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阿赞德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阿赞德人Azande或 Zande亦称“桑德人”(Sande或Basande)、“尼扬尼扬人”(Niam-Niam)。中非地区民族之一。分布在乌班克河上游,分属扎伊尔东北部(170万)、苏丹共和国西南部(47万)和中非共和国东南部(27万)。共约244万人(1978年)。属尼格罗人种苏丹类型。内分: 桑德人、阿旺加拉人(Avungdra)、班迪亚人(Bandya)、阿巴兰博人 (Aba-rambo)和马约戈人(Mayogo)等支。原住达尔富尔马科尔多凡地区,十五世纪南迁至乌班吉河上游一带, 征服当地土著*俾格米人和其它民族。十七至十八世纪先后建立十多个小国, 十八至十九世纪以阿旺加拉人为中心建立强大统一的国家, 对周围各族产生一定影响。由于比、法、英殖民势力的入侵、分割和统治,备受苦难。操赞德语,属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尼日尔-刚果语族, 无文字。多保持传统信仰,崇拜自然力,祭祀祖先。存在严密的崇信巫术和占卜的制度。按父系续谱、居住和继承财产。按村落定居,部落酋长权力甚大。主要从事热带锄耕农业,种植高粱、玉米、指状粟、薯类, 捕鱼和采集也占一定地位。 阿赞德人 阿赞德人非洲中部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扎伊尔东北部、苏丹西南部和中非共和国东南部。共约250万人 (1978年)。属尼格国人种苏丹类型。最初定居在苏丹境内的达尔富尔与科尔多凡地区,15世纪南迁到乌班吉河上游一带,并征服了当地的土著俾格米人和其他民族。18—19世纪为其最兴盛的时期,对周围的一些民族曾产生过很大影响。19世纪末其住地被英、法、比等殖民者瓜分。1956年和1960年同当地各族人民一起分别获得各所在国的独立。讲阿赞德语,属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尼日尔—刚果语族。保持传统的多神信仰,崇拜祖灵。行一夫多妻制,按父系续谱、居住与继承财产。主要从事农业,种植高粱、玉米、木薯、粟类等; 兼事渔业。 ☚ 阿萨姆族 阿布哈兹族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