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京腔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京腔

京腔

古代戏曲剧种。弋阳腔于明末清初流传到北京后同当地语言结合而形成。有时也称“弋腔”或“高腔”。清乾隆年间流行甚广,当时有“南昆北弋东柳西梆”的说法。其中“北弋”指流行于北方的弋腔,即京腔。乾隆末年随着秦调、徽调相继进京而趋于衰亡。清末民初河北高阳一带曾有昆弋同台的班社到北京演出,后渐绝迹于舞台。

☚ 梆子腔   西秦腔 ☛
京腔

京腔

戏曲声腔。因形成于北京一带,故名。一般认为系清初至乾隆百年间,由流入北京的弋阳腔衍变而成。清刘廷玑《在园杂志》曰:“近今且变弋阳腔为四平腔、京腔……”清李调元《剧话》亦云:“弋腔始弋阳,即今高腔,所唱皆南北曲……京所谓京腔。”明徐渭《南词叙录》已记载弋阳腔曾流传到“两京”。至乾隆年后,秦腔、徽班相继入京,京腔渐趋衰落。

☚ 高腔   弦索腔 ☛

京腔

旧时对北京语音的称呼。

腔调

腔调

腔(调调;音~;京~;昆~)
口音、腔调:腔口
腔调架势:腔子
 腔调气派:腔派
语音语调:言制
说或唱字音准确、腔调圆润:字正腔圆
语调柔和:好声好气
过分亲热的语调:甜腻腻
故意装某种腔调:撇腔撇调
言语腔调相同:同声
提高调门:高调
说话带外国腔调:洋腔洋调
说话既非本地口音,腔调又粗野:侉声野气
不正派的语调、表情:贼腔
粗野而听不懂的腔调:蛮声獠气
(说话的声音、语气等:腔调)

另见:音调 语气

☚ 口音   声调 ☛

京腔

戏曲曲种。明末清初弋阳腔在北京同当地语言相结合而成。有时也称“弋腔”或“高腔”。清乾隆以后逐渐衰落。

京腔jing qiang

Beijing accent

京腔

〈名〉(1)指北京口音。
《聊·翻》八: 那行子扒起来,就拉~:“来几遭,来几遭,镶黄旗下把名标。你家收着我万两银,我是前来问他要。”又
《增》六: 张大哥,这长官说话有些~。风里言风里语的,都说万岁爷待来看景呀,咱两个福分浅薄,也会不着那皇帝,只怕是出来私行的官员。
(2) 清代戏曲剧种。明末清初弋阳腔流传到北京后,与北京话相结合而形成。也称高腔。
《聊·增》十八: 院里的丝弦我都听过,高煞的腔调也只寻常,听来那是这般样。不知是那里子弟,一句句唱出了~。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0:5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