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图说广东地图。清毛鸿宾、郭嵩焘等修,桂文灿纂,陈沣绘图。九十二卷。鸿宾字寄云,号寅庵、又号菊隐,山东历城人。道光进士。同治间官至两广总督。文灿,举人,撰图说。是图为奉旨而绘,编刊于同治间。全图含广州、韶州、惠州等九府图,直隶厅三、直隶州四及所属县州,总九十四图。以北京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文武官绘造图册为底本,又以广东通志及各府州县志所载地图详加考核,并采访商民所绘水程海岛图参订,其中府厅州县图因各自绘图地界不能联合,故以初刻广东通志图为底本。另以文武官新绘图参订。该图比例尺较康熙、乾隆两朝一统全图展大十倍。每经纬度俱分为二格,纬度每格纵一尺,当地面百里,经度每格九寸有奇,当地面九十余里。同时于图的四边绘为墨阑,每度析为六十分,以便量取细数。省城的经纬度为实测,真确不误;府厅州县治所依广东通志经纬为底本,以文武官新绘图核正。有未确者稍为移置。体例仿《元和郡县图志》,图冠于首。但载大山大水及城署营汛图幅较大不能入卷者,乃缩绘小图与大图相辅而行。其各府州县次序,遵钦定大清一统志例。图说:山谷先述方位、道里;次形势险易,道路营汛、古迹界至等。水道仿《水经注》例,分源委分合一一明晰。仿《元丰九域志》例俱载乡镇。对香港、澳门及沿海诸岛也加详载。有同治间刊本,台北《中国方志丛 书》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