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影响人体营养需要量因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影响人体营养需要量因素 影响人体营养需要量因素影响人体营养需要量有多种因素,其中身体大小、妊娠与哺乳、气候、人体活动量、食物成分、个体生理特点与代谢类型最为重要。 A=W0.425×H0.725×71.84 (体表面积)(体重) (身高)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军队卫生研究所提出的中国人体表面积计算式如下: 男子 A=0.00607H+0.0127W-0.0698 式中A为体表面积(m2),H为身高(cm),W为体重(kg)。 性别 男、女性的身高、体重和生理特点均不同,成年男性所需热量略多于妇女。 年龄 年龄与生长、身高、体重、生理特点和活动量均有关。成人所需热量及营养素按体重值较儿童多;但儿童生长需要足够的热能及各种营养素,否则生长迟缓,身高与智能均欠佳。中、老年人当年龄逐渐增加,由于代谢率渐减,应适当控制热量。40~49岁减5%,50~59岁减10%,60~69岁减20%,70岁以上减30%,以体重正常不发生肥胖为宜。应给老人以丰富、优质、动植物混合的蛋白质。蛋白质:糖约为1:5。给以各种维生素,以免缺乏。51岁以上老人建议每日供给量(RDA)参考“人体营养生理需要量”条。 妊娠与哺乳 热量、蛋白质、钙、铁、视黄醇、硫胺素、核黄素、烟酸和抗坏血酸在妊娠与哺乳时均应增加供给。气候 身体为适应寒冷环境,产热较多,故需较多能量。在热环境中随着大量汗液流出和蒸发,丢失氮、钾、钠、氯、钙等物质,应适当补充。 人体活动 体力活动与脑力活动均消耗能量,活动量越大则需要的热能和营养素越多。确切划分劳动强度等级较困难,中国生理科学会第三届全国营养学术会议(1981.5)提出下述劳动强度等级,可供参考。 ❶极轻体力劳动:以坐着为主的工作,如办公室工作,组装和修理收音机与钟表等工作。业余可有一定的文体活动; ❷轻体力劳动:以站着或少量走动为主的工作,如店员售货,一般化学实验操作,教员讲课等; ❸中等体力劳动:如学生的日常活动,机动车的驾驶,电工安装,金工切削等; ❹重体力劳动:如非机械化农业劳动、炼钢、舞蹈、体育运动等; ❺极重体力劳动:如非机械化的装卸、伐木、采矿、砸石等劳动。 食物成分 蛋白质较葡萄糖和脂肪转变为热能时提高代谢率要高一些。进食蛋白质餐后BMR提高30%;进食碳水化合物餐后BMR提高少于5%。这就是蛋白质的特殊动力作用。给混合膳食后BMR提高约10%。蛋白质的特殊动力作用之所以较高,一方面是由于从蛋白质形成ATP较之以碳水化物或脂肪形成ATP需要更多的热能,而更重要者是蛋白质被消化产生氨基酸后,氨基酸在体内先要形成肽键,然后合成蛋白质,这一过程需要消耗许多能量。形成多肽而耗能是蛋白质餐显著增加BMR的主要原因。 食物成分间互相影响也可影响营养需要量。如: ❶磷酸根与钙结合成为磷酸钙可减少肠道对钙的吸收。因此食物中磷酸盐长期过多将造成钙的缺乏,需要增加钙的供给量; ❷蛋白质中的色氨酸可在体内转变为烟酸。因此如食物中的烟酸不足,就要增加蛋白质的供给量方能避免癞皮病的发生; ❸长期大量服锌可发生铜的缺乏,此时应增加铜的供给量。因此宜给以平衡饮食及避免偏食。 个体的生理特点与代谢类型 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人体活动强度和所进食物的质与量可有许多变化,但体重仍比较恒定。因为人体有许多生理代偿作用,当营养物质供给较欠缺时,身体可通过提高消化道吸收效能而弥补不足。这种生理代偿作用能力各人不同。如有些人进食不多但体型总是较胖而另一些人进食并不少,亦无疾病,却总是较瘦。这是由于每个人或同一人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条件下其利用食物热量的效率不同。营养物质经消化道或其他途径进入人体后只有能够转变为ATP或其他高能键的那一部分能量才可用于体力活动或合成代谢。葡萄糖与脂肪在代谢途径中能够转变为ATP的最高量估计为所进量的38~40%,其余转变为热能。蛋白质能够转为ATP的最高量仅32~34%,其余也被氧化转为热能。上述百分数是营养物质可能转变为ATP的理论最高值,实际上每个个体可有不同,可远达不到此数值。以葡萄糖利用方式看,每克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时净生成38克分子(或36克分子)ATP。每克分子葡萄糖酵解时只生成2克分子ATP。这是理论上能量转化的最高水平,不是每个人都能达此水平。若由于某种原因有些人容易缺氧则他们葡萄糖酵解过程要多一些,氧化过程要少一些。以上各种因素使每个人产生ATP的量各有不同,即消耗热能各有不同。脂肪消耗情况也各有不同,如家族性肥胖病者因其甘油三酯脂酶不易为cAMP所活化,而脂肪不易分解动用,故有肥胖。这些人进食时主要消耗糖元而不甚消耗脂肪。普通人在禁食时则较易消耗脂肪。因此个体生理特点、代谢类型和疾病状态都影响人体营养需要量。 ☚ 人体营养生理需要量 营养性疾病病因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