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气丹
【方源】: 《济生》卷三。 【异名】: 二至丹(《医略六书》卷二十四)。 【组成】: 消石 硫黄各等分 【用法】: 上为末,于银石器内,文武火上炒令鹅黄色,再研细,用糯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新汲水送下,不拘时候。 【主治】: 伏暑伤冷,二气交错所致的头痛、恶心、脘痞、呕吐、泄泻、霍乱厥逆,以及尸厥证。 ❶ 《济生》:伏暑伤冷,阴阳交错,中脘痞闷,或头痛恶心。 ❷ 《医方集解》:或呕,或泄,霍乱厥逆。⑶《证治宝鉴》:尸厥。亦由脏气相刑,或与外邪相忤,故气郁不行,闭于经络,诸脉伏逆,昏不知人。因吊丧问病,入庙登冢,卒然手足逆冷,肌肤粟起,腹中雷鸣。 【方论选录】: ❶ 《医学入门》:消石气寒为阴,硫黄气热为阳,以二气理二气也。 ❷ 《医略六书》:阴阳交错,痞膈于中,二气不相接续统运,故吐泻不止,手足厥逆焉。消石飞升,能升阳气以消溶逆气;硫黄发育,能壮真火以统运真阳。煅过,丸服,使阳气运而阴翳消,则二气调顺,而阴阳无交错之虞,何患厥逆吐泻不瘳哉!此拯阳奠阴之剂,为阴阳二气不相统接之专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