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工业八项经济技术指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工业八项经济技术指标

按国家规定用来考核工业企业全面完成国家计划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总称。这八项指标是产品产量、品种、质量、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劳动生产率、流动资金占用、成本和利润。其中产品产量、品种、质量指标是反映企业经营生产的物质成果,要求企业生产数量多、质量好、品种齐全的工业产品,满足社会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劳动生产率、各种消耗和流动资金占用指标,是反映企业人力、物力、财力的利用程度,要求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消耗,加速流动资金周转。成本和利润指标是反映企业经营管理的财务成果,成本是表明生产过程总的消耗,而利润则综合地反映经营管理所取得的经济效果,要求企业不断地降低成本、增加盈利。
在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经济管理工作中,国家为了全面考核工业企业计划完成的情况,曾采用过八项主要经济指标。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从1979年开始,部分企业实行扩大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试点。国家对这些试点企业只考核产品产量、质量、利润和合同执行情况等指标,出口产品主要考核履约率和收汇额。国家对企业考核指标的改革,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突出了经济效果。

工业八项经济技术指标

工业八项经济技术指标

1978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工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中规定的全面考核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八项指标,即产量、品种、质量、消耗、劳动生产率、成本、利润、流动资金占用。这项考核指标的确定,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早在1958年,周恩来就提出,在工业管理上要把产量、质量、节约原材料、成本、流动资金及其他各项指标抓起来。到1961年,在总结我国工业战线经验的《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即《工业七十条》里,就提出了有关八项经济技术指标的内容。1972年,《全国计划会议纪要》提出了考核工业企业是否全面完成计划的七项指标,即产量、品种、质量、消耗、劳动生产率、成本、利润。1975年4月在国家计委召开的全面完成各项指标,实现多快好省的经验交流会上,又增加了流动资金占用指标,并载入1975年9月的《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即《工业八十条》)。至1978年,上述八项经济技术指标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工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即《工业三十条》)中正式确定。工业企业经济技术指标的确定,是随着人们对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和规律的认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而导致的国家与企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如1979年开始试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企业,国家只规定产量、质量、利润和供货合同。

☚ 工业二十条   多种经营 ☛
0000023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9:5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