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十二、福鼎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十二、福鼎市

十二、福鼎市

福鼎市位于东经119°55′—120°43′,北纬26°55′—27°26′之间,地处福建东北部。东南面临东海,北邻浙江的苍南、泰顺两县,西南与柘荣、霞浦两县相连,因其境内有名山太姥山之覆鼎峰而得名。福鼎置县于清乾隆四年(公元1793年)。1995年撤县改市。全市辖12镇2乡2个行政村18个居委会, 总人口53.0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9.36万人,占86.45%。土地总面积1461平方公里,山地面积有9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9万公顷,海域面积149.6万公顷,浅海面积3.1万公顷,滩涂面积0.7万公顷,内陆水域面积0.41万公顷。
福鼎气候温暖,雨量适中,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13.6—18.9℃, 无霜期260—290天, 年降雨量1300—2000毫米。境内资源丰富, 矿产资源种类达30多种,主要有铁、铅、锌、叶蜡石、玄武岩、花岗岩、辉绿岩等。其中铅锌矿为国家中型矿,储量达33万吨,伴生银含量260吨,达大矿标准。玄武岩矿产蕴藏量达5000万立方米,白琳大嶂山“福鼎罴”玄武岩矿产是全国十大板材生产基地之一。福鼎还盛产国宴食品四季柚、福鼎芋及16世纪就蜚声海外的白琳功夫茶——“白毫银针”。水产资源丰富,盛产黄瓜鱼、石斑鱼、鳗鱼、鲳鱼、墨鱼、带鱼、龙虾等经济鱼类和人工养殖白鲑、真鲷、淡水鳗、对虾、青蟹、虾、蛤、甲鱼等经济鱼类。旅游景观十分丰富,被誉为“海山仙都”的太姥山,为山千仞,拔海而起,是全国84个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旅游区面积100平方公里。其景融山、海、川于一体, 以峰险、石怪、洞异、雾奇“四绝”称雄东南。境内沙埕港是我国著名的天然良港,不冻不淤,可建设10多座万吨级泊位码头, 可避12级以上台风。1995年,沙埕虎头鼻和嵛山岛已辟为台轮停泊点。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福鼎社会经济发展缓慢。1978年国民生产总值仅0.97亿元,预算内财政收入859万元, 工农业总产值1.19亿元, 其中农业产值0.6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24元。至1986年贫困户仍达26.9%,被列为省贫困县之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福鼎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1986年开展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以来,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1993年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1994年跻身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市)。1995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19.67亿元,财政收入1.81亿元,工农业总产值32.44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2.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33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19.2倍、20.1倍、26.3倍、16.6倍、17.8倍。福鼎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1)发展多种经济模式,加强山海资源开发。改革开放以来,福鼎在农村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认真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立足山海资源优势,积极发展集体、联营、股份、个体等多种经济,大搞山海资源综合开发,使全市农业生产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到1995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3.33万公顷,粮食总产稳定在14万吨左右;有林地面积达8.24万公顷,比1978年增长15.8%;茶园面积达0.91万公顷,比1978年增126.9%;果树面积0.36万公顷,比1978年增824.3%;水产品产量达13.66万吨, 比1978年增247.9%。农村产业结构趋于合理,林、牧、渔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其中林业、水产业产值所占比例分别比1978年提高3个和16个百分点。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1995年总产值达24.7亿元,是农业总产值的3.8倍。农业的商品化程度明显提高,农产品商品率达75.36%。山海资源的开发利用, 大大提高了农民收入, 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到1995年,全市累计有23389户贫困户脱贫,其中有50%的农户生活达到了小康的标准。
(2)突出“名、优、特”产品,推动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福鼎有“五宝”:奇石(玄武岩)、名茶(大白茶)、稀芋(槟榔芋)、宝果(四季柚)、海珍(名、优水产品)。为充分发挥“五宝”优势, 全市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深加工、精加工系列产品,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增加了农民收入,从而推进农业从小规模的家庭分散经营走向适度规模的集约经营。1995年全市石板材厂有300多家,已形成以福建玄武石材集团公司为龙头的产、供、销一条龙产业体系, 年产值达2.2亿元。全市系列开发名优菊花、莲心、妙针、碧螺针、毛尖、毛峰、银钩、螺茶、桂花茶等十几种茶类,销往国内外,年创产值达9800万元。槟榔芋和四季柚也在切片、炼乳、饮料等深加工领域得到不同程度的拓展, 其产品和加工品销往海内外,深得用户好评。全市建立水产品加工冷藏库30多座,冷藏量达3000多吨;其中秦屿海鸥冷冻厂从日本进口一套价值450万元的全自动丁香、虾皮加工生产线, 出口创汇效益显著;1995年全市水产品加工总产值达1.8亿元。
