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左卫率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左卫率府元皇太子侍卫军组织。武宗海山至大元年(1308年)命江南行省万户府,选汉军之精锐万人,立卫率府,为东宫卫兵。仁宗即位后,先后改名为中翊府、御临和羽林亲军都指挥使司。延祐六年(1319年),英宗(硕德八剌)立为皇太子,复以隶东宫,仍为左卫率府。其长为率使,正三品。下辖镇抚所、行军千户所十、弩军千户所一、屯田千户所三、教官三。 左卫率府 左卫率府禁卫军指挥机关名。隋代始置。节制太子府禁卫军令。明以后废。《旧唐书·职官志三》: “太子左、右卫率府: 〔秦、汉有太子卫率,主门卫。晋分左、右、中、前4卫率,后代因置左、右率。北齐为卫率坊。隋初,分置左、右卫率府〕。率各1员 (正四品上),副率各1人 (从四品上)。左、右卫率掌东宫兵仗羽卫之政令,总诸曹之事。凡亲、勋、翊府及广济等5府属焉。凡正、至太子朝,宫臣率其属仪仗,为左、右厢之周卫,出入如卤簿之法。长史各1人 (正七品上),录事参军事各1人(从八品上),仓曹参军1人 (从八品下),兵曹参军1人(从八品下),胄曹参军1人(从八品下),司阶1人(从六品上),中候2人 (从七品下),司戈2人(从八品下)执戟3人(从九品下)。长史,掌判诸曹及2府、5府之贰。录事掌监印勾稽。官掌本曹簿籍。亲府,勋、翊府,中郎将各1人,(从四品上); 左、右郎将各1人,(正五品下); 录事1人,兵曹参军1人,校尉5人,旅帅10人,队正20人,副队正20人。郎将掌其府之属以宿卫,而总其事。” ☚ 左率府 左领军卫 ☛ 左卫率府元代皇太子侍卫军组织。武宗海山至大元年(1308年)命江南行省万户府,选汉军之精锐万人,立卫率府,为东宫卫兵。仁宗即位后,先后改名为中翊府、御临和羽林亲军都指挥使司。延祐六年(1319年),英宗(硕德八刺)立为皇太子,复以隶东宫,仍为左卫率府。其长为率使,正三品。下辖1个镇抚所、10个行军千户所、1个弩军千户所、2个屯田千户所。 左卫率府东宫警卫机构。秦汉有卫率,晋分置左右二卫率,北齐置左右卫坊,至隋改为左右卫率府,掌东宫禁卫。以左右卫率为长官,其下各置长史、司马、录事,功、仓、兵、骑兵等曹参军事,法曹、铠曹行参军各一人,行参军四人;又有直閤四人,直寝八人,直斋、直后各十人。唐制,左右卫率府掌东宫兵仗仪卫的政令。主官为左右卫率,各一人,正四品上;副率各一人佐之,从四品上;下设长史、录事参军各一人,仓曹、兵曹、胄曹参军各一人,又有司阶、中候、司戈、执戟诸职。所辖有亲府、勋府、翊府及广济等五折冲府的超乘卫士。亲府、勋府、翊府置中郎将各一人、左右郎将各一人,录事、兵曹参军各一人,又有校尉、旅帅、队正、副队正之属。宋代左右卫率府之名虽存,实际上无职司。辽南面官中有左右卫府,似《辽史·百官志》据唐制约略记载,未必实有其官。金左右卫率府属詹事院,掌周卫导从仪仗。元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武宗命于江南行省万户府选精锐汉军万人,置卫率府,为东宫卫兵。皇太子即位,是为仁宗,改卫率府为中翊府,又改为御临亲军指挥司,又改御临为“羽林”。延祐六年(公元1319年)立皇太子,拨付东宫,改为左卫率府。主官称为率使,秩正三品,下设副使、佥事等官。所属有镇抚所一,行军千户所十、驽军千户所一、屯田千户所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