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平民教育运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平民教育运动

平民教育运动

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出现的一种教育思潮和为普通人争取教育权利的进步教育运动。参加人士有信仰共产主义的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持有共产主义信仰的知识分子提倡和投身于平民教育,主要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文化知识教育,以创办工人报刊,办工人夜校,劳动补习学校,工人俱乐部等为基本形式。如1917年11月毛泽东在湖南长沙第一师范创办工人夜校;1919年2月邓中夏组织平民教育讲演团并在北京长辛店办工人劳动补习学校。当时所办工人报刊,以1920年8月创刊的上海《劳动界》同年11月创刊的北京《劳动音》影响最大。与此同时,持有教育救国论思想的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亦积极投入平民教育运动。认为“不先有了平民教育,哪能行平民政冶”。1916年10月,全国教育联合会作出《注意贫民教育案》的决议,1919年10月又作了《失学人民补习教育办法》的决议。是年10月,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教员学生组织了平民教育社并发行《平民教育》杂志。是年12月,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学生主办发行《少年社会》杂志。均大力提倡平民教育,主张通过教育革新改造社会。1923年6月,陶行知、朱其慧等发起组织南京平民教育促进会。同年8月,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平民教育大会,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朱其慧为董事长、晏阳初为总干事。此后,全国有18个省32个市相继成立了平教会分会组织。他们办起平民学校、平民读书处和平民问字处,编印了《平民千字课》作为教材。1929年,晏阳初将平教会总会迁往河北定县,以定县作为乡村平民教育实验区,继续进行活动。

☚ “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
平民教育运动

平民教育运动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兴起的一种教育运动。参加人士既有信仰共产主义的知识分子,又有具有民主主义精神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知识界提倡平民教育、教育救国,宣传“不先有平民的教育,那能行平民政治”的教育思想。开办平民学校,组织平民教育演讲团,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并于1929年在河北定县成立平民教育实验区,希望用教育的力量改变农村的“贫、愚、弱、私”等根本问题,以达到富国、强国的目的。

☚ 教学做合一   留法勤工俭学 ☛
平民教育运动

平民教育运动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兴起的一种教育运动。参加人士既有信仰共产主义的知识分子,又有具有民主主义精神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知识界提倡平民教育、教育救国,宣传 “不先有平民的教育,那能行平民政治”的教育思想。开办平民学校,组织平民教育演讲团,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并于1929年在河北定县成立平民教育实验区,希望用教育的力量改变农村的“贫、愚、弱、私”等根本问题,以达到富国、强国的目的。

☚ 教学做合一   留法勤工俭学 ☛
平民教育运动

平民教育运动

本世纪三十年代,以晏阳初为代表的“平民教育”派所推行的资产阶级农村改良主义运动。鼓吹“识字救国”,把中国严重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简化成一个农村问题和抽象的“人”的教育问题。他认为当时农村的基本问题是“愚、贫、弱、私”,亦即农民群众贫穷、愚昧、自私,个个是“病夫”。为此必须相应地进行“文艺”、“生计”、“卫生”和“公民”四种教育,培养农民的“知识力”、“科学生产力”和“组织能力”。“平民教育”派依靠美帝国主义等的资助,在河北定县等地进行试验,推行上述主张,前后耗资20万元,但全系“冒功买名”、“有名无实”,十之七八为了应付参观。“教育”和“建设”的结果是定县农民更穷、更弱了,对平教运动也愈益厌恶、反对。“平民教育”派的错误理论和主张受到了当时进步人士的批判。

☚ 乡村建设运动   赣南十七县经济工作会议 ☛
0000535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7:4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