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幻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幻化 幻化古代诗学概念。“幻化”一词,早见于《列子·周穆王》:“穷数达变,因形移易者,谓之化,谓之幻。”后来佛经中也提“幻化”:“以诸有情,自不能知,皆如幻化。”(《大般若经·诸法平等品》)原指事物现象的空无实性。在诗文创作中,“幻化”与“逼真”皆指艺术手法,但二者却是相互对立的概念。幻化不是幻灭空寂,空无实性,而是化实为虚,化真为幻。幻化,是幻中有真,是对真相实在从色彩上淡化、从气象上渲染。色淡以求虚空,渲染则空中涵真。所以清贺贻孙《答友人论文二》云:“龙见鸟澜,初无定质,波诡云谲,难以形求。然以幻筆空肠,皆依实相真体。”可见“幻化”之筆是在真美基础上的提高。明谢榛论“变幻”之美:“凡作诗不宜逼真,如朝行远望,青山佳色,隐然可爱。其烟霞变幻,难于名状。及登临非复奇观,惟片石数树而已。远近所见不同,妙在含糊,方见作手。”(《四溟诗话》)描写过于逼真,虽细微之处清晰可见,但缺乏神韵馀味。诗文求神韵馀味,常化清晰为含糊,化实在为虚幻,才能引发人对韵味的想象。“钟厚必哑,耳塞必聋,万古不坏,其惟虚空。”(袁枚《续诗品》)“虚空”,即相当于“幻化”。堆砌景物,不求疏密虚实,也就无情致可在空隙中流动。幻化,是对真的一种艺术审视,所以诗中写真贵求幻似。“诗贵真。诗人真趣,又在意似之间。认真,则又死矣。”(陆时雍《诗镜总论》)“认真”,就是指不知将真幻化。“真中有幻,动中有静,寂处有音……诗之绝类离群者也。”(吴雷发《说诗管蒯》)《西游记》的写法也是寓实于虚,寓真于幻,用幻境写人世,所以幔亭过客的《题词》说:“文不幻不文,幻不极不幻。是知天下极幻之事,乃极真之事,极幻之理,乃极真之理。”这就是幻化的艺术效果。 ☚ 人籁 重旨 ☛ 幻化 幻化huan hua虚幻的变化。晋·陶渊明《归园田居》之四:“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 欢 患害 ☛ 幻化 幻化在作品倒叙、插叙与顺叙的交榫处,现实与历史的转移处,人物幻觉的出现与消失处,逐渐显示和隐没画面的一种写作技法。相当于电影的化入与化出,一个画面逐渐消失,另一个画面又渐渐现出。小说、散文为了抒发情思,刻画人物内心世界,包容广阔的现实与历史内容,多采用幻化的方法。如冰心的《笑》: ☚ 点铁成金 脱化 ☛ 改变2 改变2改(改更;改移;改易) 变(变动;变更;违变) 渝(渝变;坚定不~) 破(~涕为笑) 更(更张)翻 ☚ 变易 物质变化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