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市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市籍shì jí

登记商人的户籍。《史记·平准书》:“贾人有~~者,及其家属,皆无得籍名田,以便农。”

市籍

081 市籍

秦汉时商贾的户籍。是新兴地主阶级实行“重农抑商”措施之一。规定:凡在市区经营的商贾,必须入市籍。凡在籍的商贾都向政府交纳一定市税,并且商贾本人和子孙,与罪吏、亡命等同样看待,都要征发服役。汉高祖因商人抬高物价,实行困辱政策:规定凡有市籍的商贾不得坐车和穿丝绸衣服,还加重他们赋税的负担。后来又规定商贾子孙不得做官。这些打击商人的措施,实际上并无多大作用,大商贾往往富逾王侯。汉文帝时,就有“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的感慨。到汉武帝时,还靠商人来推行汉王朝的盐铁政策。

☚ 平籴法   让三利 ☛
市籍

市籍

在城镇内以经商为生的户籍。《辞海》: “市籍:奏汉时在市内营业的商贾的户籍。”

☚ 市井   谥号 ☛
市籍

市籍

户籍名。秦汉时,凡城市中的坐贾皆有专门的户籍,称为市籍。列入市籍的贾人按规定向政府交纳市租。他们大都是中小商人,前时代商业奴隶的子遗,父子相传。贾人的政治地位低下。据秦汉的七科谪法,贾人和“尝有市籍”、“父母有市籍”、“大(祖)父母有市籍”者均被列为谪戍的对象。汉高祖八年(前199年)规定有市籍的贾人不得坐车、穿丝绸的衣服,以及操带武器,并“重租税以困辱之。”惠帝、高帝时,虽驰商贾之律,“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

☚ ">伴   匠籍 ☛

市籍

秦汉时在特定商业区内营业的商贾的户籍。这些有市籍的商人,须向政府缴纳一定的市租,并有各种限制。市籍的设置是秦汉抑商政策的一种措施,始于秦始皇的“七科谪”。汉高祖时,规定商人不得携带兵器。“不得衣丝乘车,重税租以困辱之”(《史记·平准书》),其子孙不得做官。汉武帝时,又规定有市籍的商人及其家属不得占有土地。

市籍

市籍

秦汉时期商贾的户籍。按照当时规定:商贾要取得在市区合法的居住权和营业权,必须在有关官府登记户籍,交纳入市之税。否则,即被视为非法。汉成帝时,长安城内即搜捕过大批“无市籍商贩作务”(《汉书·尹尝传》)。

☚ 盐铁专卖   市平 ☛
市籍

市籍

户籍名。秦汉时,凡城市中的坐贾皆有专门的户籍,称为市籍。列入市籍的贾人按规定向政府交纳市租。他们大都是中小商人,前时代商业奴隶的孑遗,父子相传。贾人的政治地位低下。据秦汉的七科谪法,贾人和“尝有市籍”、“父母有市籍”、“大(祖)父母有市籍”者均被列为谪戍的对象。汉高祖八年(前199 )规定有市籍的贾人不得坐车、穿丝绸的衣服,以及操带武器,并“重租税以困辱之。”惠帝、高帝时,虽弛商贾之律, “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

☚ 工女   市人 ☛
市籍

市籍

商人的户籍。秦汉时对市内商人专立户籍。有市籍的商人,要向官府缴纳市租,而且受到种种歧视。如算赋 (人口税)、车税负担重于一般居民; 汉高祖令有“市籍”的贾人,不得穿丝绸衣服、乘车。旨在贯彻“重农抑商”的政策。(参见“七科谪”)

☚ 黑市   七科谪 ☛

市籍

秦汉时在市(政府特定的商业区)内营业的商贾的户籍。凡在籍的商人都应向国家交纳一定的市租。秦汉有市籍的商贾身份地位较低。“七科谪”中,要征发“贾人”和“尝有市籍”、“父母有市籍”、“大(祖)父母有市籍”的人从事重大劳役或远征。汉高祖曾规定贾人不得乘车骑马、穿丝绸衣服和携带兵器。惠帝、高后时,又规定商贾要加倍交纳算赋,其子孙不得做官。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0: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