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师赵村遗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师赵村遗址 师赵村遗址位于天水市秦城区西5公里的藉河北岸阶地上,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250米许。文化层厚1—3米,发现大量灰层、灰坑,暴露白灰地面。散落许多彩陶片,出土罐、瓶、钵、鬲、尖底瓶、碗等器物。属仰韶文化。 ☚ 七里墩遗址 烟铺村遗址 ☛ 师赵村遗址 师赵村遗址位于天水市秦城区西5公里的藉河北岸阶地上,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250米许。文化层厚1—3米,发现大量灰层、灰坑,暴露白灰地面。散落许多彩陶片,出土罐、瓶、钵、鬲、尖底瓶、碗等器物。属仰韶文化。 ☚ 七里墩遗址 烟铺村遗址 ☛ 师赵村遗址 师赵村遗址齐家文化遗址。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秦州区太京镇师家崖村北 200 米处。1947 年裴文中、1956 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考古调查发现。位于藉河北岸第二台地上,东起师家崖庄顶,西至来虎沟,长约 1000 米;南自台地边沿,北到山塬与马家嘴,宽约 200 米,总面积 20 万平方米,揭露面积 5370 平方米。清理出房址 36 座,窑穴 49 个,墓 19 座,文物千余件。掘出史前文化层共分七期。第一期文化石器有斧、刀、叶、盘状器和研磨器。代表性陶器如红陶钵、平底钵、圈足碗、锥足深腹罐、卵圆三足罐、平底瓮等。第二期文化房子为方或圆角的长方形半地穴式,面积 50 平方米。夹砂红陶最多,代表器物有黑彩圜底体、泥质红陶钵、葫芦口尖底瓶、蒜头细颈壶、弦纹垂腹罐、卷沿曲腹缸等。接近半坡类型。第三期文化房子为方或圆形的半地穴式,圆形 3.14 平方米,方形 22.1平方米。出现石铲、陶锉。多泥质红陶,次夹砂红陶,少泥质灰陶。代表器皿如卷沿与折沿曲腹盆、双唇尖底瓶等。接近庙底沟类型。第四期文化房子为方或圆形的半地穴式,面积 6 平方米左右。长方形竖穴二次葬,内放大小不等的鹅卵石、附葬石锛、球及石岭下类型彩陶器皿,代表器皿双腹盆、平唇尖底瓶、尊形器等。第五期文化房子为圆、方、吕字等形的半地穴式,面积 5.5~15 平方米。工具有斧、锛、凿、刀、臼、叶、镞、匕、镰、锥、纺轮、磨盘及刮削研磨等器。陶器多泥质红陶、夹砂红陶,灰陶增加。代表器物有卷沿盆、彩陶盆、缸、精陶罐等。风格似马家窑类型。第六期文化为泥质与夹砂红陶,色橙黄,内彩丰富,多饰圆圈网纹、十字形纹、黑红相间锯齿纹。代表器皿如侈口深腹彩陶盆、侈口束颈彩陶罐。特征同半山—马厂类型。第七期文化房子为长方形或梯形、白灰地面。面积5~6 平方米。工具和饰物有斧、锛、凿、刀、矛、镞、球、杵、臼、纺轮、磨石、砺石、笄、环、壁、璜、琮等。陶器多泥质红陶,次夹砂红陶,少泥质灰陶。火候高、质坚硬,多橙黄或砖红。饰绳、线、弦、划、篮、戳印、附加堆纹等。器形有侈口罐、高领罐、小耳罐、双大耳罐、三耳罐、敛口带盖罐、盆、盉、钵、盘、碗、细颈壶、鬲、大瓮等。 ☚ 靳家崖遗址 杨集寨遗址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