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壤战役
平壤战役是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军队在朝鲜平壤与日军进行的一次战役。日军在牙山袭击清军后,立即组织万余兵力,于1894年9月15日分四路进犯平壤。中国军队和朝鲜人民奋勇迎击。当时,该城叶志超、左宝贵、马玉崑、卫汝贵率清军1.5万人驻守。东路日军从正面进攻,马玉崑率部拼死抵抗,数次击退敌人;西路日军偷袭西门,卫汝贵部奋力迎战,毙日军多人;北路日军强攻玄武门,负责防守平壤北门的左宝贵率部抵抗,与日军英勇激战,给日军以重大杀伤,左宝贵中炮牺牲,北门失守。这时,马玉崑和卫汝贵分别击退了东、西两路日军,战事尚未定局,但身为全军统帅的叶志超竖起白旗,乞求侵略者让路回国。叶志超率部逃出平壤,“一夕狂奔三百里”,渡过鸭绿江,退到九连城,导致平壤失守。平壤战役以中国的失败而结束,中日双方在朝鲜境内的战事结束。
平壤战役
中日甲午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光绪二十年六月二十六日(1894年7月28日),成欢战役后,日军经月余休整,又分四路进攻平壤:一路由大岛义昌少将率领第九旅团主力,往平壤大同江南岸推进;一路由陆军中将野津道贯率领第五师团向平壤西南推进;一路由陆军少将立见尚文率领第十旅团,即朔宁支队进攻平壤东北;一路由元山登陆,截断平壤后路。同年八月十六日(9月15日),日军总攻平壤。东路的日军从正面进攻,为马玉昆部多次击退。十七日(9月16日),西路日军进犯西南门,卫汝贵率部奋起抗击。城北的牡丹台、玄武门是日军主攻方向,战斗尤为激烈。左宝贵在城上指挥,清军竭力抵御,杀伤日军甚多,但日军集中炮火,猛烈轰击,牡丹台终陷敌手。左宝贵知大势已去,志在必死,乃登玄武门指挥,后因中弹牺牲,玄武门失守。叶志超率将士弃平壤北逃。此后战火烧到中国境内。
平壤战役
中日甲午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光绪二十年(1894年)六月二十六日,成欢战役后, 日军经月余休整,又分4路进攻平壤。同年八月十六日, 日军总攻平壤。东路的日军从正面进攻,为马玉昆部多次击退。十七日,西路日军进犯西南门,卫汝贵率部奋起抗击。城北的牡丹台、玄武门是日军主攻方向,战斗尤为激烈,左宝贵在城上指挥清军竭力抵御,杀伤日军甚多,但日军集中炮火,猛烈轰击,牡丹台终陷敌手。左宝贵知大势已去,志在必死,乃登玄武门指挥,后因中弹牺牲,玄武门失守。叶志超率将士弃平壤北逃。
清代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战役之一。清光绪二十年(1894)六月, 日军在汉城附近牙山袭击清军后,即组织万余人兵力, 由山具有朋率领,分四路包围平壤。时该城由叶志超、左宝贵、马玉崑、卫汝贵等率清军一万五千人驻守。自八月十六日(9月15日)起, 日军分三路发动总攻。东路日军从正面进攻,马玉崑部抵死相拒,数次击退敌人;西路日军偷袭西南门,卫汝贵部奋力迎战,毙敌多人;北路日军强攻牡丹台和玄武门,左宝贵登城指挥,身负重伤仍坚持督战,后中炮牺牲,玄武门破。叶志超弃城溃逃,渡过鸭绿江,平壤失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