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干部教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干部教育

干部教育

培养、训练干部,提高干部政治、文化、业务素质的教育。干部队伍素质如何,是决定革命和建设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条件,因此,干部教育对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都至关重要。干部教育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干部政策的重要内容。在各个历史时期,党都很重视干部教育。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湖南自修大学(1921年)、上海大学(1922年)是最早的干部学校,1924—1927年,先后举办了多次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了大量干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干部教育是根据地教育的核心部分,创办有红军大学、苏维埃大学、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等多种干部学校,培养了党、政、军、师、医、艺、农等各领域的干部队伍。抗日战争时期,除在一般的中学、师范、干训班进行干部教育外,还创办了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艺学院、延安大学、华北联大等专门的干部大学。解放战争时期,这些抗战时期的大学仍在发挥其干部教育的作用。1942年的整风运动是我党一个大规模的系统干部教育。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了以中央党校,省、市、县党校为主干的干部教育系统。改革开放之后,党提出了干部队伍“四化”的要求,加强了对干部的专业教育,注重提高干部的文化素质,使干部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干部需要转变观念,增强业务素质,加强干部教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 成人教育   特殊教育 ☛
干部教育

干部教育ganbu jiaoyu

指对在职国家干部进行培养和训练,以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的一种教育,是成人教育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基本任务是提高国家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一般科学知识及专业知识水平和科学管理能力,使成为政治理论水平较强,政策水平较强,具备必须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的合格工作人员。其教育层次分为高等干部教育和中等干部教育。办学形式主要有各级党校、政治学院、干部管理学院和短期培训班等。中国干部教育具有光荣的历史传统。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为了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党团干部,开展工农运动,进行北伐战争,先后开办了少数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其中著名的有于1921年8月在湖南长沙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1921年10月在上海创办的平民女学,1922年春在上海创办的上海大学,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创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和黄埔军校;1925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秘密成立的第一所党校;1933年在中央苏区创办的军事政治学院、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后改名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 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相继成立的中央党校、抗日军政大学、马列研究院、行政学院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仍然十分重视干部教育,干部教育有了很大发展。据1983年统计,全国各类干部教育共培训215万名干部。

☚ 社会教育   远距离教育 ☛
干部教育

干部教育Ganbu jiaoyu

对国家在职干部的培养和训练。旨在提高干部的政治觉悟、马列主义理论水平、文化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提高一般科学知识及专业知识水平,使之成为政治理论水平高,政策水平较强,具有必备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的合格干部。干部的教育层次分为高等干部教育和中等干部教育。高等干部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在职干部达到相当大学专科和本科的文化知识水平。其教育的形式,有各级党校、政治学院、干部管理学院、干部职工业余大学、普通高等院校举办的函授、夜大及广播电视大学和短期培训班等。中国干部教育具有光荣的历史传统,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为了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党团干部,开展工农运动,先后开办了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根据革命的需要在各革命阶段举办各类不同的学校,如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成立中央党校、抗日军政大学、马列研究院、教育行政学院等。

☚ 社会教育   继续教育 ☛
干部教育

干部教育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邓小平始终继承和发扬我党重视干部教育的优良传统,并且十分强调干部教育的重要作用。他早在延安整风时就指出: “有了中央正确的领导,还必须有忠实执行中央指示的各级党的组织和干部。如果我们各级党的组织和干部还充满着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这些歪风,中央的正确领导是无法实现的。……毛泽东同志号召整风当然不是无的放矢,而正是针对着我们的弱点提出来的,是一针见血的指示。”(《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88—89页)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结合我国干部队伍的实际情况,他指出: “要改变干部缺少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状态。现在我们的干部是不是多,像我们这么大的国家,各行各业,一千八百万干部,就绝对数字来说,并不算多。问题是干部构成不合理,缺乏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干部太多,具有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干部太少。”(《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63页)要改变这种状况,“一个是办学校、训练班进行教学,一个是自学。要下苦功夫学。在哪一行的,不管年龄多大,必须力求使自己学会本行。学不会的或者不愿学的,只能调整,没有别的办法,你耽误事业嘛。”(《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63—264页)为了适应新时期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的迫切需要,邓小平还强调干部学习不能搞形式主义和走过场,要学出真本事,能胜任本行业的工作,否则,除了调整之外没有别的办法。
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即 “四化” 是我们教育、培养和选拔干部的标准,也是教育、培养干部的目标。邓小平十分注意培养和选拔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他在1961年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听取冶金工业七年规划汇报时就指出: “把年轻人提起来,放到重要岗位,管的业务宽了,见识就广了,就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要重视二十几岁、三十几岁的年轻人。” (《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291页)邓小平一贯主张实现干部队伍的年轻化。面对我党干部队伍在粉碎“四人帮” 后出现的老化现象,邓小平强调要不拘一格地培养和选拔干部,同时提出了培养、选拔干部的具体标准。邓小平在1980年12月25日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 “要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使我们的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并且要逐步制定完善的干部制度来加以保证。提出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三个条件,当然首先是要革命化,所以说要以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为前提。”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61页)在1982年1月13日的中央政治局讨论中央机构精简问题会议上,他再次强调: “所有老干部都要认识,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是革命和建设的战略需要,也是我们老干部的最光荣最神圣的职责; 是我们对党的最后一次历史性贡献,也是对我们每个人党性的一次严重考验。”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96页)
邓小平对于干部教育学习的内容,也有精辟的论述,他在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一文中讲道: “根本的是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同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当前大多数干部还要着重抓紧三个方面的学习:一个是学经济学,一个是学科学技术,一个是学管理。学习好,才可能领导好高速度、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实践中学,从书本上学,从自己和人家的经验教训中学。”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53页)
(1) 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指出,党的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熟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以加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工作的开展更为顺利。他指出: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直达到我们的最后目的,实际共产主义。”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127页)这就把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提高到了一个战略高度。
(2) 要学习经济理论、经济建设方面的知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这就从客观上要求各级干部必须掌握经济理论和经济建设方面的知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指出,学经济学要在实战中有探索地进行,将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中的成败得失进行对照,总结经验、汲取教训; 不能盲目地照抄照搬,要结合各地的实际,在把握经济学框架的情况下,有重点、有层次、有取舍地进行学习,以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同时,他还指出,要在开放中学经济学,即要吸收、利用和借鉴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中于我们有益的内容。
(3) 要学习科学技术。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也就不可能有农业、工业和国防的现代化当今世界各国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而这种较量又归根于人才特别是科技人才的竞争。要增强干部的科技意识,要大力培养、选拔和使用科技干部。
(4) 要学习管理知识。针对我国相当一部分行业管理方法落后、管理体制不健全的状况,“我们要学会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自己不懂就要向懂行的人学习,向外国的先进管理方法学习。”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50页)我们要向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东西。

☚ 成人教育   军事、国防教育 ☛

干部教育

cadre educatio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0: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