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库布里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库布里克 库布里克1928—Kubrick,Stanley美国著名电影导演,现代电影大师。生于纽约,曾就读于纽约市立大学的夜校。初为《展望》杂志摄影记者,后转入电影界任导演。最初拍一些以犯罪题材为主的低成本影片,开创了一种近乎纪实的现实主义风格。1957年拍摄《光荣之路》,在影坛崭露头角。之后导演的影片《斯巴达克斯》(1960)因其无权全面控制影片创作而告失败。1961年到英国拍摄了黑色喜剧片《洛丽塔》,影评家认为是40年代以来的第一部新型美国喜剧。此后,他移居英国,以英国为基地拍摄了一系列发人深省的影片,探讨现代生活中潜存的矛盾和暴力,并以丰富的想象驰骋于未来世界。在《怪癖博士:我如何学会不怕炸弹并爱上炸弹》(1964)中,对人类制造核恐怖的技术力量进行了无情的嘲讽;《2001年太空漫游》(1968)对人在一个超时空的宇宙中的漫游进行了富于诗意的探索;在根据A·伯吉斯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发条桔子》(1971)中,预言了在科技高度发展的未来,一个由人最乖戾最野蛮本能统治着的社会。此片被称作“启示录”式的作品。继三部描写未来世界的影片之后,他相继拍摄了历史题材影片《巴里·林顿》(1975),恐怖片《幻觉》 (1980),战争片《全金属外壳》(1987)。库布里克的艺术特点在于能用任何一种素材拍出合乎其总体构思的影片,他的作品涉及科学幻想、历史、战争与恐怖故事等各种题材,而每一部作品都从一个新角度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类处境的认识,即:人类由于自己的聪明和错误,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这些影片在题材、主题与视听风格的变奏中,以其潜在结构的一致,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库布里克具有控制全部电影视听元素的能力,他的每一部新片的问世,都显示着他对电影语言更纯熟的驾驭技巧,对人类存在的更深入的哲学性思考。 ☚ 费里尼 塔尔科夫斯基 ☛ 库布里克1928—1999Stanley Kubrick斯坦利·库布里克。电影导演、制片人。生于纽约市。就读于纽约市立学院。当过记者。1957年和1960年先后制作《光荣之路》和《斯巴达克斯》两部短片,分别描述一位遭受军事法庭不公正裁决的牺牲者和经受社会迫害善于思考的英雄,上映获得成功。1962年根据作家纳博科夫(Nabokov)同名小说摄制影片《洛丽塔》。1963年推出《怪癖博士》一片,体现自己对现代文明的态度。出于对未来可能爆发的核战争的担忧,执导了影片《2001,空中奥德赛》。此外,在创作手法上,采用古典音乐和流行歌曲交替的方式表现影片主题。七十年代制作的影片有《发条桔子》、《乱世儿女》和《光辉》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