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阿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阿跌Ādiē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姓氏考略》据《唐书·回鹘传》 注云: “本种族名, 敕勒诸部之一, 亦曰 ‘诃咥’、或曰 ‘跌’, 后以阿跌为氏。”郑樵亦云: “阿跌部为鸡田州都督,唐单于都护、振武节度使兼御史大夫阿跌·光进,元和二年诏赐李名光。” 阿跌Ēdiē《姓氏词典》据《姓氏考略》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 “以部族为姓氏。本种姓名,敕勒诸部之一,后以阿跌为氏。唐有阿跌光进。” (按: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中国姓氏大全》 皆音ādiē; 《汉语大字典》音hēdiē。姑兼收。) 阿跌Hēdiē历史上回纥族姓氏。《辞源》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 “复姓。本为部落名,唐回纥十五部之一,后以阿跌为氏, 亦作 ‘诃咥’、 ‘𨁂跌’、 ‘阿蹊’。 开元中, 𨁂跌思泰来归;其后人阿跌光进、 光颜俱家太原,光进以军功封振武节度使,赐姓李。” 阿跌为铁勒的一部,又译作诃咥、阿嘀等。原游牧于金山以东。先属突厥,后属薛延陀。646年,唐灭薛延陀汗国,其部归附。回纥勃兴,又归属回纥汗国。795年,回鹘统治权由药罗葛氏族转入阿跌部落手中,阿跌因此而兴,成为回鹘的大部。 阿跌 阿跌古部族名。 又称 “诃咥”、 “跌”。铁勒之一支。唐贞观年间与拔野古同入朝,以其地为鸡田州。 唐开元中, 跌思泰自突厥默啜所归降唐朝。其后,光进、光颜皆以战功至大官,赐李氏,附属籍。 ☚ 拔野古 同罗 ☛ 阿跌 阿跌铁勒族的部落之一,又译作阿嘀、诃咥、跌。为“呼得”人的后裔,渊源于西汉的呼揭。南北朝时,其人分东西两部。东部阿跌在蒙古高原西北部,曾与突厥人相邻,后扩展至阿尔泰山西南麓。始属突厥汗国,后附薛延陀汗国。薛延陀汗国破灭后,投归唐朝,唐太宗在其地设立鸡田州,以其首领为刺史。归唐名人跌光进、跌光颜二人,因立战功,唐皇特赐李姓,附入皇族,以李光进、李光颜的姓名,为后人所熟知。西部阿跌在阿得水傍(伏尔加河流域),与曷萨等部都为高车族人,五世纪前期,北魏征伐柔然汗国时,被迫逐渐西迁。东罗马史籍称他们为Sarigur(萨里古尔)。 ☚ 乌护 葛逻禄 ☛ 阿跌铁勒诸部之一。又作诃咥、𨁂跌。初游牧于阿得水(即阿跌水,今伏尔加河)畔。先后属突厥汗国、薛延陀汗国。唐贞观二十年(646),薛延陀汗国亡。次年,唐以其地置鸡田州,隶燕然都护府。开元(713—741)初,有𨁂跌思泰自后突厥默啜可汗处投唐。四年(716),复叛投碛北。唐朝名将李光进、李光颜皆出自此部,以战功赐姓李氏。 阿跌又作“跌”。古代北方部落。有说即原游牧于锡尔河下游至伏尔加河下游地区诃咥部。后来有一部迁入今宁夏地区。为铁勒诸部之一。以后成为回纥部落联盟的一员,到鄂尔浑河下游游牧,与回纥部为邻。有人认为阿跌即是九姓回纥中的阿勿滴氏。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