,东汉汝南南顿 (今河南项城县西南)人。灵帝时举孝廉。献帝时为泰山太守。从小好学,博览多闻。献帝迁都许昌后,旧章湮没,书籍散佚,乃缀集旧闻,删定律令,著《汉官仪》10卷。对汉魏政治制度有过重要影响。又著有《律略》5卷,《春秋断狱》若干卷,已失传。 应劭生卒年不详东汉末史学家。字仲远。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人。他的著述有 《风俗通义》 、《中汉辑叙》 、《汉官仪》等11种,136篇。应劭关于两汉典章制度的著述很有价值,汉代 “朝廷制度,百官仪式,所以不亡者,由劭记之” 。尤其是 《风俗通义》一书涉及的范围很广泛,从许多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和思想文化面貌,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他所著《汉书集解音义》 ,唐颜师古注 《汉书》 时也多所征引。 应劭 应劭东汉文学家。字仲远。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西)人。少时聪敏好学,博览群书。灵帝时举孝廉,献帝时任泰山太守。参加过镇压黄巾军。后弃郡投袁绍,任军谋校尉。献帝迁都许后,旧章湮没,书籍罕存。他编集所闻,著有《汉官仪》10卷,对百官典制,多所订正。又著《风俗通义》,原书30卷,今存10卷。清人严可均、钱大昕等辑有佚文。另有《汉书集解》,今佚。唐颜师古注《汉书》多有引证。 ☚ 迎春曲 辛党 ☛ 应劭Ying Shaoscholar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Works:Etiquettes of Han officials,Stories of Han Etiquettes,Explanations of Social Customs,etc. 应劭生卒年无考东汉思想家、史学家。字仲远。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西北)人。少笃学,博览多闻,对史、地、人文、技艺、音律都有所涉历。灵帝时举孝廉、高第。献帝时任太山太守,后为袁绍军谋校尉。反对神仙方术和世俗迷信,对神化东方朔、刘安等人的传说多有驳正,对民间流传的许多鬼怪故事多能据事实揭露其荒诞不经,坚信“木石之怪夔魍魉,物恶能害人乎?”(《风俗通·怪神》)重申“死者,澌也;鬼者,归也。精气消越,骨肉归于土也。……死者无知,审者矣”(同上)。人之祸福斯由自取,与神、怪无关。能公允地评价韩信、李广等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著有《风俗通》十卷,今存。另著有《汉仪》,以驳议刑律,删定律令。还著有《汉官礼仪故事》、《汉官仪》、《汉朝议驳》、《汉书集解》等。上书均佚。唐颜师古《汉书注》、清孙星衍《平津馆丛书》、黄奭《汉学堂丛书》中有辑录。北魏郦道元《齐民要术》辑有其农业知识的一些文字。 应劭东汉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西南),字仲远。献帝时,任泰山太守。著有 《汉官仪》十卷、《风俗通义》三十卷。所著《汉书集解音义》,唐颜师古注 《汉书》多所征引。 应劭东汉著作家。字仲远。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西南)人。少时笃学博览。献帝时,任泰山太守。献帝初,旧章湮没,书籍罕存,他编集所闻,著《汉官仪》十卷,凡朝廷制度,百官典制,多为他所订立。还著有《风俗通义》三十卷、《汉书集解音义》,今佚。 应劭字仲远。东汉后期汝南南顿(河南项城西南)人。少好学,博览多闻,精于典章制度。为太山太守时镇压过黄巾起义。汉末军阀混战,依附袁绍。撰《汉书集解音义》,是唐颜师古注《汉书》时重要依据之一。尚著有《汉官礼仪故事》、 《风俗通义》等。后者有清严可均、钱大昕等辑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