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州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教育類 > 學校部 > 地方學校 > 州學 州學 zhōuxué 古代州級地方官學。唐·韓愈《潮州請置鄉校牒》:“請攝海陽縣尉爲衙推官,專勾當州學,以督生徒,興愷悌之風。”宋·曾鞏《上歐陽舍人書》:“今者欲奉親數千里而歸先生,會須就州學,欲入太學,則日已迫,遂棄而不顧。”金·董解元《西厢記諸宫調》卷一:“張生未及遊州學,策馬擕僕,尋得箇店兒住下。” 州学学校名。古代设于州的地方官办学校。南北朝后期已有州学。隋文帝废州学,炀帝复置。旋罢州置郡,遂改名郡学。唐诸州均置,学生上州六十人,中州五十人,下州四十人,由该州长官选拔。每年十一月,诸州送毕业生员往尚书省参加科举考试。开元七年(719),玄宗下令从州县学中选拔若干生员入四门学为俊士。宋各州均置,各设教授二人。崇宁三年(1104),罢州郡解试和省试,取士皆由学校按三舍法升贡,县学上舍升州学外舍,州学上舍贡入辟雍。宣和三年(1121)罢州县学三舍法。辽代州学设教授、助教掌教学事。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于原有府学十七处外,置节镇、防御州学六十处,增养千人,各设教授一员,以提举学校官主之。元代的州学,上、中州设教授一员,下州设学正一员,掌教授儒家经典。生徒肄业期满,经地方官推荐,并经考核,或用为教官,或取为属吏。明洪武二年(1369)亦置,设学正一员,训导三员,定生员为三十人。凡经童生试合格者方可入学。宣德中定制,州学增加三十人,称增广生员。生员经岁考、科考合格,方许赴乡试。清沿置,设学正、训导各一人。入学名额初定为三十人,后屡有增广。其余一应明制。元以后,与府学、县学并称为儒学。 州学 州学唐代地方官学之一。开设经学和医学。依州之等第规定教师和学生名额。据《唐六典》,上、中、下州各置经学博士1人,医学博士1人; 上州置经学助教2人,中、下州各置经学助教1人;上、中州各置医学助教1人;上、中、下州经学学生分别有60、50、40人,医学学生分别有15、12、10人。 ☚ 都督府学 县学 ☛ 州学 州学州署所设官学。《续资治通鉴·宋纪八十八》:“蔡京请 ‘天下州县并置学,州置教授2员,县置小学。县学生选考,升诸州学,州学生每3年贡太学。’” ☚ 州序 朱卷 ☛ 州学见“官学”。 州学清雍正三年(1725)三月,清廷鉴于天津地位日益重要,决定将天津卫改为天津州,隶属于河间府。是年九月,升天津州为直隶州,将卫学改为州学。天津州学从雍正三年至九年,仅6年,时间很短。学正有王希尧(贡生)、阴俨(进士);训导有苏炳、周爱诹,均为贡生。州学学额,计廪膳生30名,增广生30名,其余为附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