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嵩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嵩山周,字昆来,号嵩山,清江宁人。工画人物花卉龙马。 嵩山sōng shān(号)见昆来。 嵩山 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县北。古称外方,又名嵩高。为“五岳”之“中岳”。 ☚ 考校 江亭 ☛ 嵩山(《徐霞客游记》) 大凡写景佳作,往往或重对比,或抓特征,或用比喻,从而读来如临其境。徐霞客的这篇嵩山日记,就是三者兼而有之的写景小品。 他从大梁而入,只见“平衍广漠”,无泉无水;走近嵩山,虽有几条溪水,却“皆盘伏土碛中”,有泉而无石,亦美中不足。对比之下,登封东南的石淙河,有水有石,岂不是风景独绝吗? 石淙美景,无疑在于那些“怒石”。然此石并非散撒遍地的乱石顽块,而是“立崇冈山峡间,有当关扼险之势”,涓涓溪水,渗过立石中部,便形成了“水石融和,绮变万端”的特点。真正的写景妙笔,不但在描摹逼真,而且在发现景色的特征,从而使人更好地欣赏它。徐霞客是旅行大家,当然能“慧眼”识风景了。 接着,文章便以形象的比喻写怒石的“绮变万端”: 水两旁的,象天鹅延颈而立,象飞雁并行有序; 水中央的,有的如犀牛饮水,有的如猛虎伏卧;露出水面低的,象个小岛;露出水面高的,则象个平台。而石中又往往天生空穴,形成窟洞,真是千姿百态,“备极妍丽”。难怪徐霞客见了,要又惊又喜地感叹: “不意黄茅白苇中,顿令人一洗尘目也!” 嵩山【同义】总目录 嵩山嵩少嵩镇 嵩山中国名山,五岳之一。古称太宝山、嵩高山、岳山、中岳等。系中国古代儒、佛、道三教文化荟萃名山。位于河南登封市北,系伊洛河与颍河、贾鲁河与伊河4水系的分水岭,属伏牛山支脉。全长约80km,宽约10~20km。一般海拔1000m以上,太室山,海拔1440m;峻极山,海拔1494m;少室山,海拔1512m。根据峰位、山形及名人遗迹等,分太阳、少阳、玉柱、明月、五乳、峻极等74峰。嵩山主要风景区位于登封市西北及其周围,著名胜迹有少林寺、中岳庙、嵩山寺塔、嵩山3阚(太室阚、少室阚、启母阚)、嵩阳书院、观星台等30余处最佳景点。嵩山少林寺景区位于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总面积约36km2。东距郑州78km,西距洛阳56km。少林寺始建于495年(北魏太和十九年),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唐初少林寺为唐王李世民开国有功,遂有“天下第一名刹”之称。寺内建有千佛殿,有明代“500罗汉朝毗卢”壁画约300m2,白衣殿内有清代“少林寺拳谱”、“十三和尚救唐王”壁画。塔林位于少林寺西南,现存历代砖石墓塔246座。少林寺西北五乳峰上,有初祖庵,大殿为木结构,建于1125年(北宋宣和七年);附近有黄庭坚、蔡卞赞颂初祖达摩的石碑40余品。中岳庙,在嵩山黄盖峰下,原太室祠,始建于秦。公元前110年(西汉元封元年)汉武帝游嵩山时下令扩建,北魏时改今名。从中华门起到御书楼共11进,长达1.3km,面积10余万m2,有楼、阁、殿、台、廊等建筑400余间,中岳大殿45间。嵩岳寺塔,始建于520年(北魏正光元年),是最古老的砖砌佛塔,高40余m,15层,平面呈12角形,经历1480余年,仍巍然屹立。永泰寺,位于太室山西麓,创建于北魏,唐代纪念永泰公主入寺为尼改名,殿宇30余间,唐塔1座,11层,高约20余m。明砖塔1座。嵩阳书院,原名嵩阳寺。位于登封市北2.5km处,始建于484年(北魏太和八年),系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岳麓、白鹿洞、嵩阳、应天府)之一。观星台,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天文台,位于登封市东南15km的告成镇。