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干䕬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蔬實部 > 菜 > 乾䕬 乾䕬 gānjiāng 亦作“乾薑”,亦稱“白薑”、“均薑”。五加科植物薑的乾燥根莖。扁平不規則的塊狀,表皮皺縮,表面灰白色或灰黄色,味辛辣。主治吐瀉腹痛,肢冷脈微,寒飲喘咳,胃脘冷痛。始載於先秦典籍。《馬王堆漢墓帛書·五十二病方·〔牝〕痔》:“入竅中寸,狀類牛幾三□□然,後而潰出血,不後上向者方:取溺五斗,以煮青蒿大把二、鮒魚如手者七,冶桂六寸。乾薑二顆,十沸,抒置罋中,埋席下,爲竅,以熏痔,藥寒而休。”《神農本草經·中經·乾薑》:“味辛温,主胃滿咳逆上氣,温中,止血,出汗,逐風濕痹,腸澼下利。”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菜一·乾薑》:“乾薑以母薑造之……以白净潔實者爲良,故人呼爲白薑,又曰均薑。”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