(3)发展闽浙边界贸易,拓展第三产业。充分利用闽浙边界区位优势,以建设省际边贸试点城市为目标,重点抓好福鼎流美经济开发区、福鼎中国富民示范城、城东开发区、边贸商城等边界市场载体,初步形成烟草、家电、农贸、汽车、粮食、竹木、茶叶、水产品、石板材等专业交易市场。1995年还成功举办了闽东—福鼎边界物资交易会,实现边界全年贸易额17亿元。同时认真抓好太姥山农业大观园和旅游度假区建设,促进福鼎旅游经济区的形成及娱乐业、服务行业等第三产业发展。
(4)加强农业开发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国家立项的第一期杨歧垦区农业综合开发,总投入3 000多万元,建成粮棉生产基地333公顷,水产养殖基地67公顷,林果种植基地67公顷,房地产开发200公顷,使杨歧一个偏僻小渔村建成一个可容万人以上的“新兴小城镇”。国家立项的第二期秦屿、桐城、店下、硖门旱片开发总投资2 000多万元,共完成中低产田改造0.19万公顷,开垦滩涂86.67公顷,造林种果400公顷,水产养殖120公顷,解决了4个乡镇1 333.33公顷水田灌溉问题,为促进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据统计至1995年全市累计签订引进外资农业项目8项,合同总额2 332万元,利用外资额308.81万美元。福鼎海鸥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引入资金和设备,加工生产丁香、虾皮出口创汇;台商独资企业福鼎蔡氏农业新技术开发公司,引进台湾的高优农业新品种在店下试验种植;市直有关单位引进杂优水稻、甘薯新品种,旱稻、地膜覆盖栽培、旱育稀植、配方施肥新技术,引进“父母代”长毛兔、獭兔、奶牛、黄牛、羊、猪、鸡、鸭、鹅等新品种,引进欧洲淡水鳗苗等水产品新品种、新技术,大大促进了全市农产品的“更新换代”和农业科技现代化的进程。同时努力发展外向型乡镇企业,促进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1995年外向型乡镇企业有6家,引入外资380万元,全年出口交货值达6 200万元。
(5)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营造生产力大发展环境。近年来,福鼎先后投资3.5亿元,建设装机容量为3.75万千瓦的桑园水库电站、城关防洪堤、流美交通大桥,改建104国道,改造市区旧城,改善沿海陆岛交通,开通4万门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开辟流美、福鼎中国富民示范城、城东、杨歧4个经济开发区,这些重点工程的相继建成,大大改善农业发展的环境。加上国家赋予的中国“沿海经济开发区”、国务院“综合改革试验区”、福建省“边贸改革试验区”等多种政策和灵活措施,更使福鼎这片土地独具魅力。
(6)搞好农村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以创建文明市、双拥模范城和卫生先进市为载体,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举办各类农函大、农广校、职中、成人教育学校、扫盲班以及各类中、短期农业技术培训班等,以提高农民素质,帮助农民提高政治、文化、科技水平;增加科技投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使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0%;教育事业取得较好成绩,1993年全市实现小学“一无二有”,1995年10个乡镇实施初等中学义务教育,初等中学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64.5%;全市三级卫生网络较健全,村卫生所覆盖率达96%,医疗条件明显改善;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0%,行政村通播率达80%;计划生育总体水平有较大提高,人口出生率为13.8‰;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强化,扎实开展“严打”斗争,维护了社会稳定;社会保险、体育、环保、民族、民政、老区、侨务、双拥等各项工作都取得较好成绩,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福鼎“九五”及2010年发展规划与思路是:围绕建设“海上福鼎”和闽浙边界文明新兴城市的目标,在生产力布局上,以交通干线为主动脉,构筑沿海经济繁荣带,发展山区经济带,重点抓好沙埕、嵛山对台经贸区,白琳石材加工贸易区,秦屿旅游经济区,城关经济区,前岐、点头、店下创汇农业经济区的建设,并以此为龙头,辐射带动山区经济发展,逐步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综合开发和沿海与山区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发展格局。在发展思路上,坚定不移地坚持农业为基础的方针,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强化农业基础设施,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创汇农业、开发性农业、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三产业,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做好“海”的文章,积极开发海洋和海岛资源,建设“海上福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主要目标是: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到2000年达到38亿元,2010年达到124亿元;工农业总产值2000年达到100亿元,2010年达到420亿元;农业总产值2000年达到11亿元,2010年达到21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2000年达到3 500元,2010年达到10 000元。

☚ 十一、建瓯市   第十四章 农业机构 ☛
0000914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3: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