创建于元代初,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中国古代科学家郭守敬于1279年(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建造观测台,根据周公测景台原理,创建13种天文仪器,制定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景区有武校、武馆20余所,来自世界海内外学子近万人。2007年4月27日,国家测绘局和建设部联合公布的嵩山高程为1491.7m。 嵩山 172 嵩山五岳中的中岳,属伏牛山脉,由石英岩组成。位于登封县北部,长达60公里,分为太室山和少室山。嵩顶又称峻极峰,海拔1494米,为嵩山最高峰。已建成到嵩顶的登峰石阶路,共3070个阶梯。自古以来,帝王将相,文人学者,名僧道士,纷纷莅临,名胜古迹众多。主要有嵩山三阙、观星台、中岳庙、嵩岳寺塔、少林寺、塔林、嵩阳书院等。 ☚ 洛阳古墓博物馆 鸡公山 ☛ 嵩山位于河南登封县境内。中国五岳中的中岳。主峰峻极峰,海拔1440米。在山南麓,历代曾多次兴建庙宇、书院,现存胜迹众多,有中岳庙、嵩岳寺塔、观星台、少林寺、会善寺、法王寺、永泰寺、嵩阳书院、初祖庵、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少林寺塔林等。参见“地理”中的“嵩山”。 嵩山中岳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内,东西连绵长达60公里。整个嵩山由两群山峰组成:一曰太室山(包括36峰),主峰峻极峰(1584米);二曰少室山(也包括36峰),主峰王寨山(1405米)。嵩山的自然风光和胜迹,对游人有很大魅力。其中,驰名中外的少林寺(在少室山玉乳峰下),是中国古代少林拳派的活动盛地。寺内所保留的练拳壁画,至今仍是中国研究“少林拳法”的最好场所。参见“旅游学”中的“嵩山”。 嵩山 嵩山在河南登封县西北。东西绵延约60余公里。其主峰有三: 东为太室山 (1440米),西为少室山(1512米),中为峻极峰。夏禹商汤时称嵩高,西周时称岳山,东周始定嵩高为中岳,五代以后称中岳嵩山。峻极峰为最高,站立峰顶极目远眺,北望黄河,明灭一线; 鸟瞰山麓,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座落在少室山五乳峰下的少林寺闻名中外,是佛教和少林拳的发源地。始建于秦的中岳庙为河南规模最大的寺庙,面积约10余万平方米,有楼、阁、宫、殿、台、廊、碑楼400余间,红墙黄瓦,气势雄伟。庙内有唐以来的古柏300余株,金属铸器和石刻碑碣百余座,尤以北魏的中岳的嵩山高灵庙之碑驰名,是古代书法艺术的珍品。庙前石翁仲刀法古拙,北宋铸造的四大铁人,堪称石刻艺术和宋代铸造艺术的佳品。今历经1400余年仍巍然屹立在太室山南麓。嵩岳寺内的嵩岳寺塔,始建于北魏正光元年 (公元520年),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砖砌佛塔,高40余米,造型朴实雄健,其十二边形在我国现存砖塔中绝无仅有。并称中岳及三阙的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元代观星台以及法王塔寺、永泰寺、初祖庵、嵩阴书院、冷藏禅师塔、石淙河摩崖题记、间碑寺石碑、八方故文化遗址等,均为嵩山名胜。 ☚ 颐和园 嵩阳书院 ☛ 嵩山 嵩山中岳嵩山,商时称嵩高。因其地处中原,东周定名为中岳。嵩山72峰,主要部分在河南登峰县西北,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主峰海拔1440米,气势磅礴,如横卧中原的巨人,因此有 “嵩山如卧”的说法。历代帝王都在这里封禅。传说夏族的保护大神青帝住在中岳,他掌管天下草木的生长,人间帝王在这里祭祀,可以与神相会。汉武帝游嵩山时,听见山中有三呼 “万岁” 的声音,就下令扩建中岳庙。唐代有不少道士在嵩山修炼,盛唐时尤多。嵩山又离东都洛阳很近,不少文人到此来隐居或求仙访道。