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塔克族
印度尼西亚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苏门答腊岛中部和北部山地,集中在多巴湖周围地区。约340万人 (1978年)。属蒙古八种马来类型。按方言不同分代里人、帕克帕克人、托巴人、卡罗人、曼代林人和昂科拉人6大支系。中国史籍称其为“拔沓人”、“花面人”。17世纪初起受荷兰殖民统治,1838年起不断爆发反抗殖民者的起义。1945年与印度尼西亚各族人民一起获得国家独立。讲巴塔克语,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有文字。约三分之一的人信伊斯兰教,属逊尼派; 三分之一的人信基督教; 三分之一保持万物有灵和巫术信仰。有氏族制残余,保留着世袭酋长、民众会议和等级制度。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旱稻、玉米、薯类、椰子、烟草和橡胶等; 饲养牛、马。手工业有纺织、制陶和金属冶炼,建筑艺术、木刻等也较发达。20世纪以来商品经济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