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广艺舟双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广艺舟双楫 广艺舟双楫书学论著。康有为著。六卷。包世臣著《艺舟双楫》有论书部分,因而广之,故名。共二十七篇,即:原书、尊碑、购碑、体变、分变、说分、本汉、传卫、宝南、备魏、取隋、卑唐、体系、导源、十家、十六宗、碑品、碑评、余论、执笔、缀法、学叙、述学、榜书、行草、干禄、论诗绝句等。全书主旨在于提倡碑版,攻击帖学。提出“尊碑”、“卑唐”之论。就六朝诸碑,疏其书体变迁之迹,综论其优劣得失,使碑学渐成一科。阐述书派源流,不免偏激,品评书艺,带有偏见。 ☚ 艺舟双楫 八法颂 ☛ 《广艺舟双楫》《广艺舟双楫》
清康有为著。康有为,字广厦,号长素,南海人,人称“康南海”,光绪进士,授工部主事,后为光绪帝“戊戌变法”,为近代史上有名的改良派政治家、文学家与书法家,对近代书坛倡碑学之风起到极大影响。其著颇丰,据张伯桢统计,康氏一生共有著作137种,如《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书论《广艺舟双楫》等。其《广艺舟双楫》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广艺舟双楫》全书6万余言,为一代名著。其书意在总结晚清碑学理论,为包世臣《艺舟双楫》的推而广之,究而深之。康氏大量收集魏六朝碑版,对前人颇多匡正,并多有新的见解。全书除《自叙》之外共6卷27章。卷1、卷2论书体源流;卷3、卷4为评碑;卷5、卷6讨论笔墨技巧与学书经验。其书涉及面极广,力主尊碑抑帖,其才华横溢,文采华丽,少有人可比,然有偏激之失和用词玄妙不得其解,或言过其实之弊。 书中尊碑抑帖之说所用篇幅较多,他从书法发展史、书法艺术风格、碑版之完好与摹拓失真诸方面尊魏而卑唐。他说:“书有南、北朝,隶、楷、行、草,体变各极,奇伟婉丽,意态斯备,至矣!观斯止矣!至于有唐,虽设书学,士大讲之尤甚。然缵陈隋之余,缀其遗绪之一二,不复能变,专讲结构,几若算子,缺乏变化。因而以为若欲学书,切不可由唐人入手……从此入手便与欧、虞争道,岂与终身寄唐人篱下,局促无所成哉!”其实北碑乃中原古风,并不能称楷法极则,不足“称观斯止矣”;学唐人便“寄唐人篱下”,而专学北碑,不复求变,也逃不出“寄北魏碑篱下”的窘境,关键在于如何学,如何变。书中的《执笔》、《缀法》两章也有康氏独到之处。他认为“向不能书,皆由不解执笔,以指代运,故笔力靡弱,欲卧纸上也。”他主张平腕竖笔之法,特宜作大字,然而完全否定指法,不免偏颇。康氏所盛赞的碑版,如龙门造像,云南二爨,石门铭等往往囿于个人偏好,至今非但不能统领书坛,尊碑有限,抑帖不能,足见其虽有独见,颇有一偏。故有人称《广艺舟双楫》为书论史中之殿军。 有《广艺舟双楫》便使碑学渐成一学科,与帖学对峙,至今依然。今有光绪十九年康氏万木草堂本,现编入《历代书法论文选》。 广艺舟双楫 广艺舟双楫全书六卷,又名 《书镜》,日本版称《六朝书道论》。清·康有为撰。包世臣 《艺舟双楫》中有论书部分,此书受其影响,加以扩大,因名 《广艺舟双楫》。共27篇: 1原书,2尊碑,3购碑,4体变,5分变,6说分,7本汉,8传卫,9宝南,10备魏,11取隋,12卑唐,13体系,14导源,15十家,16十六宗,17碑品,18碑评,19余论,20执笔,21缀法,22学叙,23述学,24榜书,25行草,26干禄,27论书绝句。本书提倡碑学,攻击帖学,不遗余力。而尊魏卑唐,未免偏激。使碑学成为一体,功不可没。 ☚ 艺舟双楫 二、篆 刻 ☛ 广艺舟双楫原名《书境》。书学论著。清康有为著。六卷。拓广《艺舟双楫》论书的范围,故名。专论书法,凡27篇。大倡北碑,攻击帖学,与包世臣、阮元议论甚合。议论虽失偏激,但对力转清代书风,促成碑学,起到重大的作用。 广艺舟双楫 《广艺舟双楫》《广艺舟双楫》,初名 《书镜》,书学论著。康有为著,六卷。扩包世臣所著《艺舟双辑》,故而得名。专论书法,共27篇,分为原书、尊碑、购碑、体变、分变、说分、本汉、传卫、宝南、备魏、取隋、卑唐、体系、导源、十家、十六宗、碑品、碑评、余论、执笔、缀法、学叙、述学、榜书、行草、干禄、论书绝句。与阮元、包世臣议论颇合,推崇北魏书风,而竭力提倡碑学为主,贬低唐人书法。成书于清光绪十五年 (1889)。传世有万木草堂本。 ☚ 墨缘汇观 兰亭序帖卷 ☛ 广艺舟双楫 《广艺舟双楫》《广艺舟双楫》,初名《书镜》,书学论著。康有为著,六卷。扩包世臣所著《艺舟双楫》,故而得名。专论书法,共27篇,分为原书、尊碑、购碑、体变、分变、说分、本汉、传卫、宝南、备魏、取隋、卑唐、体系、导源、十家、十六宗、碑品、碑评、余论、执笔、缀法、学叙、述学、榜书、行草、干禄、论书绝句。与阮元、包世臣议论颇合,推崇北魏书风,而竭力提倡碑学为主,贬低唐人书法。成书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传世有万木草堂本。 ☚ 墨缘汇观 兰亭序帖卷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