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胶质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胶质瘤 一、概述 神经胶质瘤(gliomas)亦称胶质细胞瘤或简称为胶质瘤。由于肿瘤发生于神经外胚层,故亦称为神经外胚层肿瘤或神经上皮肿瘤(neuroectodermal tumors或neuroepithelial tumors)。来自神经外胚叶组织发生的肿瘤共有两类,一类是由神经间质细胞(胶质细胞)形成的肿瘤,称为胶质瘤;另一类是由神经细胞(神经元)形成的,称为神经细胞瘤。由于病原学和形态学尚不能将这两类肿瘤完全区别,而胶质瘤的发生频数比神经元肿瘤常见得多,所以有时将神经细胞肿瘤包括在胶质瘤中,而统称为胶质瘤。 二、分类 1.2000年,WHO关于胶质瘤的新分类 国际神经病理学协会(ISN)、国际病理学学会(IAP)和Preuss脑瘤研究基金会等三个国际组织组成的工作组于1999年7月27~30日在法国里昂举行的会议上通过WHO(2000年)神经系统肿瘤分类(见表2-2)。 表2-2 神经上皮组织肿瘤的WHO(2000年)分类 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77年)的中枢神经系统组织学分类,颅内胶质瘤可分为下列类型 (1)星形细胞瘤。 (2)少突胶质母细胞瘤。 (3)室管膜和脉络丛的肿瘤。 (4)松果体细胞瘤(不包括生殖细胞的肿瘤)。 (5)神经元的肿瘤。 (6)低分化及胚胎性肿瘤,包括胶质母细胞瘤及髓母细胞瘤等。 3.参照WHO分类原则,我国学者(1979年)提出以下分类意见 (1)星形细胞瘤、星形母细胞瘤和极性胶质母细胞瘤(相当于星形细胞瘤Ⅰ~Ⅱ级)。 (2)多形性胶质细胞瘤(相当于星形细胞瘤Ⅲ~Ⅳ级)。 (3)少枝胶质细胞瘤和少突胶质母细胞瘤。 (4)室管膜瘤和室管膜母细胞瘤。 (5)神经元的肿瘤。 (6)髓母细胞瘤。 (7)脉络丛乳头状瘤。 (8)松果体细胞瘤。 三、流行病学 性别以男性较多见,年龄大多见于20~50岁间,以30~40岁为最高峰,另外在10岁左右儿童亦较多见。 四、临床表现 症状主要有两方面的表现:一方面是颅内压增高及其伴发症状,如头痛、呕吐、视力减退、复视、癫痫发作和精神症状等;另一方面是脑组织受肿瘤的压迫、浸润、破坏所产生的局灶定位症状。 1.头痛 大多由于颅内压增高所致,肿瘤增长颅内压逐渐增高,压迫、牵扯颅内疼痛敏感结构如血管、硬膜和某些脑神经而产生头痛,大多为跳痛、胀痛,呈阵发性或持续性,时轻时重,可以是局限性的或弥散性的,部位多在额颞部或枕部,一侧大脑半球浅在的肿瘤,头痛可主要在患侧。多发生于清晨,随着肿瘤的发展,头痛逐渐加重,持续时间延长。任何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均可使头痛加重。小儿因颅缝分离,头痛多不明显。 2.呕吐 为主要症状之一,也可以是首发症状。系由于延髓呕吐中枢或迷走神经受刺激所致,常伴发于严重头痛时,亦常见于清晨,一般与饮食无关。在儿童可由于颅缝分离头痛不显着,且因后颅窝肿瘤多见,故呕吐较突出。 3.视神经盘水肿 是颅内压增高的一个重要征象,可导致视神经继发萎缩,视力下降。肿瘤压迫视神经者产生原发性视神经萎缩,亦导致视力下降。 4.癫痫 一部分肿瘤患者有癫痫症状,并可为早期症状。发作的原因多由于肿瘤的直接刺激或压迫所引起。发作类型常为部分型,也可为全身型。发作与肿瘤的部位和性质有一定关系,运动区及其附近的肿瘤癫痫发病率高,星形细胞瘤和少枝胶质细胞瘤发病率高。 5.精神障碍 可因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引起,也可是脑实质受肿瘤的压迫和破坏所致。肿瘤位于额叶者易出现。可表现为性格改变、淡漠、语言及活动减少、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对事物不关心、不知整洁等。 6.局灶症状 局灶症状依肿瘤所在部位产生相应的症状,进行性加重。特别是恶性胶质瘤,生长较快,对脑组织浸润破坏,周围脑水肿亦显着,局灶症状较明显,发展亦快。在脑室内肿瘤或位于静区的肿瘤早期可无局灶症状。而在脑干等重要功能部位的肿瘤早期即出现局灶症状。 五、诊断 1.病程多缓慢,但也可以有急性颅内压增高或脑卒中的表现,急性发病,肿瘤内出血可有发作性突然颅内压增高表现。 2.肿瘤生长部位不同,可出现相应的大脑、小脑或脑干病灶征象。 3.逐渐发展的颅内压增高表现,如头痛、恶心、呕吐和视盘水肿与视力减退,有时出现精神障碍或有癫痫。 4.颅骨X线平片 显示颅内压增高征象,或有肿瘤钙化影,局部有颅骨变薄、破坏或增生。 5.幕上肿瘤超声检查常有中线波移位。CT、MRI脑扫描可显示肿瘤的部位和大小,并多可作出定性诊断。 6.经病理检查确诊。 六、诊断标准 1.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起病年龄多在20~50岁。 2.早期有精神和性格变化、癫痫及颅内压增高症状及体征,后期可表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如偏瘫、失语、小脑及脑干等症状。 3.影像学检查 双侧大脑半球皮质及皮质下白质弥漫性病灶,以邻近中线结构对称性广泛弥漫性病灶为常见,占位效应和出血坏死不明显。 4.其他实验室检查 腰穿脑脊液压力升高,脑脊液蛋白正常或轻度升高,细胞数多正常。脑电图可呈弥漫性或局灶性病灶,无特异性。 5.组织学检查 是确定此病的关键。 6.排除的疾病有脑炎、多发性硬化、脑胶质瘤、脑白质营养不良、运动神经元病、原发性颅内淋巴瘤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