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嵞山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嵞山集诗集。清方文(1612—1669)撰。十二卷。续集《四游草》四卷,又续集五卷,共二十一卷。文字尔止,又名一来,字明农,桐城(今属安徽)人。家贫,诸生,未仕。以游食、卖卜、行医为生,但交游遍朝野,倜傥不群。方文生活在明清交替之际,集中许多诗篇反映出作者忧国忧民思想及革鼎后的亡国之痛。甲申以前有大厦将倾之感,甲申变后,多为故国之思。其诗前期学杜甫,格调苍老;后期学白居易,明白如话,长于叙事,在清初诗坛颇有影响。施润章评曰:“尔止为诗,虽民谣里谚,涂巷琐事。皆可引用,兴会所属,冲口成章,款曲如话,真至浑融,自肺腑中流出,绝无补缀之痕,”颇为中肯。其诗有文学及史料价值。有康熙年间刻本,藏北京图书馆。一九七九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以影印出版。 嵞山集二十一卷。清方文(1612—1669)撰。方文,字尔止,一名一耒,又字尔子,号嵞山,又号明农。安徽桐城人。明诸生。方文入清以明遗民的气节自守,隐居金陵,专心著述,并负诗名。是书《嵞山集》,凡二十一卷,分为《前集》十二卷、《续集》四卷、《再续集》五卷三部分。前集卷一至卷二为五古,卷三为七古,卷四至卷五为五律,卷六至卷九为七律,卷十为五七言排律,卷十一为五绝句,卷十二为七绝句。《续集》包括:《北游草》、《徐杭游草》、《鲁游草》、《西江游草》。《再续集》卷一为五古,卷二为七古,卷三为五律、卷四为七律,卷五为五言排律、五、七言绝句。方文诗作前期学杜甫,多苍老之作,后期学白居易,明白如话,长于叙事。清初诗人施闰章评之曰:“尔止为诗,虽民谣里谚,涂巷琐事,皆可引用。兴会所属,冲口成篇,款曲如话,真至浑融,自肺腑中流出,绝无补缀之痕。”且方文交游遍朝野,名流无不与交。明末清初知识界有名之士,在是书中无不可考。故其本身之文学价值外,亦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是书有康熙八年(1669)古櫰堂刊本;及王概(方文之婿,字安节)于康熙二十八年(1609)所刊全集本;今本有北京图书馆据康熙二十八年(1689)刻本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