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席德再犯预测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席德再犯预测法1935年,德国学者席德仿照美国伯吉斯 (E. W. Burgess)的方法进行了再犯预测。他对巴伐利亚监狱于1931年释放的500名犯罪者进行调查,从其生活经历中选择出15个与再犯罪关联性较大的因子: (1)遗传负因; (2)先辈的犯罪; (3)不良教育关系; (4)不良的学业成绩;(5)学业半途而废; (6)无固定职业; (7) 18岁以前的初次犯罪; (8)有4次以上前科; (9)累犯频度极高; (10)跨地区的犯罪; (11)性格异常;(12)嗜酒成癖;(13)狱中有不良表现;(14) 36岁以前被释放;(15)释放后所处的不良社会关系。上述15个因子中,(1)至 (12)为认定机会犯人的项目,(13) 为狱中情况,(14)、(15)为有关将来生活关系的项目。席德仿照伯吉斯的方法计算每一因素的再犯率,然后制成再犯预测表。所不同的是,伯吉斯给成功因子计一点,而席德则给失败因子计一点,因而得分愈高,表示再犯可能性愈大。席德的再犯预测法,后来为梅维克(W. Meywerk)和日本的吉益脩夫等人所仿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