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庄子的美学思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庄子的美学思想

庄子的美学思想zhuangzi de meixue sixiang

庄子(公元前369—前286年),名周,战国时蒙人。《庄子》一书,既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又是中国美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庄子》一书认为,“道”是客观存在的、最高的、绝对的美,而现象界的美和丑则是相对的,它们不仅相比较而存在,相互转化,而且在本质上是没有差异的,因为它们在本质上都是“气”。因此,庄子提出: “厉与西施,道通为一”这一命题,认为审美对象只要表现了宇宙的生命力,具有了生意,那么,即使是丑的东西也可以成为美,甚至越丑越美。
庄子将“道”视为绝对美,那么如何把握这种绝对美,进入人生最高的审美境界呢?庄子为此提出了“心斋”、“坐忘”的范畴。他要求观照者必须排除胸中一切生死祸福得失的考虑,必须达到“无己”、“无功”、“无名”、“外生”、“外死”、“外天下”的精神状态,由此方能实现对“道”的观照。可见,“心斋”、“坐忘”这两个范畴概括了庄子关于审美心胸的理论。此外,庄子还通过许多生动的寓言故事,如“庖丁解牛”等,说明实践活动中所达到的高度自由的境界就是审美的境界。庄子的这一思想显然接触到美是自由的显现的观点,因而至今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 《易传》的美学思想   孟子的美学思想 ☛
0001663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9: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