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磨穿铁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磨穿铁砚 磨穿铁砚喻写刻苦求学。《五代史·桑维翰传》,桑屡考不中,有人劝他另想他法求官,他铸了一方铁砚,说只有把铁砚磨穿才改想其他办法。后终于成功。陆游《寒夜读书》诗,将此事与“韦编三绝”即孔子刻苦读书的轶事对举,有“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抄那计年”之句。 (芳) ☚ 勤能补拙 负薪挂角 映雪囊萤 ☛ 磨穿铁砚比喻攻读不懈。元范子安《竹叶舟》第一折: “坐破寒毡, 磨穿铁砚。 ” 磨穿铁砚五代时桑维翰不改其姓、不变其志的故事。《五代克·桑维翰传》:“桑维翰初举时士,主司恶其姓,以为桑、丧同音。人有劝其不必举进士,可以从佗求仕者,维翰慨然,乃著《日出扶桑赋》 以见志。又铸铁砚以示人曰:‘砚弊则改而佗仕。’”后用来比喻刻苦读书。宋陆游《剑南诗稿》十九《寒夜读书》:“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抄那计年?”亦用以喻笔墨功夫之深厚。 磨穿铁砚mó chuān tiě yàn见“铁砚磨穿”。 磨穿铁砚磨穿铁砚台。形容顽强不懈的学习精神;也用以形容书法功夫精深。五代后晋河南人桑维翰最初考进士时,主考官认为其姓“桑”与“丧”同音,颇为晦气,因此桑维翰屡试不中。有人劝他放弃科考,通过别的途径做官。桑维翰意志坚定,初衷不改,还专门铸造了一方铁砚摆在书桌上。他自信地说:“磨穿铁砚仍考不中,我再寻找别的出路!”桑维翰最终考中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平章事。(见《新五代史·桑维翰传》) 不懈 不懈不懈怠:匪解 匪懈 ☚ 护持 做的情况 ☛ 学习程度 学习程度进一步学习:进修 进业 另见:专心 聚精会神 勤奋 ☚ 学习程度 熟习 ☛ 磨穿铁砚 磨穿铁砚形容肯下苦功,坚持不懈地读书学习。意为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 ☚ 业精于勤 心慕手追 ☛ 磨穿铁砚科场典故。《新五代史·晋臣传·桑维翰》:“初举进士,主司恶其姓,以为‘桑’、‘丧’同音。人有劝其不必举进士,可以从佗求仕者。维翰慨然,乃著《日出扶桑赋》以见志。又铸铁砚以示人曰:‘砚弊则改而佗仕。’卒以进士及第。”后因以形容立志不移,持久不懈。 磨穿铁砚mó chuān tiě yànwear out an iron inkslab—study assiduously 磨穿铁砚mo chuan tie yanwear out an iron inkslab—study assiduously 磨穿铁砚mó chuān tiě yàn铁砚:铁铸的砚台。磨穿了铁铸的砚台。形容用功读书,持久不懈。long years of ardent study, study assiduously, grind away at one’s studies 磨穿铁砚mó chuān tiě yàn把铁铸的砚台磨穿了。比喻立志不变。又比喻笔墨功夫极深。《新五代史·桑维翰传》:“初举进士,主司恶其姓,以桑丧同音。人有劝其不必举进士,可以从佗求仕者,维翰慨然,乃著《日出扶桑赋》以见志。又铸铁砚以示人曰: ‘砚弊则改而佗仕。’卒以进士及第。” 磨穿铁砚móchuān-tiěyàn见“铁砚磨穿”。 磨穿铁砚mó chuān tiě yàn磨穿了铁铸的砚台。相传五代后晋的桑维翰考进士,因主考嫌其姓与“丧”同音而屡试不中,有人劝他不必举进士,另由他途求仕。他却执意要考,还专门铸造了一方铁砚摆在桌上,说:“砚弊则改而佗(他)仕。”最终以进士及第。见《新五代史·桑维翰传》。后因以: GBJS【磨穿铁砚】mó chuān tiě yàn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立志不变。也用以形容持久不懈地下苦功夫读书学习。穿:透。 磨穿铁砚móchuān-tiěyàn〔述宾〕 比喻立下志向,勤奋攻读,也指笔墨功底之深。语本《新五代史·晋臣传·桑维翰》:“人有劝其不必举进士,可以从佗求仕者。 维𪟽 ……铸铁砚以示人曰:‘砚弊,则改而佗仕。’卒以进士及第。”元·范康《竹叶舟》1折:“坐穿破毡,~,自夸经史如流。” 磨穿铁砚mó chuān tiě yàn磨穿:因长期研磨而穿破。铁砚:铁铸的砚台。比喻发奋攻读,坚持不懈。宋·陆游《寒夜读书》:“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抄那计年。”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