嵩山的名胜古迹很多。中岳庙、嵩山寺塔、嵩阳书院、观星台等至今仍是游览胜地。 ☚ 恒山 普陀山 ☛ 嵩山 嵩山中岳嵩山,商时称嵩高。因其地处中原,东周定名为中岳。嵩山72峰,主要部分在河南登峰县西北,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主峰海拔1440米,气势磅礴,如横卧中原的巨人,因此有 “嵩山如卧”的说法。历代帝王都在这里封禅。传说夏族的保护大神青帝住在中岳,他掌管天下草木的生长,人间帝王在这里祭祀,可以与神相会。汉武帝游嵩山时,听见山中有三呼 “万岁”的声音,就下令扩建中岳庙。唐代有不少道士在嵩山修炼,盛唐时尤多。嵩山又离东都洛阳很近,不少文人到此来隐居或求仙访道。嵩山的名胜古迹很多。中岳庙、嵩山寺塔、嵩阳书院、观星台等至今仍是游览胜地。 ☚ 恒山 普陀山 ☛ 嵩山五岳之一。古称中岳。亦称太室山,属伏牛山系。位于河南省登封市的西北部。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等组成,东西绵延约60千米。太室山主峰高1440米,位于登封市城北。原名嵩顶,自唐宋又称峻极峰。太室山有24座名峰,如万岁峰、子晋峰和玉柱峰等。山顶上有汉武帝时建的登仙亭、万岁亭、八仙坛,唐代建的封禅坛、峻极禅院及白鹤观,还有清代乾隆御碑。少室山又名季室,主峰高1512米,在登封县城西。高峰之下自西向东并列5座小峰。嵩山保留了许多名胜古迹,著名的有嵩山南麓北魏崇岳寺塔、汉代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元代观星台、少林寺、嵩山东麓黄盖峰下的中岳庙、会善寺、太室山南麓的法王寺、太室山子晋峰下的永泰寺、净藏禅师塔、太室山脚下的嵩阳书院、石淙河摩崖题记、刘碑寺石碑等。嵩山的自然景象和人文景观构成中原旅游胜地。 中岳庙 嵩阳书院 原名嵩阳寺。位于登封市城北2500米。北魏太和八年(484年)建。隋唐时名嵩阳观,五代后周改名太乙书院,宋初叫太室书院,宋景祐二年(1035年)扩建并改称今名。是宋代著名的4大书院之一。北宋程颢、程颐曾在此讲学。院内存大将军柏周长约6米、二将军柏周长近15米。院外西南隅有唐天宝三年(744年)立“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高9米、宽2米、厚1米多。碑额“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篆字为裴回所书。碑文八分隶书,李林甫撰、徐浩书。现存书院布局基本保持了清代的建制。从大门至藏书楼5座院落,位于中轴线上,两侧有配房。 嵩岳寺塔 位于登封市城西北6000米嵩山南麓的嵩岳寺内。始建于北魏正光元年(520年)。单层密檐式砖塔,平面为12边形,通高40余米,由基台、塔身、塔刹组成。底层直径10.6米,内径5米多,壁体厚2.5米。基台,平面为12边形,高0.86米。台基之南有月台、东西宽3.83米,南北长3.1米,高0.9米;台基北面正中有1通向塔后大殿的甬道。塔身用青砖黄泥垒砌而成,分上下两部:下部高3.59米,上下垂直;上部转角处各加1根倚柱,柱头施火焰宝珠与覆莲,柱下为平台和覆盆式柱础。除四面辟门外,其余八面各砌一座单层方塔式的壁龛,突出于塔壁外,龛内之塔由塔基、塔身、叠涩檐、绶花及塔刹组成。塔身东西南北四面设入口至塔心室。塔心室结构为空筒式,直通塔顶,分为10层,第一层为12边形,第二层以上改为八角形。塔刹通高4.75米,自下而上由基座、覆莲、须弥座、仰莲、相轮及宝珠等组成,宝珠上部为平顶。嵩岳寺塔目前已修整如故,喜迎八方游客观光。嵩岳寺塔196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嵩山song shanMount Song—the Central Sacred Mountain 嵩山又名外方山、嵩高山、太室山。即今河南登封县北中嶽 (岳) 嵩山。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