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上马崖岩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上马崖岩刻 位于新疆哈密市小堡乡上马崖村东约3公里的群山之中。当地维吾尔族居民称之为“喀斯阿吾斯”,意为石头窝子。经考察,岩刻点内画面达百余幅,是现今哈密地区发现岩画最多的区域之一。其地理坐标:东经95°2′48″,北纬43°2′0″。海拔高度1840米。为哈密文物保护单位。上马崖岩刻主要集中分布在山顶和北坡裸露的黑色石块上。石块体积一般不大,表面平整,质密而光滑。在山顶几乎每块适合凿刻的石块上,都刻满了各种图像,数量极多。内容以动物、人物为主,另有车辆、狩猎及刻划符号等。动物图像种类有北山羊、盘羊、鹿、狼、狗、骆驼等。群体动物画面占绝大多数。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夸张的羊、鹿的巨角和执意刻画的雄性生殖器官,给人以生命的感染力。如有一幅极为真实地反映浓郁的草原生活气息的画面:前方一群惊慌失措、疲于奔命的北山羊,后面有一只张嘴欲咬的恶狼紧追不舍。画面刻画精细,维妙维肖,动态渲染十分强烈。人物图像,大多融于整体画面之中。突出特点是人物体态纤细,在两腿间垂有硕大的雄性生殖器,长可及足,使人感到既夸张又不失真,表现出祈求繁育的原始生殖崇拜。其中一幅,画面主体为一人物,两臂左右平伸,右手持一长物,两腿微分,中间垂掉一硕大生殖器,人物的左臂上下凿刻有车轮、小人及北山羊图像,在画面的右下角另有一人,右手亦置长物且高举过头。画面的上部另刻有北山羊,色泽相对较浅,应属晚期凿刻。反映车辆的画面在上马崖岩画中占一定数量。形制有单轮和双轮两种。轮内辐条少者4根,多者可达15根。狩猎图像有步猎和骑猎。行猎者多张弓持箭,欲射前方猎物。骑猎大多跨下乘马,也见有骑骆驼行猎的生动画面。在上马崖岩画中,有一些常与动物、人物等图像伴刻的符号。如“〇”、“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